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正惠
- 作品数:62 被引量:945H指数:10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更多>>
- 新生儿呼吸窘迫征(IRDS):附8例尸检资料分析
- 对8例新生儿死亡尸检资料证实为IRDS进行回顾分析。男性3例,女性5例。急诊剖宫产5例,选择剖宫产2例,自然分娩1例。产妇伴有前置胎盘早破水、胎位异常7例。并从胎龄、新生儿体重、APgar评分,出生后发病时间及死亡时间关...
- 陶银贵耿正惠
- 关键词:尸体解剖呼吸困难综合征扩张(生理)肺泡新生儿疾病
- NF-kB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中的作用被引量:6
- 2005年
-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PIH)患者胎盘中NF-kB活化和母血TNF-α、ET-1含量的变化。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PIH和正常晚孕妇女胎盘组织中NF-kB的活化,放免法检测母血中TNF-α、ET-1的含量。结果①PIH组NF-kB活化较正常组明显升高,且差异有显著性(P<0.01);②PIH组TNF-α水平较正常组升高,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并与各组NF-kB活化强度间呈正相关关系;③PIH各组母血中ET-1水平均较正常组升高,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并与TNF-α水平呈直线正相关关系。结论PIH患者胎盘中NF-kB活化升高,并进一步诱导TNF-α、ET-1生成增多。
- 朱雅文耿正惠
- 关键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免疫组化法检测发病PIH放免法检测晚孕妇女
- 妊高征患者血浆一氧化氮与内皮素及全血血小板聚集性变化的研究被引量:2
- 2001年
- 目的 探讨妊高征患者全血血小板聚集性、内皮素 (ET - 1)水平的变化以及与一氧化氮 (NO)水平变化的相关性。方法 分别采用电阻法、放射免疫法及硝酸还原酶法测定 5 9例妊高征患者、2 0例正常晚孕妇女的全血血小板聚集 (PAg)性、血浆ET - 1与NO水平。结果 与正常晚孕组比较 ,重度妊高征组血浆NO水平显著下降 (P <0 .0 1) ,而妊高征各组血浆ET - 1水平升高 (P <0 .0 1) ,同时全血PAg性增强 (P <0 .0 5 ,P <0 .0 1)且ET - 1和PAg二者与NO水平呈显著负相关 (P <0 .0 1)。结论 ET - 1及全血PAg性与妊高征的病情发展有关 ,NO与ET -
- 廖予妹马楠耿正惠
- 关键词: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血小板聚集性内皮素-1一氧化氮
- 妊高征患者血浆内源性一氧化碳与内皮素-1水平的变化被引量:3
- 2001年
- 目的 探讨妊高征患者血浆内源性一氧化碳 (CO)与内皮素 (ET - 1)浓度的变化。方法 采用Chalmers联二亚硫酸盐还原法和放射免疫法分别测定 61例妊高征患者、2 0例正常晚期妊娠妇女及 2 0例健康非孕妇女 (对照组 )的血浆CO与ET - 1浓度。结果 正常妊娠组血浆CO浓度较对照组显著升高 (P <0 0 1) ,重度妊高征患者血浆CO浓度显著低于正常妊娠组 (P <0 0 1) ;正常妊娠组血浆ET - 1浓度较对照组降低 ,妊高征各组血浆ET - 1浓度显著升高 ,且随病情程度加重而显著增加 (P均 <0 0 5 ) ;妊高征各组血浆CO与ET - 1浓度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内源性CO可能在妊高征发病中具有重要的生理及病理意义 ;内源性CO与ET - 1在妊高征发病中起相互拮抗作用。
- 韦德华廖予妹耿正惠
- 关键词:内源性一氧化碳内皮素妊娠高血压
- 妊高征患者血液粘度与过氧化脂质水平变化的研究被引量:3
- 2000年
