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蒋宁

作品数:14 被引量:34H指数:2
供职机构:内蒙古包钢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医疗卫生科研计划项目包头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细胞
  • 4篇神经内镜
  • 4篇内镜
  • 4篇胶质
  • 3篇肿瘤
  • 3篇脑胶质瘤
  • 3篇胶质瘤
  • 2篇血管
  • 2篇血肿
  • 2篇树突
  • 2篇树突状
  • 2篇树突状细胞
  • 2篇免疫
  • 2篇免疫治疗
  • 2篇膜下
  • 2篇抗肿瘤
  • 2篇基质
  • 2篇出血
  • 2篇SURVIV...
  • 1篇凋亡

机构

  • 7篇内蒙古包钢医...
  • 3篇内蒙古医学院...
  • 3篇内蒙古医科大...
  • 2篇内蒙古医学院
  • 2篇内蒙古医科大...
  • 2篇内蒙古医科大...
  • 1篇佛山科学技术...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14篇蒋宁
  • 7篇王翔毅
  • 7篇窦长武
  • 5篇刘来兴
  • 5篇田复明
  • 4篇王晓娟
  • 3篇朱玉德
  • 3篇赵向东
  • 3篇陈磊
  • 3篇刘福泉
  • 2篇高乃康
  • 1篇韩维
  • 1篇邓轶鑫
  • 1篇顾相海
  • 1篇彭玉平
  • 1篇王宏伟
  • 1篇王光瑛
  • 1篇武文元
  • 1篇尉双玲
  • 1篇陈波

