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毅平 作品数:52 被引量:306 H指数:10 供职机构: 西南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 潮州市科技引导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生物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轻工技术与工程 更多>>
温度对瓦氏黄颡鱼仔鱼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8 2005年 瓦氏黄颡鱼(Pelteobagrus vachelli)经人工授精获得受精卵并在24 5 ℃条件下孵化获得仔鱼, 观测了20 ℃,23 ℃,26 ℃和29 ℃仔鱼发育过程中的各项参数, 结果表明: 卵黄囊期历时分别为8 21,7 41,6 61,5 61 d; 饥饿半致死时间分别为13 01,11 01,10 01,9 01 d; 卵黄囊期仔鱼体质量的净增加量分别为2 74,3 00,4 66,3 02 mg;体长净增加量分别为3 92, 4 10, 5 20, 3 32 mm; 特殊体质量每天增长率分别为10 01%, 11 06%, 21 20%,14 05%; 特殊体长每天增长率分别为6 29%,7 22%,10 75%,7 32%. 体质量和卵黄囊体积呈显著的直线负相关关系(p<0 05). 袁伦强 谢小军 曹振东 罗毅平关键词:瓦氏黄颡鱼 仔鱼 卵黄 温度 青鱼代谢率异速关系的研究 为了探究代谢率与体重的异速关系的问题,在(25±1)℃ 下,选用青鱼作为研究对象,青鱼的体重范围为(3.7-202.1)g,先后测定青鱼的静止代谢率(RMR)、最大代谢率(MMR)和力竭性运动后的过量耗氧(EPOC),待... 吕潇 罗毅平关键词:青鱼 体重 饥饿对尼罗罗非鱼幼鱼粗化学成分的影响 为讨论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幼鱼的鱼体化学成分和能量密度随饥饿时间延长的变化规律,2010年1月采集尼罗罗非鱼幼鱼40尾(初始体质量:3.61±0.13 g),按照饥饿处理0(对照)、8... 王文 王倩倩 张玉蓉 黄庆达 罗毅平关键词:饥饿 鱼体成分 尼罗罗非鱼 文献传递 摄食频率对乌鳢幼鱼摄食代谢的影响 本研究在25℃下观测了摄食频率对乌鳢幼鱼摄食代谢(Specific dynamic action,SDA)的影响,已泥鳅为饵料,设置了4个摄食频率组(分别为1次/2天,1次/1天,2次/1天,4次/1天),各组摄食总量均... 刘书婷 何定聪 李格 谢航 罗毅平关键词:代谢率 SDA 四种鲤科鱼类的化学组成和能量密度随体质量的变化 本研究以不同体重的草鱼、鲤鱼、鲢和鳙为实验对象,测定了化学组成和能量密度,结果发现:鲢和鳙的脂肪含量极低,因而扩展了鱼类的脂肪含量的下限;鲢和鳙的脂肪含量甚微;草鱼的脂肪含量增高,鲤鱼和鲢的脂肪含量无明显变化,而鳙的脂肪... 何定聪 刘书婷 李格 谢航 罗毅平关键词:草鱼 鲤鱼 化学组成 能量密度 圆口铜鱼幼鱼鱼体的化学组成及能量密度 被引量:24 2008年 2007年8月于长江木洞江段(重庆市巴南区)采集到体长(L)为40.2~79.1 mm,体质量为1.12~8.43 g的圆口铜鱼(Coreius guichenoti)幼鱼224尾.测定了鱼体化学组成,估算了其能量密度.结果表明:圆口铜鱼幼鱼含水量(WAT)、蛋白质含量(PRO)、脂肪含量(FAT)、灰分含量(ASH)和能量密度(E)的范围分别为71.74%~76.33%,13.90%~14.69%,7.11%~10.96%,2.39%~2.43%和6.09~7.80 kJ/g.随体长增加,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和能量密度均呈增加而含水量呈下降趋势,其灰分含量变化无明显规律.统计分析表明含水量与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能量密度均呈显著的负线性关系,分别为:PRO=24.34-0.14 WAT(r=-0.53,p〈0.05),FAT=70.00-0.83 WAT(r=-0.95,p〈0.05)和E=33.42-0.36 WAT(r=-0.97,p〈0.05);体长与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能量密度均呈显著的正线性关系,分别为:PRO=12.52+0.03 L(r=0.49,p〈0.05),FAT=-0.61+0.16 L(r=0.78,p〈0.05)和E=2.71+0.07 L(r=0.80,p〈0.05).圆口铜鱼幼鱼脂肪含量高于文献报道的大多数鱼类.讨论认为,该种鱼在生长中其鱼体较高的脂肪含量及其快速积累可为其长距离繁殖洄游提供必要的能量储备. 