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秦授轩

作品数:7 被引量:32H指数:3
供职机构:上海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理学机械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4篇粒度
  • 4篇粒度分布
  • 4篇煤粉
  • 1篇蒸汽
  • 1篇散射
  • 1篇湿蒸汽
  • 1篇水滴
  • 1篇内湿
  • 1篇汽轮
  • 1篇汽轮机
  • 1篇脉动谱
  • 1篇煤粉颗粒
  • 1篇颗粒粒径
  • 1篇光强
  • 1篇光散射
  • 1篇粉体
  • 1篇粉体颗粒
  • 1篇泊松
  • 1篇泊松分布

机构

  • 7篇上海理工大学
  • 1篇中国船舶重工...

作者

  • 7篇秦授轩
  • 6篇蔡小舒
  • 2篇马力
  • 1篇李俊峰
  • 1篇宁德亮
  • 1篇田昌
  • 1篇于彬
  • 1篇徐巍

传媒

  • 2篇中国电机工程...
  • 1篇光学学报
  • 1篇热力透平
  • 1篇动力工程学报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基于联合泊松分布的光脉动法煤粉粒度分布算法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锅炉的煤粉粒度(细度)在线监测对于节能减排、燃烧优化等起着重要作用。光脉动法可以在线测量煤粉的平均粒度,但无法得到粒度分布(细度)。为解决这一问题,该文运用数学建模的方法,建立了光脉动透射光信号和符合联合泊松分布的颗粒系间的关系,提出了根据光脉动方差得到粒度分布的算法。进一步,通过正反演算证明了该模型的正确性,得到的粒度和实际情况较为符合。最后比较验证性试验得到的反演结果和用显微镜测量的结果,两者基本一致。
秦授轩蔡小舒
关键词:煤粉粒度分布
粉体颗粒粒度分布在线测量方法技术研究
粉体颗粒的在线监测对于水泥,制药,大气排放监测等行业非常重要。本文基于光脉动法在线测量粉体颗粒平均粒度的原理,结合频谱分析方法,提出了光脉动谱法,可以在线测量粉体颗粒的粒度分布和浓度。通过对光脉动法在线测得的煤粉时间序列...
蔡小舒秦授轩
关键词:粉体颗粒粒度分布
文献传递
试验汽轮机内湿蒸汽测量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汽轮机内部的湿蒸汽会对机组的运行效率、动叶片水蚀及机组运行寿命产生重要影响。介绍了国内外对于汽轮机湿蒸汽研究的概况,使用基于多波长消光法与光阻法测量原理结合的湿蒸汽测量集成探针系统,对某汽轮机末级湿蒸汽1次、2次水滴进行了实测研究,介绍了1次水滴与2次水滴的测量方法及数据处理过程,给出了包括1次水滴湿度与2次水滴数目及粒度分布的计算结果。结果表明,沿着叶高1次水滴湿度与2次水滴粒度渐增,而经过运用除湿措施的末级后2次水滴平均粒径减小、粒度分布变窄。
马力蔡小舒田昌李俊峰秦授轩宁德亮徐巍
关键词:汽轮机湿蒸汽
基于光脉动谱法的煤粉颗粒在线测量
气固两相流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固相的粒度、浓度和速度是影响流动特性的重要参数,研究两相流首先要解决这些参数的测量问题;另外,电站煤粉炉燃料输运系统中,从磨煤机出来的煤粉粒度、浓度及速度对燃料分配的均匀性有非常大...
秦授轩
关键词:颗粒粒径
文献传递
在线测量煤粉粒度分布和浓度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8
2010年
锅炉的煤粉在线监测对于节能减排、燃烧优化等起重要作用。基于光脉动法在线测量煤粉平均粒度的原理,结合频谱分析方法,提出了光脉动谱法,可以在线测量煤粉的粒度分布和浓度。通过对光脉动法在线测得的煤粉时间序列信号进行分析,得到不同频率段煤粉的脉动信号,分析了各频率段脉动信号与煤粉粒度分布间的关系,据此得到煤粉的粒度分布和浓度。实验结果与取样筛分得到的煤粉粒度分布进行了比较,二者吻合很好。
秦授轩蔡小舒
关键词:煤粉粒度分布
光脉动法在线测量煤粉粒度分布的实验研究被引量:7
2018年
结合随机理论和透射光信号统计特性,提出了光脉动法,用于测量电厂煤粉颗粒粒度分布参数,并搭建了液固实验台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稳定地得到颗粒粒度分布参数;将该方法与小波重构技术结合起来处理电厂实测数据,可以有效地去除浓度变化和过采样的影响,得到有效的煤粉颗粒粒度和浓度信息。
秦授轩蔡小舒
关键词:煤粉粒度分布
基于Gregory理论的光脉动法颗粒在线测量中背景光强的估算被引量:2
2011年
用光脉动法在线测量颗粒浓度和粒度时,必须预知原始光强,但在在线测量中原始光强不仅难以测得,而且极易受环境影响产生变化。假设在短时间间隔内原始光强不发生变化,基于Gregory的光脉动法理论,可以得到颗粒数目浓度比。结合不同时刻浓度比以及透射光信号的标准偏差和均值,可以推导出原始透射背景光强。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得到的原始透射背景光强和预先测得的原始透射背景光强吻合得很好,最大偏差小于1.1%。
秦授轩蔡小舒马力于彬
关键词:光散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