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锡能
- 作品数:6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 中西传统哲学思维方式比较
- 一、中西传统哲学思维进路比较二、中西传统哲学思维方式演变逻辑比较三、中西传统哲学精神比较
- 白锡能
- 文献传递
- 黑格尔的概念论思维方式新探被引量:2
- 2002年
- 概念论是黑格尔哲学的思维方式和思维框架的原则规定,其思维方式可概括为三个基本层面:以普遍概念的特殊化来确立概念为存在的本质,以主观概念的客观化来说明存在是概念的外在化,从而把存在与本质的关系归结为概念的主观性和客观性的关系,从这一关系的矛盾进展回过头来解释由存在到本质的过程;以概念自身由潜在到自为自在的“发展”来解释客观世界必然进程的合理性,并运用否定性的辩证法,通过主客观的双重否定,消解主客的二元分裂;引入目的性的概念和主体的实践活动,把解释世界和改造世界、世界的“是如此”和“应如此”辩证地统一起来,并通过“预悬终点为目的并以终点为起点”的目的论来论证概念是真正在先的,进而由目的论引导到价值论,把概念的自我实现即主客观的统一亦即善和自由确立为“世界的究竟目的”和理性所追求的终极价值。
- 白锡能
- 关键词:黑格尔哲学逻辑学概念论思维方式目的论
- “共产主义的虚无主义”及其批判被引量:1
- 2016年
- 伯曼与马克思的根本不同在于,他虽然批判资本主义的虚无主义,但不是把共产主义看作虚无主义的克服,而是看作一种虚无主义的变种,从而提出"共产主义的虚无主义"一词。伯曼的主要问题在于,他过分强调马克思的现代主义者形象,按照现代资产阶级的方式想象共产主义,从而把共产主义错误地理解为比资产阶级先驱更具破坏性和激进的乌托邦。在马克思看来,真正的共产主义使得人们摆脱了自身仅仅是生产-消费机器的异化状态和无意义感,摆脱虚假意识形态的束缚,摈弃超验的价值、意义和真理的理论预设,破除资本逻辑的统治和霸权,变革现存世界并实现人的解放,因而是破解虚无主义的密钥。
- 张有奎白锡能
- 关键词:共产主义
- 终极关怀与西方哲学史的基本精神被引量:3
- 1997年
- 对宇宙和人生的终极性关怀,规定了西方传统哲学探寻终极存在、终极解释和终极价值的主题,产生了本体论、知识论和价值论的基本追求,形成了贯穿西方哲学史的形而上学、理性主义和追求真善美统一与自由的基本精神。
- 白锡能
- 关键词:西方哲学史终极关怀形而上学理性主义
- 论黑格尔逻辑学“概念论”的立意被引量:3
- 2001年
- 概念论是黑格尔逻辑学的旨趣和根本观点的明白确立。在本体论层面上 ,它旨在把终极存在归结为概念 ,从概念的特殊化和客观化所展开的概念和客体的关系的推演来论证概念是存在的本质和唯一全体 ,是现实世界必然进程的内在根据和实体性力量 ,消解主客的二元分裂 ;在认识论层面上 ,它旨在从概念由潜在到自为自在的发展的必然性的推演来建构世界的逻辑结构 ,确立概念和概念的运动所展开的主客体的辩证法为世界的终极解释的原则和模式 ;在价值论层面上 ,它旨在确立概念的辩证进展所指向的善和自由 。
- 白锡能
- 关键词:黑格尔逻辑学概念论终极关怀价值论本体论
- 哲学史是被把握在思想史中的人类史
- 2000年
- 本文基于人类实践对哲学和哲学史的根本制约性,从哲学史的基本内容、思维构架,哲学史对人类终极关怀的探求,哲学史所追求的世界的完善化和人的自由的内在统一,以及这种理论探求的统一所深刻反映的对人自身的生成过程和人的主体性的现实历史的把握等四个层面,来说明哲学史与人类史的内在联系,力图探明哲学史的真实本质和深刻底蕴。
- 白锡能
- 关键词:自我生成历史观人类史哲学史社会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