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国印

作品数:18 被引量:371H指数:6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经济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经济管理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文化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4篇协调发展
  • 4篇经济与环境协...
  • 4篇经济与环境协...
  • 4篇经济增长
  • 4篇环境协调发展
  • 3篇知识经济
  • 3篇环境规制
  • 3篇假说
  • 3篇波特
  • 3篇波特假说
  • 2篇低碳
  • 2篇低碳经济
  • 2篇循环经济
  • 2篇生产力
  • 2篇素质教育
  • 2篇统筹
  • 2篇教育
  • 2篇可持续发展
  • 2篇库兹涅茨
  • 2篇库兹涅茨曲线

机构

  • 18篇河南大学

作者

  • 18篇王国印
  • 3篇王动
  • 1篇李冬

传媒

  • 3篇自然辩证法研...
  • 2篇中国软科学
  • 1篇当代经济研究
  • 1篇中国流通经济
  • 1篇北方经贸
  • 1篇生产力研究
  • 1篇中国人口·资...
  • 1篇中国经济问题
  • 1篇河南大学学报...
  • 1篇教育与经济
  • 1篇开发研究
  • 1篇生态经济
  • 1篇科技与经济
  • 1篇河南商业高等...
  • 1篇河南广播电视...

年份

  • 2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8
  • 2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2
  • 3篇2000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美国排污权交易给我们的启示被引量:3
2008年
排污权交易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环境管理经济手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因其控制成本最小和交易行为灵活,正在被一些国家作为环境政策的最优选择。随着我国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加强及经济持续的高速发展,排污权交易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美国排污权交易的实践经验,对我国排污权交易具有借鉴意义和创新导向作用。
李冬王国印
关键词:排污权交易环境容量目标总量控制
论科技进步的非对称性对科技生产力的影响被引量:2
2005年
科技进步是科学进步与技术进步的有机融合。科学技术之所以成为第一生产力,就在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但是,科技进步非对称性问题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科学技术的生产力功能。只有采取适当的措施对科技进步的非对称性进行矫正,才能使科技进步对经济系统发挥更大更持久的效力。
王国印
关键词:科技生产力
论知识经济条件下素质教育的生产力机制被引量:1
2000年
知识经济所依赖的教育是素质教育。在新的世纪,素质教育将完全融入知识经济之中,并成为其重要的生产力和经济力。素质教育通过对知识创新、知识消费和知识流转等多方面的作用来实现其强大的生产力功能。
王国印
关键词:知识经济素质教育生产力知识消费
波特假说、环境规制与企业技术创新——对中东部地区的比较分析被引量:213
2011年
"波特假说"主张积极的环保政策,它认为严格而恰当的环保政策能够刺激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其创新效益可冲抵甚而超过环保成本,从而确保或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对我国中东部地区1999-2007年有关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波特假说"在较落后的中部地区得不到支持,而在较发达的东部地区则得到了很好的支持。根据这一具有对比性的结果,我们可以从一个新的角度对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做出合理解释,并在差异分析基础上提出统筹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政策建议。
王国印王动
关键词:波特假说环境规制技术创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素质教育在知识经济中的地位被引量:1
2000年
王国印
关键词:知识经济素质教育知识创新知识管理
论知识经济对可持续发展影响的二重效应——兼论可持续发展战略对于知识经济的有效性被引量:2
2002年
知识经济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不仅是巨大的 ,而且是二重性的 :一方面 ,知识经济合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性 ,推动着可持续发展 ;另一方面 ,知识经济又对可持续发展存在着强烈的负面影响 ,从而阻碍甚至威胁着可持续发展。因此只有用可持续发展战略来规范和推动 ,知识经济才有望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对知识经济扬长避短 ,尤其是克服知识经济的负面影响 ,是全球面临的关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新课题。
王国印
关键词:知识经济可持续发展有效性
环境规制与企业科技创新——低碳视角下波特假说在东部地区的检验性研究被引量:8
2010年
传统观点认为,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必然会增加厂商的私人成本从而降低其竞争力,对一国的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而波特假说认为,严格而恰当的环保政策能够引发创新,抵消成本,使厂商在国际市场上更具竞争优势。对我国东部地区1999—2007年有关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环境规制强度和企业技术创新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和因果性,从而在相当程度上证实了"波特假说"。根据这一结论,以低碳经济为出发点提出消除技术进步非对称性、促进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王国印王动
关键词:环境规制波特假说低碳经济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
环境问题探源研究被引量:33
2008年
环境恶化已成为攸关人类可持续发展前途的重大问题。弄清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和机制,对于破解"经济增长-环境恶化"怪圈,寻求经济与环境双赢的合理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然而,到目前为止包括"经济增长原因说"和"科技原因说"在内的环境问题探源研究,仍未取得公认一致的科学性结论。本文从理论和实证方面论证了关于环境问题产生根源的"科技进步非对称性理论",能很好地解释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和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倒"U"形走势,也为解决环境问题指出了一种新的思路。
王国印
关键词:环境问题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论科技进步非对称性问题被引量:6
2005年
一般来说,科技进步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是积极的正面的。但科技进步的非对称性问题的存在却使科技进步的正面作用和形象受到严重损害。若任其下去,将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很不利的影响。本文对科技进步的非对称性现象、问题及其产生根源和科技进步非对称性问题对可持续发展的负面影响进行了系统分析,并提出了矫正和控制科技进步非对称性的对策思路。
王国印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路径选择——关于我国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理论与对策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也是人类面临的重大现实难题。正确选择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路径,对于提高环境管理成效和顺利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在分析评价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及其所反映的工业化国家曾走过的"先经济,后环境"的发展路径的历史合理性与局限性的基础上,从一个新的角度,提出并论证"技术进步非对称性是环境恶化的根源"及"消除技术进步非对称性是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根本路径"的观点及相应的对策建议。
王国印
关键词:环境问题协调发展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