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疗效
  • 2篇细胞
  • 2篇疗效观察
  • 2篇角膜
  • 2篇超声
  • 1篇钝挫伤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瘤
  • 1篇眼前节
  • 1篇眼窝
  • 1篇眼窝成形术
  • 1篇眼窝畸形
  • 1篇眼压
  • 1篇翼状胬肉
  • 1篇摘除
  • 1篇樟柳碱
  • 1篇入路
  • 1篇神经节
  • 1篇神经节细胞
  • 1篇神经炎

机构

  • 7篇淮安市第一人...
  • 1篇洪泽县人民医...
  • 1篇上海市浦东新...

作者

  • 7篇王文奇
  • 3篇王曙红
  • 2篇刘秀明
  • 1篇徐新淮
  • 1篇李赵霞
  • 1篇王涤
  • 1篇吴晓红
  • 1篇尹忠贵
  • 1篇李素美

传媒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海南医学
  • 1篇国际眼科杂志
  • 1篇江苏省第十五...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0
  • 1篇2007
  • 1篇200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不同眼压状态下实验性青光眼视网膜神经节细胞p53基因表达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究不同眼压状态下实验性青光眼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p53基因的表达。方法将经过培养的RGC-5细胞分为对照组、20 mmHg压力组、40 mmHg压力组及60 mmHg压力组,压力组分别施加20、40和60 mmHg的压力,根据分组对培养的RGC-5细胞进行密闭加压处理48 h后,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的存活状况,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用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p53基因的变化。结果①压力越大,细胞的异常表现越明显;②随着压力的增加,活细胞比例逐渐降低,凋亡和坏死细胞的比例逐渐升高,60 mmHg压力组早期凋亡细胞比例为22.60%,明显高于对照组(9.84%)、20 mmHg压力组(8.18%)、40 mmHg压力组(7.44%),且各组凋亡和坏死细胞比例总体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F=150.8,P<0.001)。③随着压力的增加,p53 mRNA表达逐渐增加,蛋白表达逐渐增加。结论眼压升高会诱导p53 mRNA和蛋白表达增加,从而引发RGCs凋亡和坏死,压力越大,RGCs凋亡和坏死越严重。
李素美王文奇
关键词:青光眼视网膜神经节细胞P53基因坏死
HA义眼座无巩膜包裹联合贝复舒矫正眼窝畸形的护理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通过护理观察无巩膜包裹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义眼座成形联合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13例患者行Ⅰ期或Ⅱ期无巩膜包裹HA义眼座植入,以矫正眼窝畸形,并于术后局部应用贝复舒(主要成分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进行护理。结果:随防3~24个月,仅1例患者发生义眼座外露,经过保守治疗痊愈,其余病例均得到很好的矫治,眼眶饱满,义眼座活动度好,尤严重的球体暴露脱出及移位,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结论;HA义眼座无巩膜包裹眼窝成形联合贝复舒眼液治疗眼窝凹陷安全可靠,效果令人满意。
王涤王文奇徐新淮
关键词:贝复舒眼窝成形术护理
不同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对白内障患者角膜屈光状态及视觉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探究不同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对白内障患者角膜屈光状态及视觉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12月洪泽县人民医院眼科收住入院的白内障患者120侧120眼。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B两组,各60眼。A组于12:oo钟位做3mm巩膜隧道切口,B组于12:00钟位做3mm透明角膜切口,均经切口行超声乳化吸除术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4、8周散光度、角膜表面不对称指数(SAI)、角膜敏感度、最佳矫正视力(BCVA)和黄斑中心凹处视网膜厚度(CMT)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在散光度、SAI、角膜灵敏度、BCVA、CMT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4、8周,A组散光度分别为(1.12±0.23)DC、(0.78±0.18)DC、(0.44±0.12)DC,B组分别为(1.29±0.30)DC、(0.97±O.21)DC、(0.60±0.23)DC,较术前有所降低;A组BCVA分别为0.44±0.06、0.78±0.08、0.77±0.08,B组分别为0.34±0.04、0.65±0.07、0.66±0.07,较术前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角膜灵敏度、CMT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和B组的SAI均分别为0.14±0.04、0.34±O.08,高于治疗前的0.12±0.02和0.13±0.03,且治疗后A组SAI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两种手术切口条件下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均可显著改善术后患者的视觉质量,但巩膜隧道切口对角膜内皮损伤更小,术后同期患者角膜散光度数、BCVA优于透明角膜切口组,具有更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李素美王文奇
关键词:白内障巩膜隧道切口超声乳化吸除术角膜屈光状态视觉质量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和自体游离球结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1
2004年
目的:比较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或自体球结膜移植术与单纯翼状胬切除术对初发性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将初发性翼状胬肉患者100例(105眼)随机分为3组,A组38例(38眼),行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B组32例(33眼),行翼状胬肉切除+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C组30例(34眼),行翼状胬肉切除+自体游离球结膜移植术。术后随访12mo,观察3组患者翼状胬肉复发情况及B组和C组角膜创面上皮修复时间。结果:A组复发15眼,复发率为39.5%;B组复发1眼,复发率为3.0%;C组复发6眼,复发率为17.6%。复发率的比较:与A组相比,B、C组复发率降低,比较前者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002);后者有显著性差异(P=0.04);B组和C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05)。角膜创面上皮修复时间B组为(3.48±0.83)d,C组为(5.29±0.87)d,B组快于C组,二者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F=75.33,P<0.0001)。结论:对初发性翼状胬肉,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或联合自体游离球结膜移植均能有效降低其复发率,前者恢复角膜表型较后者更为优越。
吴晓红王文奇李赵霞尹忠贵
关键词: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翼状胬肉疗效观察
经结膜入路微创手术摘除眶内海绵状血管瘤疗效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眶内肿瘤是最常见的眼眶疾病,约占40%,且多为良性肿瘤。海绵状血管瘤因肿瘤内有较大的血管窦腔呈海绵状而得名。又叫窦状血管瘤.是成人最常见的原发于眶内的肿瘤.约占眶内肿瘤手术量的15%~20%。海绵状血管瘤常引起渐进性轴性突眼.部分有视力下降,一般需手术摘除。本文收集我院2007年7月至2009年5月收治的眼眶海绵状血管瘤12例.现报告如下。
刘秀明王曙红王文奇
关键词:眶内海绵状血管瘤手术摘除经结膜入路疗效分析微创眶内肿瘤
超声生物显微镜在钝挫伤眼前节损伤诊断的临床应用
目的:分析眼球钝挫伤后行超声生物显微镜(UBM)检查的常见原因及眼前节损伤的UBM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4年6月因眼球钝挫伤致眼前节损伤在我院行UBM检查的病例,所有病例均按Ocular Traum...
李建昌王曙红王文奇
高压氧联合复方樟柳碱治疗急性视神经炎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观察高压氧联合复方樟柳碱局部注射治疗急性视神经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急性视神经炎患者35例(43眼),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17例(21眼),采用营养剂、血管扩张剂及糖皮质激素治疗,治疗组18例(22眼),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高压氧联合复方樟柳碱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9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1.9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联合复方樟柳碱局部注射是治疗急性视神经炎的有效方法,值得推广。
刘秀明王曙红王文奇
关键词:高压氧复方樟柳碱急性视神经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