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蛋白
  • 2篇血红
  • 2篇血红蛋白
  • 2篇血小板
  • 2篇红蛋白
  • 1篇胆红素
  • 1篇新生儿
  • 1篇新生儿溶血
  • 1篇新生儿溶血病
  • 1篇心胸
  • 1篇心胸外科
  • 1篇胸外
  • 1篇胸外科
  • 1篇血小板分布宽...
  • 1篇血小板计数
  • 1篇血小板平均体...
  • 1篇血样
  • 1篇血液
  • 1篇血液分析
  • 1篇血液分析仪

机构

  • 5篇连云港市第一...
  • 1篇连云港市中心...

作者

  • 5篇蒋红周
  • 1篇左春磊
  • 1篇刘波
  • 1篇杨艳
  • 1篇朱礼刚
  • 1篇孙召东
  • 1篇朱学涛
  • 1篇汪海清
  • 1篇姚勇
  • 1篇张健
  • 1篇徐丹

传媒

  • 1篇临床血液学杂...
  • 1篇临床输血与检...
  • 1篇医学信息
  • 1篇实验与检验医...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术前血红蛋白和血小板对心胸外科围手术期红细胞输注的危险预测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讨术前血红蛋白水平(Hb)和血小板计数(PLT)对心胸外科围手术期红细胞输注的危险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4月进行心胸外科手术的患者124例,根据是否发生术后感染分为感染组(16例)和未感染组(108例),分析其一般临床资料、感染发生率及发生的类型,Cox模型分析影响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术前Hb和PLT对术后感染的预测诊断价值。结果:感染组和未感染组的年龄、术前Hb、术前PLT、低蛋白血症、输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的发生率为12.9%,以呼吸道感染为主(50%);Cox模型分析发现年龄、术前Hb、术前PLT、低蛋白血症是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发现术前Hb和术前PLT联合诊断的曲线下面积为0.989 2,95%CI:0.965 7~1.013 0,高于二者单独检测的预测价值。结论:心胸外科围术期红细胞输注容易发生术后感染,术前Hb和PLT的联合检测对于术后感染的危险预测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
蒋红周
关键词: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心胸外科输血
一种医用检验科用粪便检验取样装置
本实用新型属于取样装置领域,尤其是一种医用检验科用粪便检验取样装置,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取样管,所述取样管的顶端开口处螺纹连接有密封盖,密封盖的底端中间位置固定有底端开口的吸取筒,吸取筒的内部滑动密封接有活塞块,活塞块...
杨艳蒋红周朱礼刚
乳糜血样对血液分析仪测定血红蛋白结果的影响及消除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探讨乳糜血样的脂浊程度对血液分析仪测定血红蛋白(Hb)结果的影响及相关分析,对乳糜血样采取血浆置换的方法,使血液分析仪能够准确测定血红蛋白。方法健康体检者75例并随机分成3组,每组25例,血浆置换等量的25μl,50μl,75μl脂肪乳,模拟不同程度的乳糜标本,观察脂肪乳对血液分析仪测定Hb的影响;临床输入脂肪乳住院患者乳糜血样70例,分别直接上机测定和低速离心后进行血浆置换后上机测定,观察血浆置换等量生理盐水的方法,消除乳糜因素对血液分析仪测定Hb的影响。结果本次实验中75例健康体检者加入不同量的脂肪乳后引起Hb假性增高,置换后增加比为3.77%、6.41%、10.7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脂肪乳含量的增加,对Hb的影响也增大。70例乳糜血样患者,低速离心进行血浆置换前后检测Hb,降低比例4.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分析仪测定乳糜血样血红蛋白假性增高,随着脂肪乳含量的增加对Hb的影响也增大,可用生理盐水置换等量血浆的方法消除脂浊影响,保证血红蛋白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左春磊汪海清孙召东刘波蒋红周朱学涛
关键词:血液分析仪血红蛋白
浅谈新生儿溶血病被引量:6
2010年
由于与其他新生儿常见病相比致死率较高,且容易造成新生儿终身与疾病相伴,所以新生儿溶血病一直以来都受到妇儿医疗学界的重视,而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新生儿溶血病的检测和临床治疗手段有了很大的进步,其痊愈率也在不断上升,关于对新生儿溶血病的认识和分析,本文将从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及检查、治疗这三个方面为切入点进行。
蒋红周
关键词:新生儿溶血病RHABO胆红素黄疸
机采血小板低温冰冻保存与常规液态保存的主要参数比较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对照常规液态保存条件下,实际观察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p H值、低渗休克反应(HSR)和CD62p参数,作为血小板冰冻保存的主要质量监控数据。方法采用Trima5.0血细胞分离机采集血小板32个治疗单位(血小板数≥2.5×1011/L,容量250~300 ml),22℃振荡保存96 h后,采用无菌导管接口机留样10 ml为新鲜组,保存袋中加入终浓度5%的二甲亚砜(DMSO)低温保护剂,采用无菌导管接口机留样10 ml。冰冻样管置-80℃冰冻保存10个月,使用时42℃水浴溶解。结果相比较96 h常规保存条件下,-80℃冰冻保存10个月后解冻血小板计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PV、PDW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 H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SR、CD62p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机采新鲜血小板,冰冻血小板的活力有所下降,但活化程度有所提高。
姚勇蒋红周张健徐丹
关键词:冰冻血小板血小板平均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