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竹明
- 作品数:62 被引量:267H指数:11
- 供职机构:安徽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哲学宗教艺术更多>>
- 运用知识管理方法,促进“农远工程”建设
- 2008年
-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农远工程")对提高农村中小学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农远工程"中教师专业化建设、学生学习和知识库建设三个方面进行知识管理,在论证知识管理对工程更有效应用和可持续发展促进的基础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 聂竹明吴杰刘和海
- 关键词:农村教育农远工程知识管理
- 帮手还是帮凶:基于内部评价的中小学作业答疑类APP调查研究
- 冯秦娜聂竹明罗恒
- 论媒介素养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被引量:15
- 2010年
- 媒介之于思想政治教育,是不可忽视的力量。新媒介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对媒介的关注已经成为必然,而对媒介本身进行的教育即媒介素养教育。媒介素养教育已经成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新课题、新途径、新视野。西方媒介素养教育核心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与我国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培养具备正确的价值观、是非观,具有独立理性判断能力和反思能力的社会新人,具有共同的内涵。对我国大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具有重要的价值观教育作用,不仅仅要借鉴西方意识形态学、符号学、社会学等对媒介素养的研究,更重要的是在马克思主义视角下进行本土化研究,在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下进行价值追求与实践探索。
- 聂竹明
- 关键词:媒介素养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
- 开放共享、社会交互:网络课程中借鉴Web2.0理念的探索被引量:7
- 2010年
- 网络课程已经成为一种技术存在与教育教学相融合的实践范例,是教师、学生在网络这种具体的技术支持下展开的教育交往与经验共享。在网络课程建设中借鉴Web2.0,就要借鉴其适应学习者不断增长的个性化与社会化需求的理念。这种理念,在个性化上体现的特征是"开放共享",在社会化上体现的特征是"社会交互"。通过开源软件系统Joekoe CMS、OBlog的整合设计,可在网络课程中实践Web2.
- 聂竹明
- 关键词:WEB2.0开放共享社会交互网络课程
- 从共享到共生的e-Learning研究
- e-Learning运用信息技术建构学习体验,突破了数百年来人类学习的时空限制,给学习与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e-Learning是数字化生存时代新的学习方式,它将改变教育与学习的本质。传统的e-Learning实践...
- 聂竹明
- 关键词:知识共享教育技术
- 文献传递
- 基于博雅理念的“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国家精品课程开发与建设被引量:1
- 2012年
- 为响应时代文化形态转变,"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课程应运而生,为构建具有世界胸怀、体现中国本土特色的教育技术专业新课程与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作出自己的精心探索。与十年"视觉文化与信息技术"整体研究相呼应,课程从"校级博雅课程"发展至"国家精品课程"。课程体现"以新理念构建课程内容体系、唤醒大学生文化自觉意识"的特色,课程设计"以博雅理念为指导、以教育技术为支撑",课程实现理论与实践并重,课程成果应用广泛、价值深远。
- 聂竹明张舒予申灵灵
- 关键词:博雅教育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课程开发精品课程
- 融入终身学习体系是高等教育的未来——《终身学习在高等教育中的国际趋势研究报告》解读与启示
- 2024年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学习研究所联合上海开放大学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在的96个国家、近400所大学进行研究,于2023年6月面向全球发布了《终身学习在高等教育中的国际趋势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以展现在面对快速的技术进步,生成式人工智能加速发展、气候危机、劳动力市场波动和动态人口全球变化情况下,高等教育领域终身学习的发展情况。本文从高等教育促进终身学习的支持性政策环境、机构治理和实施以及高等教育机构如何扩大终身三个方面,解读该报告促进终身学习制度化的主要内容,并推出了我国高等教育机构融入终身学习体系的建议:第一,通过政策法规明确将服务终身学习作为高等教育机构的使命;第二,将终身学习贯穿到高等教育机构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三大活动中;第三,加强高等教育机构在终身学习中的多方面合作与社会融入。
- 施羽晗聂竹明
- 关键词:终身学习高等教育
- 实践、沉浸与协同: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大学生创客社团建构被引量:5
- 2018年
- 社团是高校课外教育的重要平台,建设大学生创客社团是"双创"时代背景下更高层次的丰富校园创新文化建设的新使命。文章从国家战略需求、高校自身发展和个人能力提升三个方面分析建设创客社团的意义,围绕学生核心素养的科学精神、实践创新、责任担当三个维度,类比分析了当前主流创客空间的功能定位,得到"创客教育驱动型"创客空间最适合大学生群体的结论,然后以安徽师范大学青芒创客社团为例,提出从"实践创新"到"沉浸体验"再到"协同培训"的创客社团建构路径,旨在为创新教育在高校落地生根,为大学生创客社团开放、共享发展提供重要借鉴。
- 陶佳聂竹明刘和海
- 关键词:大学生社团
- 文化共生:技术与学习融合中的范式凸显被引量:3
- 2012年
- 超越静止的视角,从较长的时间与空间看,技术已不单纯是学习工具,更是知识积淀与文化传承,已经从支持学习过程转向支持学习关系,改变了学习方式与学习者的思维习惯,促进了虚实间性的生活与新学习方式的形成,促进了学习者与技术环境共同成长。信息社会中技术与学习融合的范式正在从"精炼共享"走向"文化共生"。共生思维在技术与学习融合研究中不断凸显且具有深刻的内在逻辑,共生思想已在教育技术领域萌生并与诸多论断相契合。
- 聂竹明张舒予姜淑慧朱永海
- 关键词:教育技术文化共生技术环境
- Microsoft Agent角色设计与开发
- 2009年
- 为了促进角色动画的广泛应用,增添应用软件的智能性、趣味性和人性化特征,通过对开发文档及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研究,提出了角色动画开发必须从个性化和人性化方面入手,利用角色编辑器,把动画元素进行组装,生成角色。从而解决了国内在微软agent角色设计与开发技术中遇到的相关问题与困惑。
- 聂竹明李梅
- 关键词:MICROSOFT角色设计人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