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瓯晨

作品数:59 被引量:174H指数:8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温州市科技局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期刊文章
  • 17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58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6篇腺癌
  • 22篇甲状腺
  • 20篇肿瘤
  • 15篇乳腺
  • 14篇乳腺癌
  • 13篇腺肿瘤
  • 13篇淋巴
  • 13篇淋巴结
  • 11篇乳头
  • 11篇乳头状
  • 11篇乳头状癌
  • 10篇甲状腺乳头状...
  • 9篇基因
  • 7篇前哨
  • 7篇前哨淋巴结
  • 7篇腺癌组织
  • 7篇癌组织
  • 6篇前列腺
  • 6篇前列腺癌
  • 5篇乳腺肿

机构

  • 47篇温州医学院附...
  • 10篇温州医科大学
  • 4篇温州医学院附...
  • 2篇温州医学院
  • 2篇浙江大学
  • 1篇宁波市第二医...
  • 1篇浙江省台州医...
  • 1篇丽水市中心医...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浙江省人民医...
  • 1篇浙江省肿瘤医...
  • 1篇绍兴市人民医...
  • 1篇温州医学院附...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美国加州大学
  • 1篇义乌市中心医...
  • 1篇温州医学院附...
  • 1篇温州市中心医...

作者

  • 59篇王瓯晨
  • 37篇张筱骅
  • 9篇陈雪敏
  • 8篇尤捷
  • 6篇谢辉
  • 6篇胡元平
  • 6篇翁志梁
  • 6篇陈晓东
  • 6篇陶志华
  • 6篇周毅力
  • 6篇李澄棣
  • 6篇毛晓露
  • 6篇陈占国
  • 5篇杨凯
  • 5篇余凯远
  • 5篇宋其同
  • 4篇吴伟力
  • 4篇周素梅
  • 4篇殷凯
  • 4篇郭贵龙

