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昊霖 作品数:8 被引量:64 H指数:4 供职机构: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上消化道造影作为观察肠胆反流现象的方法学的探讨 目的:
探讨上消化道造影作为观察临床患者肠胆反流现象方法的可行性,并推测肠胆反流在胆管色素结石形成中的作用。
方法:
对临床患者进行分组并通过上消化道造影方法观察十二指肠胆道反流现象。
... 王昊霖关键词:上消化道造影 肠胆反流 文献传递 胆管色素结石产生原因的研究 我国胆管色素结石的发病率明显高于西方国家.这与饮食结构、遗传基础、细菌感染等众多因素有关.由于胆管色素结石具有发生率高,病因不清,无有效溶解药物,单纯手术效果不够理想,且呈反复发作的特点,治疗上相当棘手,至今仍是困扰临床... 吴硕东 赵雪生 金红旭 金俊哲 李延军 张强 张振海 李东言 王敏飞 石刚 张小博 于宏 王昊霖 苏洋 范莹 孙韶龙 孔静 田雨 田忠 魏义关键词:病因 胆囊切除术 神经体液因素 胆道压力 文献传递 Oddi括约肌与胆管色素结石形成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30 2007年 目的探讨 Oddi 括约肌结构及功能异常与胆管色素结石形成之间的关系。方法胆道术后留有 T 型管的患者123例,使用放射性核素^(99m)Tc-DTPA 判断是否存在肠胆反流,以此将患者分为反流组及非反流组,检测空腹血胃动素、胃泌素水平,随机选取53例使用胆道镜测压。采用钡餐透视观察胆管色素结石、非胃肠胆道疾病、胆囊息肉、胆囊胆固醇结石患者的十二指肠降段憩室发生率;十二指肠镜观察原发性胆管色素结石、胆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继发于胆囊结石的胆管结石、胆管末端和乳头部炎症狭窄、胆管末端癌和乳头癌、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患者的十二指肠憩室内(旁)乳头的发生率。结果123例行胆道取石 T 型管引流术后的患者中有44例检测到十二指肠胆道反流(35.8%),反流组 Oddi 括约肌基础压(SOBP)、收缩波幅(SOCA)、胆总管压(CBDP)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反流组血胃动素、胃泌素水平明显低于无反流组及对照组(P<0.01)。血胃动素与SOBP、血胃泌素与 SOBP 及 CBDP 呈正相关。钡餐摄影显示胆总管色素结石患者十二指肠降段憩室发生率达36.62%,明显高于其他3组(P<0.05)。胆管胆色素结石患者十二指肠憩室内(旁)乳头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继发于胆囊结石的胆管结石组、胆管末端和乳头部炎症狭窄组及胆管末端癌和乳头癌组(P<0.05)。结论胆管色素结石患者存在明显的肠胆反流和胆系感染,Oddi 括约肌结构与功能状态与胆管色素结石形成密切相关,其解剖及功能异常是胆管色素结石形成的重要原因。 吴硕东 于宏 王昊霖 苏洋 张振海 孙韶龙 孔静 田雨 田忠 魏义 金红旭 金俊哲关键词:胆结石 奥狄氏括约肌 肠胆反流 64层CT阴性法胰胆管成像技术在胆道梗阻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2007年 目的探讨64层CT阴性法胰胆管成像(N-CTCP)对胆道梗阻部位、范围、性质的诊断价值。方法2005年10月至2006年3月对临床诊断为梗阻性黄疸的14例病人行64层CT腹部增强扫描后进行表面阴影(SSD)、容积重建(VR)、多平面重建(MPR)、曲面平展(CPR)、最大密度投影(MIP)、间接最小密度投影(Imi-nIP),以及SSD+VR、MPR/曲面平展+MIP、thin-slab+MIP/VR重建。对该技术在判断胆道梗阻平面、梗阻性质以及胆管显示能力方面进行评价。结果N-CTCP图像质量优良。在细小胆管显示能力上,N-CTCP的MinIP重建逊于MRCP,但N-CTCP的SSD+VR重建效果与MRCP相当。对梗阻性质的诊断准确率N-CTCP为100%(14/14)。结论N-CTCP成像操作简单、快速,且较MRCP经济,可三维地显示胰胆管解剖结构及其周边器官、血管情况。