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华
- 作品数:58 被引量:96H指数:6
- 供职机构: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保定市科技局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指导计划项目河北省科技攻关计划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VAD-ASP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探索复发难治性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化疗方案。方法应用长春新碱(VCR)、阿霉素(ADM)及地塞米松(DEX)联合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的化疗方案(VAD-ASP),治疗18例复发难治性ALL,观察疗效。结果12/18例患者达到完全缓解(CR),CR率66.7%,部分缓解(PR)1例,未缓解(NR)5例,总有效率72.2%。结论VAD-ASP方案作为复发难治ALL的再诱导化疗方案,经济有效。
- 郭明薛华李春燕赵松颖范丽霞王静季静
- 关键词:难治复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 间充质干细胞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被引量:6
- 2017年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是以骨髓无效造血并伴有向急性髓系白血病转化风险为特点的一组造血系统肿瘤性疾病。肿瘤细胞的识别并清除,不仅需要肿瘤特异性T细胞的产生,还需要免疫细胞能够在肿瘤微环境中增殖以增加免疫细胞的数量从而控制肿瘤细胞。肿瘤细胞免于T细胞的清除说明MDS肿瘤细胞周围存在免疫抑制性微环境,其中,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促进MDS免疫抑制性微环境的形成,若能克服MSC对T细胞的抑制,将能促进免疫治疗改善MDS的治疗效果。笔者对近年来MSC(MDS-MSC)抑制T细胞在骨髓微环境中的增殖和效应功能、促进调节T细胞分化的研究进展进行回顾。
- 庞艳彬薛华杜欣
-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间充质干细胞T淋巴细胞免疫治疗
- 干扰素α治疗JAK2V617F阳性的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疗效观察
- 2015年
- 目的分析干扰素α(IFN-α)治疗JAK2V617F阳性的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的疗效。方法采用IFN-α治疗21例JAK2V617F阳性的PV患者,以同期羟基脲(HU)治疗18例为对照,观察血细胞计数和脾脏变化,并应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JAK2V617F表达水平变化,比较两种治疗的血液学和分子学缓解率。结果 IFN-α组血液学总缓解率(CHR+PHR)85.71%,显著高于HU组(55.56%)。IFN-α组总分子学缓解率(CMR+PMR)为71.43%,显著高于HU组(5.56%)。结论相比于HU,IFN-α可使PV患者获得更高的血液学缓解率,且可降低JAK2V617F负荷,达到分子学缓解。
- 郭慧梅薛华王静田明杰赵雪莲
- 关键词:真性红细胞增多症JAK2V617F干扰素Α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增殖性肿瘤伴环形铁粒幼细胞和血小板增多4例
- 2024年
- 目的加强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增殖性肿瘤伴环形铁粒幼细胞和血小板增多(MDS/MPN-RS-T)的诊断及个体化治疗的认识。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至2021年5月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4例MDS/MPN-RS-T患者的临床资料、诊治过程及预后, 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4例患者均为男性, 年龄63~75岁。例1、例2为修订的国际预后评分体系(IPSS-R)高危组, 合并ASXL1突变及高危细胞遗传学异常, 多种方案治疗效果差, 转化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 因疾病进展死亡。例3为IPSS-R中危组, 前期以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伴环形铁粒幼细胞增多为主要表现, 治疗过程中转化为MDS/MPN-RS-T, 后续治疗过程中发生JAK2突变;经来那度胺治疗后, 脱离输血, 病情稳定。例4为IPSS-R中危组, 来那度胺治疗效果显著, 病情稳定。结论来那度胺能够明显改善MDS/MPN-RS-T患者的输血依赖, ASXL1突变及高危细胞遗传学异常可能与AML转化相关。
- 肖娟娟叶少杰郭慧梅赵松颖王静薛华
- 关键词:贫血血小板增多
- miRNA-155与恶性血液病
- 微小RNA (microRNAs,miRNAs)是一系列在植物、动物及病毒中都可发现的非编码RNA,在转录后水平调控基因表达. miRNA-155 (miR-155)是一种表达在造血细胞的miRNA,通过转录后调控靶基因...