传媒

  • 5篇浙江医学
  • 4篇实用肿瘤杂志
  • 3篇中国肿瘤
  • 2篇中华外科杂志
  • 2篇肿瘤学杂志
  • 2篇数理医药学杂...
  • 2篇中华普通外科...
  • 2篇温州医学院学...
  • 2篇中国现代医生
  • 2篇浙江检验医学
  • 2篇2007年浙...
  • 2篇2005年浙...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肿瘤防治杂志
  • 1篇中华男科学杂...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泌尿外科...
  • 1篇中原医刊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0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4
  • 4篇2013
  • 11篇2012
  • 3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6篇2007
  • 14篇2006
  • 4篇2005
  • 3篇2001
  • 1篇1999
  • 1篇1997
5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Overexpression of miR-221 is associated with aggressive clinicopathologic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BRAF mutation in 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s
Correlation between clinicopathogenetic features and the expression of specific miRNAs is unclear in papillary...
周毅力戴璇璇张筱骅王瓯晨
关键词:MIR-221
文献传递
甲状腺上下极淋巴引流与中央区淋巴结相关性研究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探讨甲状腺上下极淋巴引流与中央区淋巴结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在行单侧甲状腺腺叶切除的病例中,分别在对侧甲状腺上下极注射亚甲蓝,观察中央区淋巴结蓝染情况。结果上极注射组23例中发现中央区淋巴结蓝染8例,蓝染率为34.78%(8/23);下极注射组23例中发现中央区淋巴结蓝染17例,蓝染率为73.91%(17/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上下极的淋巴引流可能存在不同方向及路径,中央区淋巴结尚不能作为甲状腺不同部位肿瘤共同的前哨淋巴结归属区域。
吴伟力范丽妫王瓯晨徐平贺新伟黄孝正
关键词:甲状腺中央区淋巴结
吉西他滨联合顺伯治疗转移性炎性乳腺癌近期疗效观察
2006年
目的评价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转移性炎性乳腺癌的近期疗效。方法6例转移性炎性乳腺癌患者接受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方案:吉西他滨1000mg/m2,第1d和第8d;顺铂25mg/m2,第1~3d;21d为1个疗程。结果可评价患者6例,1例(16.66%)达完全缓解,3例(50%)达部分缓解,总有效率66.66%。主要不良反应为I或II度血液学毒性、皮疹和恶心呕吐。结论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是治疗转移性炎性乳腺癌安全、有效的联合化疗方案。
王瓯晨陈雪敏杨凯张筱骅
关键词:吉西他滨顺铂
前列腺癌组织中DD3和PSA基因定量表达与临床意义
2006年
目的探讨DD3和PSA基因在前列腺癌组织中定量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对21例前列腺癌组织(PCa)、39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组织中DD3mRNA和PSAmRNA含量进行检测,用ROC曲线对DD3mRNA、PSAmRNA和DD3mRNA/PSAmRNA等指标对前列腺癌诊断价值进行评价。结果LNCaP细胞株中PSAmRNA含量约为DD3mRNA的4000倍。PCa组织中DD3mRNA和PSAmRNA含量以及DD3mRNA/PSAmRNA比值均显著高于BPH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PCa不同临床分期和分化程度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DD3mRNA、PSAmRNA和DD3mRNA/PSAmRNA的曲线下面积(AUC-ROC)分别为0·937(95%CI:0·879~0·995)、0·755(95%CI:0·629~0·880)和0·839(95%CI:0·738~0·940)。当DD3mRNA、PSAmRNA和DD3mRNA/PSAmRNA临界值分别为1·4×105copies/mgtissue、3·0×107copies/mgtissue和5·0×10-3时,灵敏度分别为90·5%、81·0%和81·0%;特异度分别为85·0%、62·0%和66·7%。若将DD3mRNA和PSAmRNA联合用于PCa的诊断,其特异性与DD3mRNA相同,特异性均为85·0%,灵敏度可达100%。结论PCa组织DD3mRNA、PSAmRNA和DD3mRNA/PSAmRNA较BPH组织显著增高,DD3mRNA用于PCa的诊断性能均优于PSAmRNA和DD3mRNA/PSAmRNA,DD3mRNA和PSAmRNA的联合检测时特异度与DD3mRNA相同,但可明显提高灵敏度,对PCa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陶志华毛晓露陈晓东余凯远翁志梁胡元平张筱骅吴秀玲谢辉王瓯晨宋其同李澄棣陈占国
关键词:DD3基因MRNA实时荧光定量RT-PCR前列腺组织
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与HPV16/18的相关性研究
2009年
