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靖宁 作品数:30 被引量:640 H指数:8 供职机构: 中日友好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电气工程 更多>>
老年性聋的特点和防治 2012年 我国目前60岁以上的老年人达1.78亿,而老年听力残疾者有2045万人,占老年人口的11.5%;60岁以上不同年龄段的老年人,其听力障碍的患病率高达30%~90%。听力障碍已成为影响老年人晚年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 程靖宁 刘颖关键词:老年性聋 老年人口 听力障碍 生活质量 患病率 中颅底肿瘤23例手术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中颅底肿瘤的手术治疗。方法:总结23例中颅底肿瘤切除的手术方法、手术径路及其优缺点、适用范围。结果:23例中颅底肿瘤中,垂体腺瘤10例,鼻咽纤维血管瘤6例,脊索瘤2例,鼻内翻乳头状瘤癌变1例,鼻腔非何杰金淋巴瘤... 冯云 张秋航 杨大章 郭京 韩军 程靖宁 王娜亚 刘丹丹关键词:手术 文献传递 内镜下经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中影像导航的应用 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无框架影像导航系统在内镜下经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10例患者在美国Medtronic Sofamor Danek公司Stealth Station TREON红外线无框架影像导航系统下行内窥镜经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大腺瘤2例,微腺瘤8例,其中2例为复发患者。结果:影像导航定位误差1.5±0.37mm,定位蝶窦、鞍底、视神经管突、颈内动脉管隆凸、腺瘤的位置准确率为100%。影像导航系统准备及配准时间平均为15min,手术时间平均为50min。术后除3例出现一过性尿崩外,未出现垂体前叶功能下降、脑脊液漏、颈内动脉损伤、下视丘损伤、视神经损伤和脑膜炎等并发症。结论:影像导航系统在内镜下经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中对重要结构和病变部位定位准确,可发挥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再次手术中,由于前次手术造成的蝶窦前壁和鞍底结构不清,蝶窦内呈纤维骨化,很难准确判断鞍底,在导航的指引下,可迅速定位瘤体所在鞍底位置。 程靖宁 张秋航 刘丹丹 杨大章 李原关键词:垂体腺瘤 鼻内镜 经蝶手术 一种听觉诱发电位测试装置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听觉诱发电位测试装置,包括:用于输出电信号的信号输出器;用于接收所述电信号并对其进行编码的第一编码器;用于接收第一编码器的输出信号并发射出去的第一线圈;与第一线圈通过非接触的感应方式耦合、以接收第一线圈的... 王斌 曹克利 程靖宁文献传递 一种听觉诱发电位测试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听觉诱发电位测试装置,包括:用于输出电信号的信号输出器;用于接收所述电信号并对其进行编码的第一编码器;用于接收第一编码器的输出信号并发射出去的第一线圈;与第一线圈通过非接触的感应方式耦合、以接收第一线... 王斌 曹克利 程靖宁术中经蜗窗龛电刺激记录听性脑干反应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建立人工耳蜗手术中经蜗窗龛电刺激记录听性脑干反应的方法。方法应用自制铂铱合金球形电极作为刺激电极,改装的人工耳蜗植入体连接体外言语处理器作为电刺激仪及Bio—logicNavigatorPro诱发电位仪,对17例不同病因(包括听神经病2例、耳蜗骨化1例、内耳畸形5例、脑白质异常1例,原因不明8例),不同年龄的人工耳蜗植入患者在手术中进行测试。植入人工耳蜗装置前,将刺激电极放置在蜗窗龛内,用电荷平衡双相脉冲电流经蜗窗龛进行电刺激,记录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结果17例患者均记录到明确的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波形,Ⅲ波和V波的潜伏期分别为(2.12±0.18)ms和(4.18±0.19)ms,阈值为(220.00±16.04)CL。其中2例听神经病、5例内耳畸形、1例耳蜗骨化、1例脑白质异常患者均记录到分化良好的波形。结论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是一项能够较准确地反映听觉传导通路功能完整性的客观神经电生理测试方法,对于判断人工耳蜗植入后患者能否获得听性反应,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研究方法的安全性符合要求,听性反应的引出率高,值得推广应用。 程靖宁 曹克利 魏朝刚 杨立军 栾岚 李欢 李原 张秋航关键词:诱发电位 听觉 脑干 耳蜗植入术 变应性鼻炎的药物综合治疗 2013年 寒冬已渐远去.春暖花开,本是我们享受生活的美好季节.但是有些人会在此时频繁出现鼻塞、鼻痒、打喷嚏、流清涕等症状.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很多人以为是得了”感冒”.但是治疗了几个星期也无法彻底缓解。其实这不是感冒,很可能是变应性鼻炎。 程靖宁 小徐关键词:药物综合治疗 变应性鼻炎 生活质量 打喷嚏 感冒 内镜下电灼止血治疗难治性鼻衄68例报告 被引量:7 2004年 目的 :探讨难治性鼻衄有效及微创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鼻内镜技术治疗的 6 8例难治性鼻衄出血部位分布、手术技巧及疗效。结果 :6 8例中 ,1次电灼治愈 89.7% ( 6 1/ 6 8) ,2次治愈 10 .3% ( 7/ 6 8) ,总有效率 10 0 % ( 6 8/ 6 8) ;出血部位依次为 :下鼻道穹隆顶部 5 5 .8% ( 38/ 6 8)、中隔嗅裂区 2 7.9% ( 19/ 6 8)、中鼻道后部8.8% ( 6 / 6 8)及部位不明者 7.4 % ( 5 / 6 8)。结论 :鼻内窥镜技术是治疗难治性鼻衄有效方法 ,对鼻腔深部的出血点具有定位准确。 杨大章 程靖宁 韩军 舒平关键词:鼻内镜技术 电灼 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记录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目的】
建立人工耳蜗手术中记录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的方法/(EABR/)。
【方法】
37例不同病因/(包括听神经病、耳蜗骨化、内耳畸形、脑白质异常、脑膜炎病史等/)、不同年龄的人工耳蜗植入... 程靖宁关键词: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 人工耳蜗植入 内耳畸形 脑白质营养不良 文献传递 难治性鼻出血的出血部位及治疗 被引量:417 2005年 目的探讨难治性鼻出血常见的出血部位及治疗方法.方法对92例常规鼻内镜检查未发现出血点,并经规范的鼻腔填塞未能控制的鼻出血患者的出血部位、与年龄的关系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出血部位依次为:下鼻道顶部56.5%(52 /92)、嗅裂鼻中隔部27.2%(25/92)、中鼻道后上部8.7%(8/92)及部位不明者 7.6%(7/92).出血部位与年龄有一定的相关关系,49岁以下年龄组以下鼻道顶部出血最为常见(67.3%,37/55), 50~59岁年龄组下鼻道顶部与嗅裂鼻中隔区出血分别为46.4%(13/28)及35.7%(10/28);而在60 岁以上则以嗅裂鼻中隔区出血比例最高(77.8% ,7/9).92例中,除8例嗅裂鼻中隔部出血行明胶海绵填塞及1例中鼻道出血因电凝止血失败而施行血管造影颌内动脉栓塞外,其余83例均采用电凝止血.全部病例1次治愈82例(89.1%),2次9例(9.8%),4次1例(1.1%),随访1~3个月无复发.结论鼻内镜技术结合中、下鼻甲骨折移位对探查鼻腔深部的出血点具有重要意义,对出血部位进行准确电凝或填塞,是止血成功的关键. 杨大章 程靖宁 韩军 舒平 张华关键词:难治性鼻出血 出血部位 鼻内镜技术 电凝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