吴斌 罗毅平 谢小军关键词:圆口铜鱼 能量密度 化学组成 脂肪含量 铜鱼鱼体的化学组成及能量密度 被引量:7 2010年 于2007年9月在长江木洞江段采集铜鱼31尾,体长(L)范围为9.2~32.0cm,体质量(W)范围为11.3~504.0g,分为4个体长组,分别测定了鱼体化学组成,估算了能量密度。结果表明,铜鱼灰分含量(ASH)、蛋白质含量(PRO)、脂肪含量(FAT)和含水量(WAT)以其占体质量的百分比表示,范围分别为2.35%~5.20%、13.79%~19.69%、1.24%~19.32%和61.63%~80.69%;能量密度(E)范围为4.02~11.39kJ·g-1。体质量与脂肪含量和能量密度的关系可描述为方程FAT=2.504+0.03W(R2=0.674,p<0.01)和E=4.877+0.012W(R2=0.644,p<0.01);含水量与脂肪含量和能量密度的关系可描述为方程FAT=80.03-1.01WAT(R2=0.926,p<0.01)和E=37.60-0.43WAT(R2=0.963,p<0.01)。研究提示可以用铜鱼的体质量和含水量估测其脂肪含量和能量密度,个体较大的铜鱼大量贮存脂肪可能与其繁殖活动有关。 王倩倩 罗毅平关键词:铜鱼 化学组成 脂肪 能量密度 饲料碳水化合物对南方鲇(Silurus meridionalis Chen)幼鱼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7 2006年 实验室循环水养殖系统中,27.5℃条件下,以对照组(添加0%碳水化合物)和处理组(添加12%碳水化合物)的人工配合饲料喂养南方鲇(Silurus meridionalis Chen)幼鱼(38~42 g),在喂养0,2,4周后分别测定实验鱼胃、肠、胰的淀粉酶和蛋白酶活性.结果显示:胃、肠、胰淀粉酶活性在对照组与处理组之间差异均不显著;南方鲇幼鱼的淀粉酶活性的基础水平(未经实验处理的0周)在胃、肠分别为0.073,0.108 U/mg,高于某些肉食性鱼类的相应水平;蛋白酶活性在摄入碳水化合物后却产生了明显的变化(p<0.05).研究表明:南方鲇幼鱼淀粉酶活性对饲料碳水化合物的变化具有相对保守性,而蛋白酶活性对碳水化合物的变化则表现出明显的反应.本研究提示,南方鲇幼鱼能够利用饲料碳水化合物可能与其淀粉酶活性的基础水平较高有关. 高梅 罗毅平 曹振东关键词:南方鲇 碳水化合物 淀粉酶 鱼类利用碳水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1 2010年 鱼类对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和代谢能力较差,缺乏对血糖水平的调控能力。众多的研究资料表明,摄入高碳水化合物通常会导致鱼体出现持续的高血糖、肝肿大、肝糖原累积、生长率和饲料效率降低。影响鱼类利用饲料碳水化合物的因素很多,包括鱼的食性、生长发育、胰岛素水平、消化及代谢酶、能量代谢水平等内因以及碳水化合物的种类、含量、摄食频率、环境温度等外因。本文综述了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并从能量代谢的角度对影响鱼类利用碳水化合物的因素及其机制进行了探讨,认为鱼类对碳水化合物的利用能力差与其维持生命活动的能耗功率水平相对应:鱼类(尤其是肉食性鱼类)代谢率较低,而以葡萄糖为底物代谢供能速率较高,因此摄入大量碳水化合物后可能导致供能速率过剩,以血糖的形式在体内堆积,表现为持续的高血糖现象。碳水化合物类型、摄食频率及水温对鱼类利用碳水化合物的影响均可能与此相关。 罗毅平 谢小军关键词:鱼类 碳水化合物 生理生态学 能量代谢 鲫鱼鱼体的化学组成和能量密度 被引量:3 2013年 2012年6月于重庆市北碚区歇马养殖场采集鲫鱼(Carassius auratus)31尾,体质量(W)范围3.0~284.8g,体长(L)范围5.5~22.6cm,分为4个体长组,测定了鱼体化学组成,估算了能量密度。结果表明,鲫鱼含水量(WAT)、蛋白质含量(PRO)、脂肪含量(FAT)和灰分含量(ASH)占鱼体鲜重的百分比范围分别为68.58%~78.99%、7.81%~18.87%、0.55%~9.11%和3.25%~6.59%,能量密度(E)范围为2.06~7.68kJ·g-1。体质量与脂肪含量和能量密度的关系可分别描述为方程:FAT=0.025 6 W+1.59(R2=0.561,n=31,p<0.01)和E=0.010 2 W+3.94(R2=0.395,n=31,p<0.01);含水量与脂肪含量和能量密度的关系可分别描述为方程:FAT=-0.855 WAT+67.5(R2=0.753,n=31,p<0.01)和E=-0.380 WAT+33.1(R2=0.662,n=31,p<0.01)。研究提示可以用体质量和含水量估测鲫鱼的脂肪含量和能量密度;随着个体体质量的增加,水分和脂肪之间存在近等比例的替代。 刘书婷 黄庆达 张玉蓉 罗毅平关键词:鲫鱼 化学组成 脂肪 能量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