目的研究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与HPV16/18的关系,以探讨宫颈癌的发生机制,指导诊断和预后判断。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20例正常宫颈组织、74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81例宫颈癌中SurvivinmRNA及HPV16/18DNA的表达。结果Survivin mRNA的阳性率在正常宫颈组织、CIN、宫颈癌中逐渐升高,且随着临床分期的升高、组织分化的恶化而更为升高,其阳性率与淋巴结转移相关,与病理类型及肿块类型无关。HPV16/18在正常宫颈组织、CIN、宫颈癌中的阳性率也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urvivinmRNA表达与HPV16/18感染呈正相关。结论SurvivinmRNA在宫颈癌中有异常表达。Survivin的异常表达和HPV16/18感染有关,它可能在HPV的协同作用下参与宫颈癌的发生和发展,两者联合检测可望为宫颈癌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提供切实可行的指标。
朱华王瓯晨施铮铮郑飞云
关键词:SURVIVINHPV16/18宫颈癌CIN凋亡抑制基因
Roquinimex治疗人大肠癌的抗血管生成作用研究
2001年
目的 :观察 Roquinimex对人大肠癌细胞系 SW1116的体内抑瘤效应 ,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人大肠癌裸鼠移植瘤模型 ,比较各剂量 Roquinim ex的抑瘤效应的强弱。同时运用免疫组化方法 ,检测人大肠癌裸鼠移植瘤块的瘤灶内微血管密度 (MVD) ,并观察 Roquinim ex对鸡胚尿膜囊血管生长的影响。结果 :体内实验显示 Roquinimex能明显抑制 SW1116裸鼠移植瘤的生长 ,各剂量 Roquinimex治疗组的瘤块平均体积均小于空白对照组 (P<0 .0 1)。各剂量 Roquinim ex治疗组瘤块微血管密度明显低于未经治疗组 (P<0 .0 5 )。在鸡胚尿膜囊血管生长模型中 ,Roquinom ex明显抑制了鸡胚尿膜囊血管的生长。结论 :Roquinimex能明显降低瘤块内微血管密度 ,抑制人大肠癌裸鼠移植瘤的体内生长 ,是一种有效的血管生长抑制剂。
王瓯晨鱼达陈丽荣周伦郑树余海
关键词:大肠癌抗血管生成作用
腔镜下甲状腺手术体会
1996年Gagner开创性地应用内镜外科技术完成世界首例甲状旁腺次全切除术,引起外科界的极大关注。2001年上海仇明也报道了国内首例颈部无瘢痕内镜甲状腺腺瘤切除术。随着越来越多的内镜外科医师投身于该领域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王瓯晨张筱骅
文献传递
血清SIL-2R在AL不同病期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1999年
在肿瘤及免疫性疾病中人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的变化已倍受重视,为了解急性白血病(AL)不同类型、不同病期SIL-2R的表达,我们对60例急性白血病血清SIL-2R进行了检测,并探讨其变化和临床意义。1材料与方法1.1病例:所有60...
王光汉江松福王明山张君丽王瓯晨
关键词:白血病急性SIL-2R
Roquinimex对人大肠癌细胞株SW1116体内外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
2001年
目的 观察 Roquinim ex对人大肠癌细胞株 SW1116体内外抑瘤效应 ,并探讨其抗血管生长作用的机制可能。方法 采用 MTT方法测定 Roquinim ex对人大肠癌细胞株 SW1116的体外抑制效应。同时运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人大肠癌细胞株 SW1116裸鼠移植瘤块的瘤灶内微血管密度 (MVD) ,比较各剂量组对血管生长抑制作用的强弱。结果  MTT结果提示 SW1116细胞对 Roquinim ex并不敏感 ,但体内实验显示 Roquinimex能明显抑制裸鼠移植瘤的生长 ,各剂量组的瘤块平均体积均小于对照组 (P<0 .0 1)。结论  Roquinimex能抑制人大肠癌裸鼠移植瘤的体内生长 ,并能明显降低瘤块内微血管密度 ,是一种有效的血管生长抑制剂。
王瓯晨鱼达周伦陈丽荣王青青余海
关键词:大肠肿瘤佐剂小鼠
miRNAs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中特征性的miRNA表达谱以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对52例PTC及7例良性甲状腺肿瘤手术切除标本采用基因芯片技术及RNA印迹杂交法检测miRNA的表达,对过表达的miRNA表达水平与PTC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1)用基因芯片技术筛检发现PTC组织中5例过表达的miRNAs(miR-375、miR-34a、miR-146b、miR-222、miR-31)。(2)RNA印迹杂交法验证芯片结果及检测其他miRNAs结果显示:miR-34a、miR-146b、miR-31、miR-21和miR-221在PT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较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显著升高(P<0.05)。MiR-146b和miR-221在PTC组织中的过表达率较良性甲状腺肿瘤组织显著升高(P<0.01)。PTC患者中包膜侵犯组、淋巴结转移组、TNM分期Ⅲ-Ⅵ期组及AGES系统评分≥5分组miR-221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相应对照组(P<0.05或0.01);而男性PTC患者的miR-146b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女性PTC患者(P<0.05)。结论 miR-146b、miR-221、miR-21和miR-31的过表达与PTC的发生、发展有关;过表达的miR-221和miR-146b与PTC的预后不良有关。
戴璇璇周毅力刘超闫东升王瓯晨
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癌微小RNA芯片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