王卉
- 作品数:55 被引量:302H指数:12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985工程”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 酞胺哌啶酮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观察被引量:7
- 2001年
- 王卉江滨刘开彦邱镜滢韩伟陈欢陆道培
-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药物疗法酞胺哌啶酮
- 持续发热 肝脾大 骨髓幼稚细胞被引量:1
- 2010年
- 病例摘要
患者男,23岁。主因“持续发热、肝脾大、骨髓发现幼稚细胞4个月”于2008年5月收入院。患者2008年1月无明显诱因发热38~39℃,伴头痛、头昏,偶有恶心、呕吐,无咳嗽咳痰、腹痛腹泻、关节痛、尿频尿急等,予以抗感染治疗效果差。当地医院查血象:WBC7.8×10^9/L,Hb89g/L,
- 王卉伍平熊敏林跃辉张帅李燕燕康蕊赵杰王彤杨平地童春容
- 关键词:持续发热肝脾大病例摘要腹痛腹泻关节痛抗感染
- 初治与复发B-ALL患者免疫表型比较
- <正>目的利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微量残留白血病细胞具有快速、灵敏及定量的特点,是判断预后的独立指标,已成为检测微量残留病(MRD)的主要方法之一。但文献报道复发患者可出现免疫表型的变化,因而影响FCM MRD检测的...
- 刘艳荣常艳程翼飞张乐萍李玲娣王卉付家瑜刘桂兰陈珊珊黄晓军陆道培
- 文献传递
- 相对定量四色流式细胞术分析儿童B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和化疗后增生CD10+B细胞
- 残留白血病(minimal residual disease,MRD)细胞的检测有助于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但是由于B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 Lineage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B-...
- 王卉刘艳荣常艳付家瑜李金兰秦亚溱阮国瑞陈珊珊
- 文献传递
- 实时定量RT-PCR监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伊马替尼治疗过程中bcr/abl mRNA水平被引量:13
- 2005年
- 目的观察甲磺酸伊马替尼(简称伊马替尼)治疗Ph+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骨髓bcr/ablmRNA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实时定量(Realtimequantitative)RTPCR(RQPCR)技术连续监测34例α干扰素治疗无效Ph+CML患者在伊马替尼治疗前后不同时间120份骨髓标本bcr/ablmRNA水平。治疗前骨髓Ph+细胞百分率均≥95%。结果RQPCR的敏感度为10pgRNA,标准品日间差及日内差均<5%。10例伊马替尼治疗前标本中位bcr/ablmRNA水平为5.79%,各例之间差异甚大(0.24%~60.90%)。72份Ph+细胞百分率为0%~94%的治疗后标本bcr/ablmRNA水平与Ph+细胞百分率显著相关(r=0.82,P<0.001)。7例治疗12个月内达到完全遗传学缓解(CCyR)的患者bcr/ablmRNA水平随治疗时间延长而迅速降低,可供分析的6例患者治疗3个月时较治疗前下降65.9%~98.8%。达到CCyR后,bcr/ablmRNA水平随治疗时间延长继续下降,直至为0。4例治疗12个月后获得显著遗传学缓解患者(Ph+细胞百分率均<35%)bcr/ablmRNA水平缓慢下降,可供分析的3例患者治疗3个月时的bcr/ablmRNA水平分别比治疗前下降2.5%、18.5%及61.6%。5例持续遗传学无效,并且维持在慢性期的患者bcr/ablmRNA水平1例缓慢下降,2例缓慢上升,2例基本不变。4例治疗中发生急变的患者bcr/ablmRNA水平均逐步升高。
- 秦亚溱阮国瑞刘艳荣李金兰付家瑜王卉常艳江滨江倩江浩丘镜滢陈珊珊陆道培
- 关键词:治疗前MRNA水平伊马替尼细胞
- 成人慢性髓性白血病骨髓细胞内IL-1受体拮抗剂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2
- 2003年
- 为了研究细胞内白细胞介素 1受体拮抗剂 (intracellularinterleukin 1receptorantagonist,icIL 1ra)在成人慢性髓性白血病 (chronicmyeloidleukemia ,CML)骨髓细胞不同群体细胞内的表达及意义 ,本研究利用 15种不同荧光标记的单克隆抗体 ,将骨髓细胞分成不同的群体 ,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未治的 ,经STI5 71(signaltransductioninhibitor5 71)或其它药物治疗的CML慢性期 (chronicphase,CP)和加速 急变期 (acceleratedorblasticphase ,AP BP)病人及正常人骨髓不同群细胞中icIL 1ra的表达。结果显示 :①IL 1ra表达于CML病人及正常人所有的有核细胞内 ,但各群细胞的表达量不同 ,以粒细胞表达量最高 ,淋巴细胞表达量最低 ;② 17例未治CML病人骨髓总有核细胞、粒细胞、淋巴细胞icIL 1ra平均荧光强度明显低于 8例正常人组 ;③ 13例骨髓幼稚细胞数大于或等于 10 %的CML AP BP病人骨髓总有核细胞、粒细胞及淋巴细胞icIL 1ra平均荧光强度明显低于 4 3例幼稚细胞数小于 5 %或 9例幼稚细胞数为 5 % - 10 %的CML CP病人。结论 :CML病人骨髓总有核细胞与正常人相比icIL 1ra表达降低。icIL 1ra在CML病人骨髓总有核细胞表达量降低可能是CML疾病进展的因素之一。
- 阮国瑞陈珊珊王卉刘艳荣常艳付家瑜李金兰秦亚溱
- 关键词:慢性髓性白血病骨髓细胞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