其图像质量、显示细小胆管能力和对梗阻的诊断价值接近MRCP,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田雨 吴硕东 高健 孔静 孙磊 王昊霖关键词:胰胆管造影术 体层摄影术 胆管梗阻 观察和检测肠胆反流现象方法学的建立 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寻找和建立有效的观察和检测肠胆反流现象的方法.方法:对胆道术后留有T型管的患者,口服核素^(99m)Tc-DTPA和吲哚氰绿(ICG),定时留取T型管引流的胆汁进行测定;对胆道术后患者和Oddi括约肌切开(EST)术后患者给予口服稀钡胶浆,X线下观察平卧位及头低位钡剂在胆道中的显示;对胆道术后留有T型管的患者胆汁中胰脂肪酶、胰淀粉酶以检测肠胆反流.结果:核素^(99m)Tc-DTPA法简单易行、廉价、可定量、检测结果容易理解.ICG检测肠胆反流具有核素检查同样的优势,但敏感性不及核素检测.以胰淀粉酶和胰脂肪酶为标记物.肠胆反流检出率高于核素检测,但不能排除胰胆反流的影响,缺乏特异性.钡餐对肠胆反流的观察虽然可以直视观察,但仍有灵敏度不高,难定量评价的缺点.结论:观察和检测肠胆反流现象的方法中核素法更具有优越性,建立肠胆反流观察的方法学对于研究肠胆反流性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吴硕东 金俊哲 张振海 孙韶龙 田雨 王昊霖 张立魁关键词:肠胆反流 胆道疾病与十二指肠乳头周围憩室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乳头周围憩室与各种胆道疾病,尤其是胆管胆色素结石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8月至2006年5月所进行的逆行胰胆管造影或Oddi括约肌切开术的178例病人,根据胆道疾病的种类分组并观察与十二指肠乳头周围憩室的关系。结果:81例原发性胆管胆色素结石病人中有44例存在十二指肠乳头周围憩室(54.32%);8例胆管合并胆囊结石的病人中有4例(50.00%);33例继发于胆囊结石的胆管结石病人中有7例(21.21%);21例胆管末端和乳头部炎性狭窄的病人中有3例(14.29%);22例肝内胆管癌、乳头癌及胆管末端癌病人中有1例(4.54%);13例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或SOD组中有5例(38.46%)。结论:胆管胆色素结石病人同时患十二指肠乳头周围憩室者明显多于继发于胆囊结石的胆管结石组、胆管末端和乳头部炎症狭窄组及胆管末端癌和乳头癌组,提示十二指肠乳头周围憩室和其可能导致的Oddi括约肌结构及功能异常,可能是原发性胆管胆色素结石发生的重要原因。 吴硕东 田雨 苏洋 张振海 王昊霖 张立魁 刘博关键词:胆道疾病 胆结石 胰胆管造影术 内窥镜逆行 奥狄括约肌 胆管色素结石产生原因的研究 我国胆管色素结石的发病率明显高于西方国家.这与饮食结构、遗传基础、细菌感染等众多因素有关.尽管关于胆管色素结石发病原因及机制的研究工作已经有多年历史,国内外对此亦做了大量工作,但其确切机制尚不清楚,严重阻碍了从根源上对胆... 吴硕东 赵雪生 金红旭 金俊哲 李延军 张强 张振海 李东言 王敏飞 石刚 张小博 于宏 王昊霖 苏洋 范莹 孙韶龙 孔静 田雨 田忠 魏义关键词:肝内外胆管结石 胆汁 神经体液 ODDI括约肌 文献传递 原发性胆管胆色素结石与十二指肠憩室的关系 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胆管胆色素结石与十二指肠憩室的关系.方法 利用X线钡餐透视观察原发性胆管胆色素结石组、胆囊胆固醇结石组、胆囊息肉样病变组及对照组(非胆胰系统疾病)患者十二指肠憩室的发生率,并结合十二指肠镜的检查结果对钡餐观察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原发性胆管胆色素结石患者十二指肠憩室发生率达37%(26/71),而其余3组显著低于前者(χ2=9.86,8.39,11.64,P<0.05).十二指肠镜与钡餐检查结果吻合率达76%(13/17).结论 十二指肠憩室是导致原发性胆管胆色素结石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吴硕东 王昊霖 张振海 王敏飞 田雨 苏洋关键词:十二指肠憩室 胆管结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