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子奕
- 作品数:9 被引量:19H指数:3
- 供职机构:天津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中医药科研计划项目长沙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 潜阳化瘀方抗视网膜静脉阻塞新生血管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探讨潜阳化瘀方对有色家兔抗视网膜静脉阻塞新生血管的作用。方法:将家兔随机分为A(空白组)、B(模型组)、C(羚角钩藤汤组)、D(复方血栓通组)、E(潜阳化瘀方组)5组,每组12只。以氩激光照射视网膜静脉从而阻塞主干静脉的方法造模,分别于进行眼底照相及FFA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对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bF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进行计算机图像测定分析。结果:14 d时,潜阳化瘀方组VEGF在血管壁视网膜节细胞层,内丛状层阳性表达颗粒减少,灰度值与同时间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组bFGF在内核层,内丛状层的阳性表达颗粒减少,与同时间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8 d时,羚角钩藤方组VEGF表达阳性,并可见较大的阳性bFGF表达颗粒,与模型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潜阳组VEGF表达呈阴性,其灰度值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组bFGF表达亦呈阴性。结论:潜阳化瘀方能够抑制VEGF和bFGF,从而抑制视网膜静脉阻塞(RVO)新生血管形成。
- 李波董子奕荀晓晨喻京生李传课周春安
- 关键词:视网膜静脉阻塞VEGFBFGF
- 蛴螬提取物对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模型兔小胶质细胞CD68表达的影响及机制研究被引量:6
- 2019年
- 目的探讨蛴螬提取物对实验性兔视网膜静脉阻塞(RVO)的治疗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选取40 只兔并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复方血栓通组及蛴螬组。除空白组外,其余3 组采用光化学动力法复制RVO 动物模型,于给药后7、14 及28 d 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术(FFA),于给药后1、3、7、14及28 d 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白细胞分化抗原68(CD68)的表达。结果 FFA 检查显示,模型组给药7 d后,中央静脉荧光渗漏、出血,出现无灌注区;复方血栓通组与蛴螬组出现无灌注区,但渗漏、出血较模型组少;给药28 d 后,模型组渗漏、出血的静脉周围无灌注区面积增大,并出现新生血管;复方血栓通组渗漏、出血明显减少;蛴螬组渗漏、出血基本吸收。复方血栓通组、蛴螬组与模型组给药后7、14 及28 d 的无灌注区与视盘面积比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各模型组CD68 表达增加,复方血栓通和蛴螬提取物都使CD68 的阳性表达随时间的延长而减弱,但蛴螬组CD68 表达减弱得更快。复方血栓通组、蛴螬组与模型组3、7、14 及28 d CD68 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复方血栓通与蛴螬提取物均不同程度抑制视网膜小胶质细胞的活化,而蛴螬提取物的抑制作用更明显,说明其比单纯的活血化瘀药能更快地抑制小胶质细胞活化。
- 蒋鹏飞董子奕彭俊马俊旭梁凯霞彭清华
- 关键词:视网膜静脉阻塞视网膜新生血管蛴螬提取物小胶质细胞
- 兔实验性视网膜静脉阻塞造模方法改进后的评价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寻找一种可行、低价且高效的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方法,为针对视网膜静脉阻塞的动物实验提供可靠的模型。方法在氩激光直接光凝法的基础上,向兔子体内注射荧光素钠以增强激光能量的吸收,观察注入不同荧光素钠的剂量以及不同激光强度,对视网膜静脉阻塞成功率以及新生血管出现的影响,观察造模后即时3、周眼底照相及3周FFA,并对兔视网膜标本行HE染色以及利用免疫组化观察3周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结果注入高剂量的荧光素钠并在高强度的激光照射下,视网膜静脉阻塞模型的成功率为100%,并且与低浓度低能量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高剂量高能量组呈高表达灰度值(100.53±10.15),AOD为0.590±0.030,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本实验所采用的高能量配合高荧光素剂量的方法可以更有效地完成CRVO模型,并提高新生血管出现的概率。
- 李波董子奕
- 关键词:视网膜静脉阻塞荧光素钠
- 兔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模型中小胶质细胞CD40和铁蛋白的表达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分析兔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模型中小胶质细胞CD40和铁蛋白表达的变化,探讨其发生机制。方法将30只有色兔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以激光动力学方法造模,行眼底照相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法检查,分别于1 d、3 d、7 d、14 d和28 d对两组兔视网膜及视神经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D40和铁蛋白表达水平。40倍光镜照相,测定灰度值和积分光密度(IOD),对测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小胶质细胞CD40的表达结果 :3 d时空白组和模型组视网膜标本灰度值分别为193.42±9.72和86.03±5.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 d时空白组和模型组视神经标本灰度值分别为196.26±10.78和85.91±5.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 d时空白组和模型组视网膜标本IOD分别为105.36±7.58和4479.32±307.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 d时空白组和模型组视神经标本IOD分别为54.63±8.79和10 436.42±1306.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胶质细胞铁蛋白的表达结果 :3 d时空白组和模型组视网膜标本的IOD分别为161.96±35.37和1295.59±124.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可以引起视网膜及视神经小胶质细胞的活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小胶质细胞CD40和铁蛋白表达均为阳性结果 。
- 董子奕彭清华李建超谭涵宇李文娟杨希
- 关键词: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小胶质细胞CD40铁蛋白
- 蛴螬提取物对实验性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模型兔小胶质细胞CD40表达的影响
- 2019年
- 目的 观察蛴螬提取物对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模型兔视神经小胶质细胞 CD40 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60只有色大兔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血栓通组及蛴螬组,血栓通组灌胃复方血栓通片混悬液5 mg/ml,蛴螬组灌胃蛴螬提取物1 g/ml,空白组、模型组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1次/d.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兔以氩激光照射视网膜静脉主干的方法造模,分别于造模后即时及造模后1、14、28 d行眼底照相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luorescein fundus angiograph, FFA)检查,分别于1、3、7、14、28 d,采用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兔视神经CD40表达.结果 FFA结果显示,模型组造模后1 d静脉不充盈, 14 d仍有部分静脉不显影,28 d无血管再通迹象.血栓通组与蛴螬组造模后1 d部分静脉不充盈,14 d静脉充盈时间较模型组明显缩短,28 d 静脉充盈时间恢复到正常水平.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模型组 1 d小胶质细胞明显增多,3 d小胶质细胞数量达最高峰,7、14、28 d小胶质细胞数量较前依次减少.造模后3、7、14、28 d,与模型组比较,血栓通组和蛴螬组大鼠CD40 [3 d:(8 908.91±96.30)、(6 099.92±273.44)比(10 436.4±1 306.8);7 d:(5 982.06±483.37)、(2 957.36±424.19)比(8 798.12±444.39);14 d:(3 225.36± 468.88)、(342.04±64.56)比(5 356.74±439.16);28 d:(756.97±80.17)、(72.85±11.06)比(4 215.27± 361.00)]表达降低(P<0.05).结论 血栓通与蛴螬提取物可不同程度抑制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模型兔视神经小胶质细胞活化,而蛴螬提取物的抑制作用更明显.
