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动脉阻塞
  • 3篇视网膜
  • 3篇网膜
  • 3篇光化学法
  • 2篇眼底
  • 2篇视网膜动脉
  • 2篇视网膜动脉阻...
  • 2篇视网膜中央
  • 2篇图像
  • 2篇中央动脉
  • 2篇中央动脉阻塞
  • 1篇底图
  • 1篇眼底图像
  • 1篇实验性视网膜
  • 1篇视网膜中央动...
  • 1篇视网膜中央动...
  • 1篇图像识别
  • 1篇葡激酶
  • 1篇重组链激酶
  • 1篇重组葡激酶

机构

  • 6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无锡市第二人...

作者

  • 6篇王志英
  • 5篇蔡季平
  • 5篇周韵秋
  • 2篇李云岗
  • 2篇姚勇
  • 2篇周浩
  • 2篇施鹏飞

传媒

  • 2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微循环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东南国防医药

年份

  • 1篇2001
  • 2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7
  • 1篇199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重组葡激酶治疗实验性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2000年
目的 :观察重组葡激酶 (recombinantstaphylokinase ,r-Sak)治疗实验性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效果及其对全身的影响。方法 :光化学法建立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模型 ,静注r -Sak、重组链激酶和尿激酶溶栓 ,观察血管再通情况及其对循环系统的影响。结果 :r-Sak的治疗效果明显 ,对全身的影响较小。结论 :r -Sak是一种高效、安全、特异性强的溶栓药 。
姚勇蔡季平周韵秋王志英
关键词:重组葡激酶重组链激酶视网膜动脉阻塞光化学法
眼底病灶的计算机图像识别及临床应用可靠性测试被引量:3
1999年
设计眼底病灶识别的计算机程序,并进行可靠性测试。采用“区域生长法”,在VisualC+ + 环境下设计程序;应用该程序测量糖尿病棉絮状渗出灶面积(15 只眼),计算变异系数以判断稳定性。结果表明渗出灶面积测量的变异系数为3.22% ~9.46% 。应用此方法识别并定量测量病灶简便迅速。
周浩李云岗周韵秋施鹏飞蔡季平王志英
关键词:眼底计算机图像分析可靠性
真彩眼底图像分析系统软件1.0版的研制被引量:1
1997年
真彩眼底图像分析系统软件1.0版的研制周浩李云岗△周韵秋施鹏飞△蔡季平王志英眼底图像计算机分析是本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项新技术,它对眼底形态学观察具有客观、可重复和可靠三方面的优点[1,2]。以往的眼底镜检查、眼底照相、眼底荧光素造影未能对眼底的结构...
周浩李云岗周韵秋施鹏飞蔡季平王志英
关键词:眼底图像
光化学法建立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模型被引量:3
2000年
目的通过光化学法建立一个新的和临床病理机制相似的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centralretinalarteryocclusion,CRAO)模型。方法家猫静脉内注入光化学药物 ,激光照射视网膜动脉后形成模型 ,经眼底荧光素造影检查证实并做病理切片。结果成功地建立了CRAO模型 ,病理切片证实阻塞的血管内有血栓形成。结论光化学法可建立和临床病理机制相似的CRAO模型 ,此法操作简单 ,为临床研究CRAO的治疗提供了较好的动物模型。
姚勇蔡季平周韵秋王志英
关键词:视网膜动脉阻塞光化学法
光化学法建立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模型
2001年
目的通常光化学法建立一个新的和临床病理机制相似的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central retinal artery oclusion,简称 CRAO)模型。方法家猫静脉内注入光化学药物,激光照射视网膜动脉后形成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动脉模型,经眼底荧光素造影检查证实并进行病理切片检查。结果成功地建立了 CRAO 模型,病理切片也证实阻塞的血管内有血栓形成。结论光化学法可建立和临床病理机制相的 CRAO 动物模型,此法操作简单,为临床研究 CRAO 的治疗提供了较好的动物模型。
姚勇蔡季平周韵秋王志英
关键词: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光化学法
使用非接触型SL-5D角膜内皮显微镜的体会
1995年
使用非接触型SL-5D角膜内皮显微镜的体会王志英眼科检查仪器的更新对眼科学新技术的开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角膜内皮显微镜的使用,可为观察、研究正常人角膜病、眼内手术前后高眼压、炎症等角膜内皮的形态、密度改变、进一步提高角膜移植及人工晶体植入等手术的成功...
王志英
关键词:角膜内皮显微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