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季石
- 作品数:3 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PMN-MDSCs细胞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患者T淋巴细胞增殖及干扰素-γ分泌的影响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多形核的髓系来源抑制性细胞(PMN-MDSCs)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术后患者T淋巴细胞增殖和干扰素-γ(IFN-γ)分泌的影响。方法抽取16例allo-HSCT术后患者第80天及8例健康供者任意时间点空腹全血标本,先采用中性粒细胞分离液分离2组受检者外周血含PMN-MDSCs与T细胞的白细胞、再采用流式分选出患者PMN-MDSCs与T细胞及健康供者PMN-MDSCs;采用瑞氏-姬姆萨(WG)染色观察2组受检者外周血PMN-MDSCs的形态学特征,Annexin V-APC/7-AAD法检测0 h、12 h、24 h及48 h时allo-HSCT术后患者外周血PMN-MDSCs细胞凋亡情况,羧基荧光素琥珀酰亚胺酯(CFSE)染色和荧光酶联免疫斑点(ELISpot)法检测allo-HSCT术后患者外周血PMN-MDSCs对T细胞增殖及IFN-γ表达的影响。结果allo-HSCT术后患者PMN-MDSCs多呈不成熟粒细胞表型,健康供者PMN-MDSCs呈成熟粒细胞表型,且患者PMN-MDSCs于48 h时大部分仍处于存活状态;CFSE和ELISpot实验表明allo-HSCT术后患者PMN-MDSCs可抑制其T淋巴细胞的增殖、分裂及胞内IFN-γ的释放。结论PMN-MDSCs可抑制allo-HSCT术后患者T淋巴细胞的增殖及分泌INF-γ。
- 陈璐倪明王力潘成云亢倩詹雲赵鹏王季石
- 关键词:T淋巴细胞细胞增殖干扰素-Γ免疫抑制
- 以对造血细胞转基因为基础的基因治疗策略研究
- 陈子兴傅建新岭建农阳小卫王季石王玮夏学鸣
- 研究了对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的基因治疗,以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的体外转基因技术为基础,设计了以标记基因转入造血干/祖细胞保护造血功能两种基因治疗策略。建立了以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的安全高效的转基因体系。应用逆转录病毒载体将MD...
- 关键词:
- 关键词:基因治疗造血干细胞基因转移
- G-MDSCs及HO-1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发生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预测价值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粒细胞的髓系来源抑制性细胞(G-MDSCs)和血红素加氧酶-1(HO-1)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患者发生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9例allo-HSCT术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据1974年西雅图分级标准判断aGvHD发生情况分为有aGvHD组和无aGvHD组,抽取2组患者移植后第2、3、4、6、8周及第3月时全血,运用多色流式细胞术(FCM)检测患者外周血G-MDSCs及胞内HO-1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的水平,采用表面抗原染色检测G-MDSCs的百分比和绝对值计数,采用破膜染色检测G-MDSCs中HO-1和IL-10的中位荧光强度(MFI)、表达百分比及绝对值计数。结果2组患者allo-HSCT后第2周于外周血中均可检测到G-MDSCs,但第4周时有aGvHD组患者外周血G-MDSCs较无aGvHD组升高(P<0.05);破膜染色结果显示,有aGvHD组患者于allo-HSCT后第4周时G-MDSCs内HO-1高于无aGvHD组(P<0.05)。结论allo-HSCT患者术后第4周外周血中G-MDSCs和HO-1的高表达可预测aGvHD的发生。
- 陈璐倪明王力潘成云亢倩詹雲赵鹏王季石
- 关键词:血红素加氧酶-1白细胞介素10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