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骨髓
  • 4篇白血
  • 4篇白血病
  • 3篇异常综合征
  • 3篇增生
  • 3篇增生异常综合...
  • 3篇综合征
  • 3篇急性
  • 3篇骨髓增生
  • 3篇骨髓增生异常
  • 3篇骨髓增生异常...
  • 2篇药物疗法
  • 2篇维吾尔族
  • 2篇细胞
  • 2篇纤维化
  • 2篇疗法
  • 2篇急性白血
  • 2篇急性白血病
  • 2篇骨髓纤维化
  • 2篇MDS

机构

  • 10篇新疆医学院第...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广州医学院第...
  • 1篇同济医科大学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武汉生物制品...
  • 1篇新疆医学院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中南大学
  • 1篇新疆武警总队
  • 1篇内蒙古医科大...
  • 1篇贵州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市儿科研...

作者

  • 10篇程定珍
  • 6篇温丙昭
  • 5篇李玲
  • 5篇张缙鸾
  • 4篇付美兰
  • 3篇鲜木斯
  • 3篇张吉仙
  • 2篇哈丽代
  • 2篇江明
  • 1篇王增慧
  • 1篇宋芳吉
  • 1篇陈仁彪
  • 1篇范丽安
  • 1篇王善征
  • 1篇宋宣
  • 1篇田丁
  • 1篇赵修竹
  • 1篇韩璐
  • 1篇庚镇城
  • 1篇徐星培

传媒

  • 4篇新疆医学
  • 1篇Journa...
  • 1篇临床血液学杂...
  • 1篇上海免疫学杂...
  • 1篇山西白血病
  • 1篇新疆医学院学...
  • 1篇白血病

年份

  • 4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6
  • 2篇1994
  • 2篇1993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去甲氧基柔红霉素治疗成人急性白血病8例临床观察
1996年
国外自80年代中期开始,大量报道用去甲氧基柔红霉素(Idarubicin,IDA)治疗急非淋、急淋白血病,有很高的缓解率。我们从1993年5月至1994年10月,应用IDA组成的IA方案、VICP方案治疗急性白血病,资料可供评价的共8例,现总结报道如下。材料与方法 8例病人均系我科住院病人,皆经临床、血象、骨髓象、细胞化学染色等检查确诊。诊断依据全国白血病会议制定和修正的急性白血病的诊断与分型标准。年龄14~43岁,中位数29.6岁。
付美兰鲜木斯程定珍
关键词:白血病药物疗法去甲氧基柔红霉素
伴有骨髓纤维化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被引量:4
1998年
李玲程定珍张吉仙富玲
关键词:骨髓纤维化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预后
新疆维吾尔族人群补体第二途径备解素因子B遗传多态性的检测
1994年
人类备解素因子BF具有遗传多态性。用琼脂糖高压电泳,免疫固定检测新疆地区88名血缘无关健康维吾尔族个体BF表现型。从表现型计算出基因频率:S:0.7841,F:0.1477,S07:0.0455,S025:0.0227。BF表现型频率分布和Hardy-Weinberg定律完全吻合。
程定珍王善征胡安华郭峰
关键词:维吾尔族BF基因频率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伴骨髓纤维化5例
1994年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伴骨髓纤维化5例李玲,温丙昭,程定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伴骨髓纤维化作为MDS的一种亚型,已受到了诸多医务工作者所重视〔1~5〕。现将我院1979年5月至1993年4月经骨髓活检确诊的5例报告如下。作者单位:新疆医学院第一附...
李玲温丙昭程定珍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纤维化
骨髓转移癌40例分析
1998年
骨髓转移癌,国内外均有报道。我院自1980年以来经骨髓细胞学检查证实者共40例。总结如下。一般资料男27例,女13例。年龄22~73岁,平均55.6岁,其中年龄在50岁以上者26例(65%)。自出现转移症状(如骨骼疼痛、贫血及出血)至确诊时间,<1个月者5例,1~6个月者18例,6月以上至2年者15例,2~4年者2例。
李玲张缙鸾宋宣程定珍温丙昭
关键词:骨髓转移癌症状体征血象骨髓象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转白血病31例临床观察被引量:5
1998年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转白血病31例临床观察李玲张缙鸾程定珍温丙昭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MDS)以无效造血所致的血细胞减少和高危发展成急性白血病(AL)为特征[1]。为了探索其转白血病的演变过程,对我院1982年以来收治及随访的31例转化为AL的MDS分析...
李玲张缙鸾程定珍温丙昭
关键词:白血病MDS病理
枢复宁预防急性白血病化疗中胃肠道反应的临床观察
1997年
枢复宁(Ondansetron)是一种选择性阻滞5-羟色胺_3(5-HT_3)受体而起止吐作用的止吐新药。我科自1994年8月至1995年6月共对34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因化疗而发生严重消化道反应者,在其后的化疗过程中同时使用枢复宁进行预防治疗73个疗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付美兰温丙昭程定珍张缙鸾哈丽代鲜木斯江明李向荣
关键词:白血病药物疗法胃肠道反应枢复宁止吐药
我国大陆主要少数民族HLA多态性聚类分析和频率分布对中华民族起源的启示被引量:83
1993年
本文是1991年11月6—13日横滨第11届国际组织相容性会议(IHWC)协作科研中我国主要少数民族(苗族、布依族、蒙古族、满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和南北汉族样本HLAⅠ、Ⅱ、Ⅲ类抗原多态性分析的联合报告。聚类分析表明,苗、布依与南方汉族聚类,蒙、满、回、藏与北方汉族集群,提示中华民族包含南北两大群体。维吾尔族非常疏远地共聚于高加索人种。高加索人种起源的HLA抗原基因频率(A3、B8等)由西向东又由北向南递减。东南亚蒙古人种起源的HLA抗原基因频率(B46等)由南向北递减。HLA抗原基因频率的这种梯度分布反映我们祖先自远古史前时期以来的不断迁移和相互融合的过程。本文讨论了中华民族包含南北两大群体这一事实对于中华民族起源的启示。
陈仁彪叶根跃庚镇城王增慧孔繁华田丁包丕云刘若英刘杰宋芳吉范丽安张工梁郭实士徐林敏徐星培程定珍赵修竹
关键词:人白细胞抗原民族少数民族
新疆维吾尔族、汉族各类血液病的对比研究
1998年
本文对2401例维吾尔族(维族)、汉族患者的各类血液病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各类血液病的患病情况从年龄、性别等方面两民族相比均显示有差异。在各病种均有维族低于汉族之趋势。缺铁性贫血及双相性贫血以维族女性发病为最高。急、慢性白血病相比,两民族均为急性高于慢性,其中维族慢淋构成比为10.8%,比国内报道明显为高。
李玲程定珍张缙鸾温丙昭张吉仙哈丽代付美兰鲜木斯江明韩璐
关键词:维吾尔族汉族血液病构成比
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14例临床分析
1993年
应用国产全反式维甲酸(RA)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14例。结果单用RA治疗,6例完全缓解(CR)率为83.3%,RA合并化疗8例CR率为87.5%,两组总的CR率为85.7%。在治疗中白细胞数明显升高,出血倾向减轻。
张吉仙程定珍张缙鸾温丙昭哈力代付美兰
关键词:维甲酸诱导分化白血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