- 间断发热伴幼稚细胞增多
- 2010年
- 病例摘要
患者男,26岁,主因间断发热2个月,外院诊断“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1个月,于2009年1月收入北京市道培医院住院。患者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体温升高,最高38.7℃,就诊于当地医院,查血常规WBC、PLT正常,Hb100g/L,抗炎治疗1周后体温降至正常。5d后体温又升高,具体不详。
- 王卉伍平凌文君张帅李燕燕康蕊刘红星王彤童春容
- 关键词:间断发热细胞增多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体温升高医院住院病例摘要
- PDCD5在成人急性髓性白血病骨髓细胞的异常表达被引量:10
- 2007年
- 为了研究成人急性髓性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骨髓细胞凋亡促进分子---PDCD5的表达,以探讨PDCD5在AML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利用21种不同荧光标记的单克隆抗体标记骨髓细胞,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AML病人及正常人骨髓不同群细胞的胞内PDCD5的表达。部分标本进行蛋白印迹实验检测AML病人及正常人骨髓细胞内PDCD5的表达。结果表明:36例未治AML病人骨髓总的有核细胞内PDCD5平均荧光强度明显低于30例正常人组,分别为3059±1392:7432±1261(P<0.01),其中未治AML病人骨髓粒细胞、单核细胞、幼稚细胞及淋巴细胞内PDCD5平均荧光强度均低于相应的正常人组骨髓细胞,分别为3939±2121:8367±1045;3156±1635:5917±2329;2824±1592:3998±2106;1474±816:3355±2042(P值均小于0.01)。部分标本进行蛋白印迹检测的结果也显示AML病人骨髓细胞内PDCD5的表达低于正常人。结论:未治AML病人骨髓总有核细胞的PDCD5表达低于正常人,未治AML病人骨髓粒细胞、单核细胞、幼稚细胞及淋巴细胞内PDCD5表达均低于正常人组骨髓细胞。PDCD5的异常表达可能在AML的病理机制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 阮国瑞陈珊珊马曦常艳王卉付家瑜秦亚溱李金兰刘艳荣
- 关键词:急性髓性白血病PDCD5骨髓细胞细胞凋亡
- 慢性髓性白血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M-bcr/abl及m-bcr/abl融合转录子追踪观察被引量:4
- 2003年
- 为研究慢性髓性白血病 (CML)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SCT)后M bcr/abl及m bcr/abl融合转录子表达特征 ,采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技术测定 72例CML患者SCT后不同时间骨髓M bcr/abl及m bcr/abl融合转录子的表达。结果显示 ,CML患者移植后 <6个月M bcr/abl阳性率 (79.2 % ,4 2 /5 3)显著高于 6 - 12个月(34.3% ,11/32 )及≥ 12个月 (35 .1% ,13/37) (P <0 .0 0 1) ,各时间段M bcr/abl阳性患者的临床复发率分别为1 9% (1/5 3) ,0 (0 /32 )及 16 .2 % (6 /37) ;6例临床复发患者中有 5例复发时M bcr/abl与m bcr/abl同时阳性。 14例遗传学缓解患者移植 6个月后M bcr/abl阳性的 17份标本无 1例m bcr/abl阳性。结论 :多数CML患者移植后M bcr/abl仍为阳性 ,一般在 6个月内转阴 ,移植后M bcr/abl阳性的患者不一定复发 ,同时追踪观察M bcr/abl及m bcr/abl融合转录子可能会有助于监测残存白血病。
- 秦亚溱刘艳荣李金兰付家瑜常艳阮国瑞王卉丘镜滢陆道培陈珊珊
- 关键词:慢性髓性白血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 定量检测WT1基因表达水平在急性髓系白血病微量残留病监测中的意义被引量:24
- 2005年
- 目的评价定量检测WT1基因表达水平在监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微量残留病(MRD)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实时定量RT-PCR(RQ-PCR)技术分别测定了15名正常人骨髓及72例AML患者治疗前后123份骨髓标本WT1基因mRNA表达水平,同时对62份患者标本定量检测了AML1-ETO融合基因mRNA表达水平,对跟踪观察的8例患者50份标本同时监测了WT1及AML1-ETO基因mRNA水平变化。WT1及AML1-ETO基因表达水平用内参照基因ABL归一化。结果WT1、AML1-ETO及ABL RQ-PCR的标准曲线相关系数均>0.99,日内差及日间差均<4%。正常骨髓WT1mRNA中位水平为0.008(0.001~0.019)。67例初治AML患者中61例(91.0%)WT1mRNA表达高于正常水平,其中37例(55.2%)高于正常100倍以上。各型AML中M4EO及M3患者WT1mRNA水平最高,明显高于其他亚型,M1及M5型最低。WT1与AML1-ETO mRNA水平明显正相关(r=0.88,P<0.001),4例血液学持续缓解患者中3例WT1mRNA水平始终在正常范围内波动。4例发生血液学复发的患者中3例复发前1个月WT1mRNA的水平分别超出正常上限的31.4,11.4及4.0倍。结论RQ-PCR定量检测WT1mRNA水平可用于监测大多数AML患者MRD,但是敏感度不如AML1-ETO融合基因,WT1mRNA水平持续增高或明显异常预示复发。
- 秦亚溱阮国瑞李金兰付家瑜常艳王卉李玲娣刘艳荣陈珊珊
- 关键词:WT1基因急性髓系白血病微量残留病疾病监测融合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