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自强
- 作品数:22 被引量:109H指数:5
- 供职机构:江苏省农业委员会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农业三新工程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农业三项工程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化学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 苏南太湖稻区稻茬小麦光温综合生产力被引量:2
- 2014年
- 研究不同播期及播种量对稻茬小麦扬麦16群体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越冬期与拔节期小麦株高随着生育期的推迟逐渐降低;各时期小麦株高变化趋势一致,随着播种量(基本苗)增加,株高均呈降低趋势。随着播期推迟,小麦叶面积降低。同一播期处理下,拔节期至抽穗期,小麦单茎干物质量逐渐增加。不同播期对小麦产量影响较大,播期太早或太晚都不利于产量形成。11月8日播期处理下,小麦产量最高。在同一用种量(基本苗)处理下,11月8日有效穗数最高。随着播期推迟,有效穗数降低。扬麦16在苏南太湖地区11月8—15日播种最佳,基本苗225万∽300万/hm2为最适。
- 葛自强董明辉顾俊荣陈培峰
- 关键词:稻茬小麦播期播种量
- 江苏省2005年小麦良种补贴品种介绍
- 2005年
- 一、弱筋小麦。扬麦13 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育成,2002年通过安徽省审定(皖品审02020346),2003年通过江苏省认定(苏引麦200301)、春性.中早熟。1998~2001三年度安徽省区域试验平均亩产较对照扬麦158增产3.14%,感赤霉病,中感纹材病、白粉病。适宜我省淮南麦区种植。
- 葛自强
- 关键词:小麦良种补贴扬麦158弱筋小麦淮南麦区
- 晚播小麦要高产栽培措施应得当
- 2004年
- 秋播时节,由于干旱、连续阴雨、腾茬不够及时等原因,有一部分小麦不能适期播种,造成晚播,由于晚播,小麦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积温不足,幼苗发育不良.不仅成穗数减少,而且对穗粒数、千粒重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这类小麦若按常规办法进行管理,势必使产量遭受损失。实践经验表明,晚播小麦要获高产,可以采取以下几项技术措施:
- 葛自强
- 关键词:晚播小麦肥水管理生长发育栽培技术
- 小杂粮 大产业被引量:4
- 2004年
- 以往不大被重视的特色杂粮因其独特的生物价值和经济价值而得到愈来愈广泛的关注,巨大的市场需求给特色杂粮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特色杂粮正逐步成为江苏省重要的农产品,发展势头越来越猛。
- 黄银忠杜永林葛自强
- 关键词:粮食作物
- 国产转基因抗虫棉研究进展被引量:12
- 2005年
- 针对近年来国产转基因抗虫棉的育种和栽培生理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进行了探讨 ,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展望了转基因抗虫棉将来的发展。
- 顾万荣李玉侠张进毛庆海葛自强陈德华
- 关键词:转基因抗虫棉
- 秋播小麦三主要技术(上)
- 2005年
- 一、免(少)耕机条播(扩行)麦技术。免(少)耕扩行机条播麦技术,结合了免(少)耕种麦技术和精播、半精播技术的优势,有较高的生产效率,一次作业可完成灭茬、开槽、播种、覆土、镇压等五道工序,省工省本,有利于省种和培育早发壮苗;扩行条播也有利于光能的禽理利用,培育壮秆大穗,提高群体质量,实现高产更高产。
- 葛自强
- 关键词:小麦秋播精播技术生产效率条播灭茬
- 秋播小麦三 主要技术(下)
- 2005年
- 三、稻田套播小麦技术 稻田套播小麦技术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争得了季节的主动,确保小麦适期早播,养老稻与早种麦两不误,稻麦双高产,并且大幅度简化麦作农艺流程,减轻劳动强度。
- 葛自强
- 关键词:小麦秋播稻田套播资源利用率适期早播农艺流程
- 选好种种专用麦
- 2003年
- 葛自强商蓉
- 关键词:市场营销
- 小麦冬前田间管理
- 2004年
- 今年秋播期间,淮北地区土壤墒情好、气温高,播种较早,部分田块密度较大,小麦旺长趋势明显。要采取人工和化控相结合的办法,控旺促壮。
- 葛自强
- 关键词:小麦田块旺长化控控旺秋播
- 中国作物化控栽培工程技术研究进展及展望被引量:32
- 2005年
- 新世纪条件下如何进一步挖掘作物产量潜力,实现作物高产、优质、高效及可持续发展,将是中国农业科技的一项长期艰巨任务。作物化控与传统栽培技术革新相互融合,产生了新型模式的栽培技术体系,即为作物化控栽培工程,它是当前农业研究中十分活跃的新领域之一,已经融入作物栽培生产各个方面。概述了作物化控栽培工程技术研究和应用的历史及进展,并强调了新世纪下发展作物化控栽培工程技术的必要性。
- 顾万荣葛自强陈源陈德华吴云康
- 关键词:化控栽培传统栽培技术栽培技术体系作物化控农业研究栽培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