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范国光

作品数:222 被引量:1,050H指数:17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6篇期刊文章
  • 23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专利

领域

  • 213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 1篇理学

主题

  • 113篇成像
  • 109篇磁共振
  • 73篇磁共振成像
  • 43篇影像
  • 33篇影像学
  • 27篇肿瘤
  • 26篇儿童
  • 24篇帕金森
  • 24篇扩散
  • 23篇张量成像
  • 23篇帕金森病
  • 21篇扩散张量
  • 20篇影像学诊断
  • 19篇血管
  • 19篇胶质
  • 19篇胶质瘤
  • 18篇扩散张量成像
  • 17篇白质
  • 15篇MRI
  • 13篇小儿

机构

  • 120篇中国医科大学
  • 106篇中国医科大学...
  • 8篇沈阳医学院附...
  • 4篇大连医科大学...
  • 2篇沈阳军区总医...
  • 2篇中山大学附属...
  • 2篇大连医科大学...
  • 2篇吉林医药学院...
  • 2篇嘉兴市第一医...
  • 2篇辽宁省肿瘤医...
  • 2篇武警辽宁省总...
  • 1篇广州医学院第...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辽东学院
  • 1篇北京积水潭医...
  • 1篇清华大学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辽宁医学院附...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辽宁省人民医...

作者

  • 214篇范国光
  • 46篇郭启勇
  • 33篇吴振华
  • 17篇徐克
  • 16篇陈丽英
  • 13篇于兵
  • 13篇孙文阁
  • 11篇刘娜
  • 11篇商秀丽
  • 11篇陈博宇
  • 10篇王璐
  • 10篇孙宝海
  • 10篇刘虎
  • 9篇李焕焕
  • 9篇李松柏
  • 8篇潘诗农
  • 8篇王慈
  • 7篇景奉东
  • 7篇张亚
  • 6篇王华

传媒

  • 38篇中国医学影像...
  • 18篇中国实用儿科...
  • 18篇中国临床医学...
  • 17篇中国医学影像...
  • 12篇中华放射学杂...
  • 11篇放射学实践
  • 11篇国际医学放射...
  • 6篇临床放射学杂...
  • 4篇中国医学计算...
  • 3篇中国医科大学...
  • 3篇医学影像学杂...
  • 3篇中国小儿急救...
  • 3篇磁共振成像
  • 2篇中华儿科杂志
  • 2篇中华小儿外科...
  • 2篇国外医学(临...
  • 2篇解剖科学进展
  • 2篇中国临床康复
  • 2篇中国医学工程
  • 2篇中国介入影像...

