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曼霞 作品数:11 被引量:15 H指数:2 供职机构: 龙岩学院化学与材料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福建省教育厅资助项目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文化科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理学 化学工程 更多>>
龙岩市区大气颗粒物中多环芳烃的种类和时空分布特征及来源 被引量:2 2007年 采用恒能量同步荧光法检测了龙岩市大气颗粒物样品中的多环芳烃(PAHs),比较了龙岩市区大气颗粒物中多环芳烃含量的差异以及不同季节对多环芳烃含量的影响,讨论了其分布规律及污染源。 章汝平 陈克华 何立芳 童曼霞 丁马太关键词:多环芳烃 大气颗粒物 成分对水性醇酸树脂性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2014年 通过对桐油、中和剂、助溶剂和苯乙烯对水性醇酸树脂性能影响的研究,发现在用豆油油酸为原料,加入7%的桐油,用三乙胺作中和剂,用乙二醇丁醚作助溶剂,制取水性醇酸树脂,再用10%苯乙烯进行改性后,可得到水溶性、稳定性、干燥性、耐水性及粘度优良的水性醇酸树脂。 林水东 童曼霞 李小淳 欧阳青海 何立芳关键词:苯乙烯 水溶性醇酸树脂 竹炭固相萃取恒波长同步荧光法快速测定九龙江水样中的多环芳烃 2017年 建立了竹炭固相萃取-恒波长同步荧光法检测九龙江水样中多环芳烃(PAHs)。通过实验综合分析,选定正己烷为洗脱溶剂,洗脱溶剂体积为10m L,上样速率为5 m L/min,上样体积为555m L。采用恒波长同步荧光法对多环芳烃进行定性定量,相关系数r>0.99901,检出限在0.0080-0.90 ng·m L-1,相对标准偏差为1.22%-4.20%。此方法应用于测定了龙岩市省控断面九龙江水体中的多环芳烃(PAHs)。水样的加标回收率在98.9%-110.4%该分析方法简便、快速,适用于水体中多环芳烃的分析检测。 童曼霞 何立芳 张锐明 陈精朗关键词:竹炭 固相萃取 多环芳烃 同步荧光 信息系统一体化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2022年 大数据、信息化技术的广泛应用,在高校教学管理活动中也发挥出了积极作用。相较于以往的工作模式,基于信息系统一体化支撑之下的高校教学管理,无论是在工作效率,还是工作质量上都出现有质的突破,推动了高校教学模式的革新,提升了信息化管理水平,加强人才培养质量,转变教学管理职能。在高校教学管理的具体应用中,一方面应当要精准把握未来的发展方向,另一方面还应当要提升重视程度,加强工作队伍建设,建立健全保障体系,搭建合理化评价机制,让信息系统一体化的作用最大化。 童曼霞关键词:信息系统 一体化 高校教学管理 竹炭负载纳米ZnO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 炭为载体,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纳米ZnO/竹炭复合材料,用XRD、SEM、EDX等分析技术对所制备的复合材料微观结构进行表征,并就其对甲基橙的光催化降解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复合材料中ZnO的结构为纤锌矿型,晶粒... 周云龙 胡志彪 童曼霞 张巧玲 童长青 郭洪尹关键词:纳米氧化锌 竹炭 共沉淀法 光催化降解性能 《材料化学导论》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3 2007年 从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等四个方面对《材料化学导论》校级精品课程的建设进行了探索与实践,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文章还提出了对精品课程建设的几点初浅看法及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 吴粦华 童曼霞 黄田富关键词:课程建设 精品课程 创新教育 九龙江龙岩段多环芳烃含量及其随季节变化 2013年 在九龙江龙岩段设立4个采样点,于不同季节采集水样.采用竹炭固相萃取恒能量同步荧光法,检测水样中美国EPA优控的16种多环芳烃(PAHs)浓度.结果表明,三及五环PAHs占近75%;全年ΣPAHs浓度范围为9.0~515.7 ng·L-1,春高冬低;雁石桥、漳平顶坊高于捷步桥,红坊赤坑相对较低. 童曼霞 唐治炜 何立芳关键词:多环芳烃 河水 《环境保护概论》教学模式初探 被引量:1 2005年 阐述了环境保护概论的教学模式改革方案,包括新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改革考试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等。 章汝平 何立芳 童曼霞 章丽燕关键词:环境保护 教学模式 同步荧光法测定河水中的多环芳烃 被引量:1 2016年 建立了竹炭固相萃取恒能量同步荧光法测定河水中多环芳烃(PAHs)。优化了实验条件。选定正己烷为洗脱溶剂,洗脱溶剂体积为10 m L,上样速率为5 m L/min,上样体积为555 m L。该方法的检出限在0.185~1.77 ng·m L^(-1)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2.28%~5.40%,实际水样的加标回收率为95.4%~110.7%。 童曼霞 张锐明 陈精朗关键词:竹炭 固相萃取 多环芳烃 同步荧光 苯乙烯改性水性醇酸树脂的研究 被引量:2 2016年 文章以豆油、桐油为主要原料合成了基础水性醇酸树脂,再用苯乙烯改性水性醇酸树脂以提高水性醇酸树脂的干燥性能和耐水性。通过不同的苯乙烯和引发剂用量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当苯乙烯用量为水性醇酸树脂用量的35%,引发剂为苯乙烯的3%,且分步加入时可制得干燥性和耐水性较佳的水性醇酸树脂。 童曼霞 林水东 黄孝辉关键词:苯乙烯 改性 水性醇酸树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