- 目的 探讨妊高征血液粘度、过氧化脂质(LPO)水平的变化及 两者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择妊高征患者40例(妊高征组)、正常晚期妊娠妇女 30例(正常孕妇组),用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测定全血LPO水平,用粘度计测定高 切、低切变率全血粘度及血浆粘度,分析血液粘度各指标与LPO水平的关系。结果 妊高征组的低切、高切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及 LPO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孕妇组 (P<0.05,P<0.01)。且妊高征患者的高切粘度与血中LPO水平呈正相关。结论 妊高征患者全血粘度水平升高与其体内脂质过氧化反应增强有关,测定血液粘 度水平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
- 廖予妹孙玉珍耿正惠
- 关键词:血液流变学过氧化脂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 妊高征胎盘和免疫反应研究
- 1997年
-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用HLADR单克隆抗体对26例轻、中度妊高征、21例重度妊高征和23例正常妊娠胎盘中的巨噬细胞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妊高征胎盘中巨噬细胞的浸润部位与正常对照组间比较无差异性;妊高征胎盘底蜕膜和绒毛内间质中巨噬细胞浸润数量显著少于正常对照组;重度妊高征胎盘底蜕膜和绒毛内间质中巨噬细胞数量显著少于轻、中度妊高征。结果提示:妊高征胎盘中巨噬细胞浸润不足,削弱了局部免疫调节作用,可能是妊高征的发病机理之一。
- 李冬志耿正惠卢爱妮廖予妹
- 关键词: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胎盘免疫反应
- 新生儿新旧两法复苏临床效果对比分析被引量:2
- 2004年
- 目的 了解新生儿新法复苏效果 ,探讨推行巩固新法复苏措施。方法 以及时清理净呼吸道为主的ABCDE新法复苏措施为研究组和实施以兴奋呼吸中枢为主的旧法复苏措施为对照组对比 ,分析两组新生儿窒息率和复苏成功率。结果 新生儿窒息率、重度窒息率、5分钟复苏成功率等 ,新法复苏组分别为 4 0 8%、1 7 2 4 %、5 2 3% ;旧法复苏组分别为 5 85 %、2 5 6 9%、4 2 2 9%。两组比有显著差异 (分别为P <0 0 1、P <0 0 5、P <0 0 5 )。结论 新法复苏能显著降低新生儿窒息率和重度窒息率 ,提高
- 阎晓琴耿正惠王素琴
- 关键词:新生儿窒息
- 159例围产儿死亡的临床及病理分析被引量:4
- 1993年
- 我院对159例死亡围产儿进行尸检,以探讨其病因,提高围产儿产前诊断及处理水平。 1 临床资料我院1984年12月至1991年12月共分娩围产儿8094例,死亡169例,围产儿病死率为20.88‰。进行尸检159例,尸检率为94.08%。159例尸检儿中,死胎59例,占37.11%,死产7例,占4.40%,7天内新生儿死亡89例,占55.97%,因产前诊断为胎儿畸形而行引产者4例,占2.52%。 1.1 围产儿性别和孕龄 159例尸检儿,男性80例,女性79例,其孕龄见表1。
- 耿正惠刘俊英芦爱妮廖予妹李印梅王宪远
- 关键词:围产儿病理
- 206例产后出血临床分析被引量:1
- 1990年
- 产后出血是产科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近几年来,随着围产期保健工作的加强,产后出血的发生率虽有所下降,但至今仍为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为进一步降低围产期死亡率,保证产妇的生命健康,加强对产后出血的防治是非常重要的。
- 刘俊英耿正惠芦爱妞
- 关键词:产后出血
- 臀位分娩的几个问题附121例临床分析
- 重点对该院近年来121例臀位分娩资料进行了综合分析。该院臀位发生率为4.8℅,初步臀位占93.4℅。剖宫产率为61.2℅,而各产式剖宫产率不同,混合臀及足(膝)位剖宫产分别为75.6℅及68.6℅,单臀助产率为30.6℅...
- 耿正惠陶银贵
- 关键词:胎位异常分娩剖腹产牵引术脐带臀先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