传媒

  • 4篇中国冶金工业...
  • 3篇内蒙古医科大...
  • 2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内蒙古医学杂...
  • 1篇中国药物与临...
  • 1篇大医生
  • 1篇世界中医药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 2篇2008
  • 1篇2007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滋肾活血方联合缬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被引量:14
2020年
目的:探讨滋肾活血方联合缬沙坦对早期糖尿病肾病(EDN)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2月内蒙古包钢医院收治的EDN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缬沙坦胶囊;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滋肾活血方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炎性反应递质、血糖、血脂、肾功能和临床疗效方面的差别。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88.23%)高于对照组(70.59%)(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餐前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B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24 h尿蛋白定量(24UPr)、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尿蛋白排泄率(UARE)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滋肾活血方联合缬沙坦治疗EDN疗效显著,可降糖、降脂,减轻炎性反应,同时改善肾脏功能。
解芙艳蒋宁林恒宇苏永峰
关键词:早期糖尿病肾病缬沙坦胶囊血糖血脂肾功能
Dendritoma治疗小鼠移植性脑胶质瘤的实验研究
2014年
脑胶质瘤是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原发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40%。通过近年的研究证明,人脑并非是免疫特免区。肿瘤本身的低免疫原性,肿瘤产生的免疫抑制因子,以及肿瘤病人免疫力的低下,都是造成脑胶质瘤细胞"免疫逃逸"现象发生的原因[1]。而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作为体内功能最强的抗原递呈细胞,在以T细胞识别肿瘤抗原为核心的肿瘤免疫治疗中起重要作用[2]。
蒋宁窦长武田复明赵向东
关键词:脑胶质瘤细胞肿瘤免疫治疗移植性小鼠原发肿瘤
组织扩张器辅助神经内镜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探讨组织扩张器辅助神经内镜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为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08例,其中应用组织扩张器辅助神经内镜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52例作为研究组,应用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56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出血量、血肿清除率、手术时间、术后再出血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研究组手术出血量、术后再出血率均低于对照组,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肺部感染、尿路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消化道出血、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6个月GOS评分分布优于术后3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研究组GOS评分分布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组织扩张器辅助神经内镜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和减少术中出血量,其血肿清除率也更高,且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预后较好。
陈磊王翔毅刘来兴蒋宁隋欣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组织扩张器神经内镜开颅血肿清除术
Survivin拮抗肽对体内血管生成的影响被引量:2
2012年
肿瘤的侵袭、转移过程是多因素、多步骤的过程,一般涉及肿瘤细胞黏附、运动,细胞外基质降解,肿瘤新生血管生成等多个环节。抗肿瘤血管生成是目前抗肿瘤转移药物研究的重要靶环节之一。
赵向东窦长武王晓娟田复明蒋宁
关键词:肿瘤新生血管生成SURVIVIN拮抗肽细胞外基质降解抗肿瘤血管生成细胞黏附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vWF、GMP-140及ADAMTS13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中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 WF)、血小板膜糖蛋白-140(GMP-140)、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蛋白酶(ADAMTS13)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83例aSAH患者,分为脑血管痉挛(CVS)组37例和无CVS组46例;迟发性脑缺血(DCI)组31例和非DCI组52例;根据不同动脉瘤直径分为<5 mm组43例,5-10 mm组29例,>10 mm组11例;预后良好组49例和预后不良组34例,检测aSAH患者血浆v WF、GMP-140、ADAMTS13水平,并分析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CVS组患者第4 d、10 d血浆v WF水平高于非CVS组,第1 d、4 d、10 d血浆GMP-140水平高于非CVS组,第1 d、10 d血浆ADAMTS13水平低于非CV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CI组患者第1 d血浆v WF水平高于非DCI组,ADAMTS13水平低于非DCI组,第4 d血浆v WF、GMP-140水平高于非DC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0 mm组患者第1 d、4 d血浆v WF、GMP-140水平高于<5 mm组和5-10 mm组,且5-10 mm组第4d的血浆v WF水平、第1 d的血浆,水平均高于<5 m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 mm组患者第1d的血浆ADAMTS13水平低于<5 mm组和5-10 mm组,且5-10 mm组低于<5 m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良好组患者第4 d、10 d血浆v WF水平低于预后不良组,第1 d、4 d、10 d血浆GMP-140水平低于预后不良组,第1 d、4 d血浆ADAMTS13水平高于预后不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第1 d、4 d血浆v WF与GMP-140呈正相关,与ADAMTS13呈负相关,GMP-140与ADAMTS13呈负相关(r=0.334、-0.426、-0.398、0.278、-0.311、-0.235,P<0.05),第10 d血浆v WF、GMP-140、ADAMTS13之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v WF、GMP-140、ADAMTS13与CVS、DCI、动脉瘤直径以及预后密切相关,联合检测有助于综合评估aSAH患者病情,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陈磊王翔毅朱玉德刘来兴蒋宁
关键词: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VWFGMP-140ADAMTS13
生存素与脑胶质瘤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08年
生存素(survivin)是凋亡抑制蛋白家族的新成员,具有肿瘤特异性,只表达于肿瘤和胚胎组织,且与肿瘤细胞的分化增殖及浸润转移密切相关。本文综述了Survivin的生物学特性,并着重阐述survivin与胶质瘤的关系及其在胶质瘤诊断和治疗中的新进展。
赵向东窦长武王晓娟高乃康田复明蒋宁
关键词:细胞凋亡SURVIVIN胶质瘤
树突状细胞疫苗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2008年
近年的研究证明,肿瘤本身的低免疫原性,肿瘤产生的免疫抑制因子,以及肿瘤病人免疫力的低下,都是造成肿瘤细胞"免疫逃逸"现象发生的原因。而树突状细胞作为体内功能最强的抗原递呈细胞,在以T细胞识别肿瘤抗原为核心的肿瘤免疫治疗中起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就树突状细胞在治疗肿瘤方面的作用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蒋宁窦长武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肿瘤免疫治疗
神经内镜下经鼻蝶鞍区病变切除术后带蒂黏膜瓣辅助鞍底重建的方法研究
2015年
经鼻蝶神经内镜鞍区占位切除术中需要暴露并打开鞍底,部分肿瘤与鞍隔粘连紧密,进行肿瘤刮除时经常会导致鞍隔的破损并使脑脊液漏出,因此肿瘤切除后就需要进行有效的鞍隔修补及鞍底重建以预防术后脑脊液鼻漏。笔者发现使用带蒂鼻中隔黏膜瓣在辅助颅底重建过程中对于术后脑脊液鼻漏具有良好的预防效果。
蒋宁彭玉平王翔毅窦长武
关键词:切除术后神经内镜黏膜瓣鞍区病变鼻蝶脑脊液鼻漏
同种骨髓基质细胞不同时间原位植入创伤性脑损伤后的细胞分化
2016年
背景:骨髓基质细胞移植治疗创伤性脑损伤的最佳时间窗还不清楚。目的:在脑损伤后不同时间段原位移植同种骨髓基质细胞,观察移植细胞的分化差异。方法:采用Feeney自由落体方法制作Wiser大鼠中度创伤性脑损伤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细胞移植组2个实验大组,设置脑损伤后1周、2周2个时间点,分别脑内原位植入10μL生理盐水或转染GFP基因的骨髓基质细胞悬液(含2×10^6细胞),植入细胞后将大鼠再分为3个时间点即在移植后1,2,3周时处死,取脑切片行GFAP和NSE免疫双标染色,计数GFP-GFAP、GFP.NSE双标记阳性细胞数,比较各时点各组双标记阳性细胞计数的差异。结果与结论:在伤后1周、2周组中植入GFP-骨髓基质细胞,细胞在早期分化为胶质细胞的比例较多,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但不同时间点细胞移植组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在伤后1周细胞移植组中,移植细胞1周后分化为GFP—NSE双阳性细胞数量较少,而后逐渐增多。在伤后2周组中,GFP-NSE双阳性细胞数量较1周组少(P〈0.05)。结果说明:骨髓基质细胞在脑损伤后不同时间移植其分化是有差异的,损伤后1周移植细胞分化为神经元的数量较多。
刘福泉王翔毅刘来兴邓轶鑫蒋宁陈磊陆钰顾相海朱玉德
关键词:创伤性脑损伤骨髓基质细胞细胞分化
脑胶质瘤/树突状细胞融合瘤苗的制备与鉴定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制备树突状细胞(DC)融合瘤苗,观察其防治胶质瘤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诱导正常人外周血来源DC,在PEG作用下将其与原代培养胶质瘤细胞融合,通过双荧光标记法检测融合率、MTT比色法检测融合疫苗体外杀伤脑胶质瘤细胞的细胞毒作用。结果:融合瘤苗免疫荧光检查阳性,其激活的CTLs对胶质瘤的杀伤作用显著高于对照组,而且杀伤活性随着效靶比的增加而增加。结论:PEG法可有效制备DC与胶质瘤细胞融合瘤苗,融合瘤苗是一种更为有效的以DC为基础的抗胶质瘤方法。
田复明窦长武王晓娟高乃康武文元姜丽丽蒋宁尉双玲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胶质瘤细胞融合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