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军 作品数:10 被引量:36 H指数:3 供职机构: 北京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神经节苷脂GM_1在周围神经系统中的研究 被引量:1 1997年 王立军关键词:神经节苷脂 GM1 急、慢性炎性脱鞘性多神经根神经病患者CD_4^+T细胞、CD_8^+T细胞及NK细胞活性的动态研究 1999年 目的CD+4T细胞、CD-8细胞以及NK细胞杀伤活性在炎性脱鞘性神经病中的变化规律和意义。方法分离外周单核淋巴细胞,采用APAAP法研究T细胞亚群、LDH释放试验检测NK细胞活性。结果。AIDP发病初期CD4+T细胞为主.在疾病的恢复期以CD8-T细胞为主,NK细胞的活性早于T细胞亚群的改变。CIDP病人CD+8T细胞远远超过CD-4T细胞,在整个临床疾病过程中NK细胞活性持续较低。结论,AIDP和CIDP存在着不同的免疫损伤机制在疾病的不同时期CD4+T和CD8-T细胞发挥了不同的作用,NK细胞可能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王立军 康德瑄 钟延丰 陈清棠关键词:多神经根神经病 NK细胞 T淋巴细胞 多灶性运动神经病电生理诊断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1998年 目的探讨多灶性运动神经病(MIVEN)的电生理诊断特点。方法对6例临床诊断为MMN的患者进行电生理检查,MCV测定采用自近端至远端分段刺激,记录各段刺激引发CMAP的波幅、时限、面积,并判定CB和TD。结果6例患者所有受累运动神经至少有一条出现CB,正中神经和尺神经最易出现,其中腕至肘、腋至Erb′点为好发部位。其它脱鞘样电生理表现也可常见,部分神经可出现轻度轴索样改变。结论 MMN是一种脱鞘为主的周围神经病,表现为运动神经的传导阻滞,CB为MMN特征性的诊断依据。 王立军 康德瑄 钟延丰 郑菊阳关键词:运动神经元病 电生理学 传导测量术 周围神经病变中抗GM1抗体与电生理关系的探讨 1997年 周围神经病变中抗GM1抗体与电生理关系的探讨王立军康德王宣神经节苷脂(ganglioside,GM1)是周围神经糖脂的主要成份。本文对周围神经病变中抗GM1抗体与临床电生理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作者单位:100083北京医科大学第三医院神经科对象和... 王立军 康德王关键词:周围神经病变 神经节苷脂 抗体 神经电生理学 反向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吉兰巴蕾综合征患者T细胞受体β链基因 被引量:1 1999年 目的 通过研究急性吉兰巴蕾( 格林巴利) 综合征患者外周血T 淋巴细胞受体(TCR)β链基因的重排情况,以进一步对其基因扩增产物进行序列分析。方法 分离6 例患者外周血T 淋巴细胞,用异硫氰酸胍酚氯仿法提取细胞总RNA。合成双链cDNA,用T4DNA 聚合酶补平末端,在T4DNA 连接酶的作用下进行环化。环化的DNA 直接用作反向聚合酶链反应(IPCR) 的模板。扩增产物在1-8 % 的琼脂糖凝胶上进行电泳分离,溴化乙锭染色。结果 对每份患者标本均可以较好地扩增出重排的TCRβ链基因,而正常人组则未能扩增出任何产物。在反应中连接体系的cDNA 浓度对IPCR 的影响较大,过高的cDNA 浓度使有效的自身环化降低,而导致扩增效率的下降。结论 用IPCR 技术可以特异地扩增重排的未知的TCRβ链基因,该方法具有特异性高,易于操作的优点。 王立军 钟延丰 康德瑄 杨金辉关键词:聚合酶链反应 T细胞 G-B综合征 多灶性运动神经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98年 多灶性运动神经病(multifocal motor neuropathy,MMN)亦称为多灶性脱鞘性运动神经病,为一周围神经受累的疾病。临床表现为非对称性肢体运动无力,缓慢进展;电生理检查以运动神经传导阻滞(conduction block,CB)或部分阻滞为特点;常伴有血抗神经节苷酯GM_1抗体升高。临床易误诊为慢性炎性脱鞘性多神经根神经病(chronic inflammatory demyelinating polyneuropathy,CIDP)、运动神经元病及急性运动轴索神经病(acute motor axonal neuropathy,AMAN)。 