年份

  • 3篇2024
  • 3篇2023
  • 4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6篇2018
  • 11篇2017
  • 12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5篇2013
  • 10篇2012
  • 19篇2011
  • 9篇2010
  • 20篇2009
  • 14篇2008
  • 10篇2007
  • 21篇2006
  • 11篇2005
2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儿肌间血管瘤MR检查的临床应用被引量:4
1999年
目的探讨小儿肌间血管瘤MR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本组22例小儿肌间血管瘤均行MR矢状、冠状、横断T1加权和T2加权扫描。结果22例MR影像具有二种类型:①局限型(7例):病变呈不均一高信号,局限于单一肌肉且与周围正常组织界限清楚;②弥漫型(15例):病变侵及二组或二组以上肌群,相邻组织间界限不清,且MR显示病变不均一高信号伴相邻受侵组织间隙混杂信号。结论MR能够全貌显示小儿肌间血管瘤病灶大小、范围及其与周围组织解剖关系,并反映组织形态学特征,对临床诊治具有重要意义。
潘诗农吉士俊周永德马瑞雪范国光景奉东吴振华鞠荣晖
关键词:肌间血管瘤磁共振成像儿童
动态磁敏感对比增强MRI和动态对比增强MRI鉴别诊断胶质瘤复发和放射性脑损伤被引量:22
2017年
目的探讨动态磁敏感对比增强MRI(DSC-MRI)及动态对比增强MRI(DCE-MRI)在鉴别脑胶质瘤术后放化疗后复发和放射性脑损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9例经临床病理确诊为脑胶质瘤患者在术后、放化疗前、放化疗后定期行DSC及DCE检查,得到相关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值并将灌注成像影像诊断结果与临床最终诊断结果对照,分析各灌注参数在鉴别诊断中的价值。结果 11例为胶质瘤复发,8例为放射性脑损伤。胶质瘤复发患者的rCBF、rCBV、K_(trans)、V_e及riAUC值均明显高于放射性脑损伤患者(P均<0.05);而K_(ep)、V_p值在胶质瘤复发或放射性脑损伤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7,0.22)。K_(trans)联合rCBV共同诊断,并、串联试验中鉴别诊断的敏感度分别为90.9%,72.7%;特异度分别为62.5%、100%。结论 DCE及DSC均可鉴别肿瘤复发或放射性脑损伤。K_(trans)、riAUC及rCBV诊断效能略高于V_e及rCBF,联合应用rCBV及K_(trans)可提高诊断正确率。
胡兰花于韬徐婷婷宋加哲张亚范国光
关键词:胶质瘤复发脑损伤
^1H磁共振波谱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应用被引量:19
1999年
目的 结合MRI探讨1H 磁共振波谱(1HMRS)在新生儿缺氧缺血脑病(HIE)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38 例经临床确诊为HIE的足月新生儿进行MRI及1H MRS检查。年龄5 ~17 天,平均8-2 天。对其中的26 例患儿于6 个月以后分别进行随访和( 或) 复查MRI。同时选择8 例无窒息史的健康足月新生儿做对照研究。MRI检查采用Elscint2-0 超导型磁共振扫描系统,应用SE序列进行常规扫描,1HMRS采用定点分辨波谱序列(TR2 000 毫秒,TE135 毫秒)。所测定的代谢产物包括N乙酰基天门冬氨酸(NAA)、胆碱复合物(Cho)、肌酸复合物(Cr)、肌醇(MI) 、乳酸(LAC) 、谷氨酸及谷氨酰胺(GluGln) 等。结果 (1)正常足月新生儿的1H MRS表现:8 例正常新生儿Cho、NAA 、CR 波峰高耸;MI波峰略低;GluGln 及LAC波峰低平或测不出。波幅从高至低的顺序为Cho、NAA、CR、MI、GluGln 及LAC。(2)HIE患儿的1HMRS表现:36 例NAA波峰高耸,2 例降低;26 例LAC波峰增高呈典型的双峰状;9 例GluGln 波峰呈多个增大的锯齿状波;11 例CR波峰?
范国光陈丽英吴振华叶滨滨景奉东毛健潘诗农
关键词: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核磁共振
氢质子磁共振波谱在高度恶性星形细胞瘤与单发转移瘤鉴别中的应用
目的:高度恶性星形细胞瘤与单发转移瘤常规磁共振扫描表现相似,鉴别较为困难。本研究目的旨在通过定量研究肿瘤在质子磁共振波谱 (1HMRS)上的不同表现,探讨1HMRS 在鉴别这两种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研究经...
范国光吴振华郭启勇
关键词:单发转移瘤氢质子磁共振波谱
文献传递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功能减退的海马亚区结构改变分析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 对阿尔茨海默病(AD)、轻度认知障碍(MCI)、健康对照组(HC)的海马亚区体积进行比较,并探讨患者海马亚区与认知损伤及定向功能的关系.方法 对27例AD患者、29例MCI患者及34名HC进行脑容积成像(BRAVO)序列扫描,而后进行海马亚区分析并对患者的海马亚区与认知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与HC组相比,MCI患者下托体积下降.AD患者海马-杏仁核移行区(HATA)体积与定向评分相关.结论 下托具有作为监测MCI的影像学指标的潜力.海马-杏仁核网络受损可能参与AD患者的定向功能下降过程.