- 董子奕董子奕彭清华
- 关键词:视网膜静脉闭塞小神经胶质细胞蛴螬
- 睑板腺功能障碍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0年
- 睑板腺功能障碍被认为是干眼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随着干眼发病率逐年升高,睑板腺功能障碍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睑板腺功能障碍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有待于进一步实验研究探索,因此寻找一种契合人类睑板腺功能障碍特征的动物模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已知构建睑板腺功能障碍动物模型的方式主要包括局部或全身药物诱导,转基因或基因敲除技术,手术封闭睑板腺开口以及摘除泪腺,暴露于干燥压力环境或改变饮食等,实验对象多采用大鼠、小鼠、兔、狗等。本文将总结现有的睑板腺功能障碍动物模型制备方式,为相关研究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 董子奕马伊
- 关键词:睑板腺功能障碍动物模型干眼
-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模型兔中小胶质细胞的表达研究
- 2019年
- 目的:探讨兔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entral retinal vein occlusion,CRVO)模型中小胶质细胞的数量和形态变化及引起变化的机制。方法:将30只成年兔随机分为空白组和模型组,以氩激光照射视网膜主干静脉的方法造模,行眼底照相和眼底荧光素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检查,分别于1天、3天、7天、14天和28天检测视神经的白细胞分化抗原45(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45,CD45)表达情况。40倍光镜照相,测定灰度值和累计光密度值(IOD值)。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3天时CD45表达到达高峰(P <0.05),其后模型组CD45表达逐步下降,但仍有小胶质细胞活化。结论:CRVO可以引起视神经的小胶质细胞活化,表现为数量增多和胞体形态多样化。
- 董子奕蒋鹏飞蒋鹏飞李文娟彭清华
- 关键词:小胶质细胞动物实验
- 潜阳化瘀方对家兔视网膜静脉阻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潜阳化瘀方对有色家免视网膜静脉阻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8只家兔随机分为A(空白组)、B(模型组)、C(复方血栓通组)、D(潜阳化瘀方组)四组,每组12只。以氩激光照射视网膜静脉从而阻塞主干静脉的方法造模,分别于造模当天、造模后1、14、28 d进行眼底照相及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FFA)检测,并取眼球作病理切片,对VEGF进行计算机图像测定分析并比较。结果:与模型组相比,潜阳化瘀方可显著降低视网膜上的VEGF形成(P<0.05)。结论:潜阳化瘀方能抑制家兔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新生血管形成。
- 李波董子奕荀晓晨喻京生李传课
- 关键词:视网膜静脉阻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摘除泪腺和泪腺注射肉毒杆菌毒素A制备大鼠干眼模型的比较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分别采用摘除泪腺法和泪腺注射肉毒杆菌毒素A法诱导大鼠干眼症模型,通过对比两种干眼症模型的临床表现、病理学特点和细胞因子变化,探讨其优缺点和适用范围。方法:健康8周龄雄性Brown Norway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A组左眼为空白组,B组摘除大鼠左侧主泪腺,C组左侧泪腺注射肉毒杆菌毒素A。比较实验前1d,实验后3、7、14、28、42d的泪液分泌量(SⅠt)、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钠染色评分的变化。42d观察结膜、角膜和泪腺组织病理学改变;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对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上皮生长因子(EGF)表达量进行检测。结果:实验后第3d开始,B、C组均出现泪液分泌量持续性减少,与A组均有差异(P<0.05);实验后第7d开始,B、C组均出现BUT持续性缩短以及角膜上皮染色明显增多,与A组比较有差异(P<0.05);以上临床数据B、C组间比较均无差异(P>0.05)。A组角膜上皮细胞形态正常,B组及C组角膜上皮均存在不同程度表层细胞丝状分离,结膜杯状细胞数目明显减少,C组泪腺组织明显萎缩。B、C组结膜和角膜组织的EGF、TNF-α和IL-6表达量均显著增高,与A组比较均有差异(P<0.05)。B、C组间EGF和TNF-α的表达均无差异(P>0.05);与C组比较,B组中IL-6的表达量更高(P<0.05)。结论:摘除泪腺和泪腺注射肉毒杆菌毒素A均可以构建稳定的水液缺乏型大鼠干眼模型,建议根据实验设计及实验目的去选择合适的动物模型。
- 董子奕应铭杨希马伊
- 关键词:泪腺肉毒杆菌毒素A干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