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葛海龙

作品数:4 被引量:20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4篇子宫
  • 4篇微波
  • 4篇微波消融
  • 4篇消融
  • 4篇超声
  • 3篇子宫肌
  • 3篇肌瘤
  • 2篇平滑肌
  • 2篇平滑肌瘤
  • 2篇子宫肌瘤
  • 2篇微波消融治疗
  • 2篇腺肌病
  • 2篇消融治疗
  • 2篇介入
  • 2篇介入性
  • 2篇肌病
  • 2篇超声检查
  • 2篇超声引导
  • 1篇大子宫
  • 1篇大子宫肌瘤

机构

  • 4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4篇葛海龙
  • 4篇韩治宇
  • 4篇张晶
  • 3篇徐瑞芳
  • 2篇马霞
  • 2篇杨宇
  • 2篇郝艳丽
  • 2篇刘慧
  • 2篇张冰松
  • 2篇董雪娟
  • 2篇李秀梅
  • 1篇周洪雨

传媒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国生育健康...
  • 1篇中国超声医学...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超声引导经皮穿刺微波消融子宫腺肌病对内膜影响初步研究
目的对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微波消融治疗子宫腺肌病引起术后阴道流液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筛出可能导致子宫内膜反应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于分析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于我院行经皮微波消融子宫腺肌病的患者,共153例...
徐瑞芳张晶韩治宇张冰松刘慧李秀梅葛海龙董雪娟
关键词:子宫腺肌病微波消融阴道流液
文献传递
经皮微波消融治疗无蒂浆膜下子宫肌瘤37例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 研究超声引导经皮微波消融(PMA)治疗症状性无蒂浆膜下子宫肌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研究37例症状性无蒂浆膜下肌瘤患者消融后肌瘤组织坏死情况、副作用及并发症,分析治疗后3、6及12个月肌瘤体积(FV)及子宫肌瘤症状及生活质量(UFS-QOL)评分变化. 结果 所有患者均1次消融成功,均无严重并发症;治疗后3、6及12个月FV分别为(67.7±47.4) cm^3、(40.3 ± 25.8) cm^3和(27.3±26.1)cm^3,较治疗前(182.6±82.5)c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缩小率分别是64.8%,77.5%,82.7%.治疗后3、6、12个月症状严重程度评分(SSS)分别为(13.5±4.1)、(13.7±3.1)和(12.4±2.9),生活质量(HRQL)分别为(88.3±10.6)、(86.6±8.3)和(86.7±9.1),与治疗前[(36.9±4.7)、(46.8±9.3)]比较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3个月HRQL与健康入水平(86.4±17.7)比较,治疗后6、12个月SSS、HRQL与治疗后3个月比较,治疗后6个月与12个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超声引导PMA治疗无蒂浆膜下子宫肌瘤安全有效,为无蒂浆膜下肌瘤保留子宫治疗可供选择的方法.
郝艳丽张晶韩治宇马霞杨宇葛海龙
关键词:平滑肌瘤微波消融
子宫肌壁间肌瘤经皮微波消融后中远期疗效观察被引量:19
2014年
目的 评价超声引导经皮微波消融(PMAT)治疗症状性子宫肌壁间肌瘤中远期临床疗效.方法 前瞻性研究解放军总医院2008年8月至2012年8月123例超声引导PMAT治疗的症状性子宫肌壁间肌瘤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治疗后1、2、3及4年肌瘤体积(FV),血红蛋白量(HGB),子宫肌瘤症状及与健康相关生活质量(UFS-QOL)评分.结果 治疗后1年,FV缩小74.5%;贫血患者HGB从(91±11) g/L上升至(114±20) g/L;UFS-QOL中子宫肌瘤症状评分(SSS)及与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评分(HRQL)分别从43±10、41±21变化至18±16、90±16;治疗后2、3、4年4项参数均维持在治疗后1年时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 超声引导PMAT子宫肌壁间肌瘤可使肌瘤有效缩小甚至完全消失,有效改善患者中远期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郝艳丽张晶韩治宇徐瑞芳马霞杨宇周洪雨葛海龙董雪娟
关键词:微波平滑肌瘤
超声引导经皮微波消融治疗未育女性巨大子宫肌瘤及腺肌病
目的:研究超声引导经皮微波消融治疗年轻未育女性巨大子宫肌瘤及腺肌病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患者准入标准:子宫多发肌瘤或腺肌病病史2年以上;子宫长径大于15cm;经妇科手术病灶剔除治疗,或系统抗Gnrh药物治疗或宫内曼月乐...
张晶李秀梅韩治宇张冰松刘慧徐瑞芳葛海龙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