王立军 张晖关键词:多灶性 运动神经病 病理 电生理学 慢性炎性脱髓鞘性神经病电生理诊断的研究 被引量:22 1997年 目的探讨慢性炎性脱髓鞘性神经病(CIDP)的电生理特点。方法对16例CIDP患者的运动神经108条、感觉神经62条及68块肌肉进行EMG、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远端潜伏期、F波的出现率、潜伏期及波形,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测定。采用分段刺激记录各段刺激引出的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的波幅、时限和面积,而后进行近端与远端比,从而判断传导阻滞(CB)及一过性离散(TD)。结果每例均有3条以上神经受累,上、下肢神经远端潜伏期延长为62.1%,MCV减慢为70.7%,F波异常为69.5%,H反射异常为38.9%,CB、TD和CB/TD异常共57.0%,其中CB为29.3%,腋、肌皮、桡、面神经异常为73.0%,SCV减慢为72.6%。EMG神经源性改变为73.5%。结论CIDP为广泛的周围神经远、近端损害,近端显著,感觉、运动均受累,存在以脱髓鞘为主伴有轴索变性的电生理改变。电生理的无创性、简便及可重复性使其成为CIDP极为重要的诊断手段。 王立军 杨志杰 郑菊阳关键词:神经病 电生理 脱髓鞘疾病 慢性 多灶性运动神经病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1998年 目的对6例诊断为多灶性运动神经病(MMN)的病例进行研究,并就一些相关问题进行讨论。方法采用CounterpointMKⅡ肌电图仪进行电生理研究,ELISA法测血及脑脊液中抗神经节苷脂GM1抗体,5例病人行腓肠神经活检。结果6例病人中5例为上肢起病,上肢受累为主,远端重。5例有感觉症状,但仅2例查体有轻度感觉缺失。均表现为无力、肌萎缩和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所有病人都有运动传导阻滞。4例病人血抗GM1抗体滴度升高。病理示脱鞘及髓鞘再生。结论结果表明MMN为一高度特异的脱鞘性周围神经病,电生理以运动传导阻滞为特点。多数病人对免疫治疗有效。此研究与国外报道一致。 王立军 康德宣 张晖 杨志杰 郑菊阳关键词:多灶性 运动神经病 电生理 抗体 急性炎性脱鞘性多神经根神经病TCRβ链基因重排的研究 1999年 急性炎性脱鞘性多神经根神经病(acuteinflammatorydemyelinatingpolyradiculoneuropathy,AIDP)为一种主要累及脊神经、颅神经的周围神经系统疾病,病变部位神经髓鞘脱失,伴大量淋巴细胞浸润,严重时可有轴索... 王立军 钟延丰 康德瑄 王盛兰 王盛兰关键词:多神经根神经病 TCR基因 基因重排 慢性炎性脱鞘性多神经根神经病的电生理学和病理学研究 被引量:2 2000年 目的 研究慢性炎性脱鞘性多神经根神经病 (CIDP)的临床电生理学和病理学特点。方法 采用CounterpointMKⅡEMG肌电图仪对 16例CIDP患者进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 (M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 (SCV)、F波和常规肌电图检查 ;所有患者均取腓肠神经交通枝制作光镜和电镜切片进行病理学研究。结果 电生理结果显示受累神经以脱鞘为主 ,表现为运动神经传导阻滞 (CB)、短暂性波形离散 (TD)、F波潜伏期延长和传导速度减慢。CB和TD为CIDP神经脱鞘的重要电生理改变。病理学主要表现为神经脱鞘、雪旺细胞变性、少量单核淋巴细胞浸润 ,可以伴有神经纤维的再生和“洋葱球”样结构的形成。部分病例发现伴有轴索损害。结论 髓鞘脱失是CIDP主要的电生理学特点 ,但是对于CIDP的电生理诊断应该采用更为严格的标准。雪旺细胞变性有时可以出现在髓鞘和轴索的改变之前 。 王立军 钟延丰 康德瑄 樊东升 郑菊阳 王盛兰 杨金辉 王冬青 刘江红 陈清棠关键词:电生理学 病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