冯伦伦金蓉曹城浩陈博宇陈博宇李英美庞惠泽范国光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磁共振成像
扩散张量成像评价多系统萎缩患者幕下纤维束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MR DTI参数对多系统萎缩(MSA)患者幕下区域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例临床诊断为MSA患者(MSA组)和10名正常人(对照组)分别行常规头MR和DTI扫描。测量双侧小脑中脚(MCP)宽度、脑桥前后径以及双侧小脑下脚(ICP)、小脑中脚(MCP)、小脑上脚(SCP)、脑干皮质脊髓束(CST)、交叉纤维(CF)、内侧丘系(ML)及小脑白质的ADC和FA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MSA组双侧ICP、双侧MCP、双侧SCP、右侧ML及双侧小脑白质的FA值显著低于对照组;MSA组右侧ICP、双侧MCP、双侧SCP、CF、左侧ML及双侧小脑白质的ADC值显著高于对照组。MCP的ADC值、FA值与其萎缩程度有相关性;CST、CF、ML的ADC、FA值与脑桥萎缩程度有相关性。对照组、MSA组"十字征"阴性患者、阳性患者间ADC值、FA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DTI可活体无创评价MSA幕下区域脑组织病变,较常规MRI更敏感地发现结构异常。
史素素范国光张加男陈博宇商秀丽
关键词:多系统萎缩扩散磁共振成像
扩散张量成像观察早期帕金森病患者小脑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通过DTI观察早期帕金森病(PD)患者小脑微观解剖结构的变化情况,探讨相应功能改变及发病机制。方法 PD组为25例符合PD诊断标准的患者,包括震颤亚组12例,非震颤亚组13例;选取2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受检者进行常规颅脑MR检查和DTI检查,分别计算出全脑的FA图及平均弥散率(MD)图。采用基于体素依赖分析(VBA)方法的SPM 5软件分别比较PD组和对照组、震颤亚组和非震颤亚组的FA图和MD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PD组右侧小脑后叶FA值增高,MD值减低;与非震颤亚组相比,震颤亚组FA值升高的脑区包括左侧小脑前叶、右侧小脑后叶及脑桥,MD值减低的脑区包括左侧小脑前后叶、右侧小脑后叶及脑桥。结论 PD患者小脑结构的完整性在发病早期已发生改变,小脑可能对PD患者的功能障碍起到代偿作用,并参与静止性震颤的调节。
李建范国光徐克何志义商秀丽韩旭
关键词:帕金森病扩散磁共振成像小脑
MR弥散加权成像在近期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11
2002年
目的 探讨MRDWI在近期脑梗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 61例接受MRDWI检查的脑梗死患者的资料 ,其发病时间 4h~ 14天 ,83个独立病灶。比较DWI结合ADC图、T2 WI上责任病灶的信号特点及其检出情况。结果  7天内脑梗死灶DWISIR高于T2 WI(P <0 .0 5 ) ;8~ 14天没有显著差异。脑梗死灶rADC在 7天之内为 5 2 .78%~ 78.2 1% ;8~ 14天可能高于正常。结论 DWI结合ADC图在近期脑梗死诊断中应用价值极大。
王丽君叶滨宾范国光陈丽英吴振华郭启勇孙宝海郭阳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弥散加权成像脑梗死
Sturge-Weber综合征的CT与MRI比较影像学研究(附9例报告)被引量:14
2001年
目的 探讨CT与MRI在诊断Sturge Weber综合征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Sturge Weber综合征的病例共 9例。所有患儿均行常规CT扫描和MRI检查 ,其中 2例同时行MRI增强扫描。结果 ①CT表现 :6例一侧脑叶受累 ;2例双侧额顶叶均受累 ;1例CT未见异常。其中 5例脑叶呈中重度萎缩 ;8例皮层内出现脑回状钙化 ;3例一侧受累脑叶灰白质分界不清 ;2例合并一侧脉络丛扩大 ;1例合并有深静脉血管团出现。②MRI表现 :9例MRI中 5例一侧脑叶受累 ;4例双侧额顶枕叶均受累。所有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脑萎缩 ,其中轻度者 4例 ,中度者 3例 ,重度者2例。仅有 2例在萎缩的皮层下出现钙化 ;8例受累脑叶灰白质分界不清 ;5例一侧脑室内脉络丛呈囊状扩大 ;3例一侧颅板板障增厚 ;4例于侧脑室旁、室管膜下区出现粗大的静脉团。 2例增强扫描后 ,受累侧皮层出现脑回状强化。结论 MRI与CT的综合分析 。
范国光吴振华冯艳华陈丽英郭启勇叶滨滨
关键词:STURGE-WEBER综合征磁共振成像计算机体层摄影
功能磁共振观察全面性特发性癫痫患者静息态局域一致性
目的 利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e-fMRI)区域局部一致性(ReHo)技术,观测全面性特发性癫痫(IGE)患者的ReHo的变化特点。方法 对30例常规结构MRI阴性的IGE患者及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接受rs-fM...
陶乙宣范国光
共2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