- 薛华化罗明
- 关键词:恶性血液病发病机制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淋巴细胞绝对值计数与地西他滨治疗反应的关系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探计第1疗程地西他滨(DAC)治疗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淋巴细胞计数与患者对DAC治疗反应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为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河北大学附属医院血液科接受过DAC治疗的MDS和MDS继发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35例。根据第1个疗程DAC治疗后28~35d血常规中的淋巴细胞计数,将患者分为高淋巴细胞组(H-Lym组,淋巴细胞计数≥1.2×10~9/L)和低淋巴细胞组(L-Lym组,淋巴细胞计数<1.2×10~9/L)。采用Pearsonχ2检验分析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的差异,采用t检验分析两组患者第1疗程DAC治疗前后淋巴细胞计数的变化,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无进展生存期(PFS)曲线并进行log-rank检验对两组累积生存率进行比较。结果 35例患者中H-Lym组15例,L-Lym组20例,两组基线淋巴细胞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基线资料中仅骨髓原始细胞≥10%的患者比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Lym组患者在第1疗程DAC治疗后淋巴细胞计数较诊断时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L-Lym组则明显低于诊断时的水平(P<0.05)。H-Lym组总反应率(80.0%)明显高于L-Lym组(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Lym组的中位PFS为10个月,L-Lym组为7.6个月,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细胞计数绝对值低是MDS疾病进展的预后因素(P<0.05)。结论第1疗程DAC治疗后淋巴细胞计数≥1.2×10~9/L的患者具有较高的总反应率和较长的无进展生存期。
- 庞艳彬赵松颖薛华郭慧敏化罗明范丽霞罗建民杜欣
- 关键词:地西他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淋巴细胞
- EZH2的基因沉默在血液系统疾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9年
- EZH2(enhancer of zeste homolog 2,EZH2)在多种血液系统疾病中存在,并且与不良预后相关。EZH2抑制剂通过单独或联合其它酶抑制剂作用于靶基因,在血液系统疾病的治疗中发挥巨大作用。
- 王静薛华范丽霞赵松颖郭慧梅张江勃王琳化罗明
- 关键词:EZH2甲基化
- 中国华氏巨球蛋白血症诊断与治疗现状调查:一项横断面研究
- 2024年
- 目的深度了解我国临床医师对华氏巨球蛋白血症(WM)疾病的认知,临床诊疗行为和经验,为促进我国WM规范化诊疗,改善WM患者临床结局提供研究证据。方法开展面向全国多家三级以及二级医院内血液科、血液肿瘤科以及肿瘤内科医师的调研,自2022年2月至2022年7月招募有WM诊疗经验的临床医师,使用定性序贯定量调研的方法开展研究。结果来自于22个省级行政区内33个城市中219家医院的415位临床医师参加了调研。调研结果显示,在诊断方面,虽然医师为疑似WM患者开具的检查检验项目较为统一(实验室检查项目建议率92%~99%、病理检查79%~95%、基因检查96%、影像学检查63%~83%),但在临床实践中(医师认为)仍有22%的患者会被误诊为其他疾病,且非三甲医院的误诊率高于三甲医院(29%对21%,P<0.001),WM极易与其他疾病混淆以及医师经验不足无法做出准确判断是医师认为的最主要原因;96%的医师认为WM患者需接受MYD88和CXCR4为主的基因检测,因其有助于疾病确诊以及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在治疗方面,55%的医师认为缓解症状是主要治疗目标,另外检查指标的改善(54%)以及延长总生存期(51%)也是我国医师关注的治疗目标。在有治疗指征的患者中,医师认为21%左右的患者不会接受治疗,主要是经济因素以及患者对疾病认知不足造成的。在选择治疗药物时,63%的医师会把患者是否可以负担治疗药物作为主要的影响因素,其次是患者合并症(61%)、基因检测结果(55%)、疾病风险等级(54%)等。在治疗方案选择上无论是初诊患者还是复发/难治患者,94%医师认为布鲁顿酪氨酸激酶抑制剂(Bruton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BTKi)是WM最主要的治疗药物(初治95%,复发75%),BTKi中伊布替尼推荐比例最高(84%)。对于接受治疗的患者中,医师的认为约23%的患者不能完成计划的治疗方案,主要原因与有治疗指征但未接受治疗的�
- 易树华熊文婕曹欣欣孙春艳杜鹃王慧涵王黎牛挺姜中兴魏永强薛华褚红玲邱录贵李剑
- 关键词:华氏巨球蛋白血症诊疗现状
- 抑制miR-155表达对白血病细胞系THP-1的增殖和凋亡影响及作用机制被引量:4
- 2014年
- 本研究通过转染miR-155抑制物(inhibitor)下调THP-1细胞的miR-155表达,探讨抑制miR-155表达对THP-1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通过X-treme GENE siRNA Transfection Reagent在THP-1细胞转染miR-155 inhibitor(THP-1I),同时设置未转染组(THP-1C)和转染对照组(THP-1IC);应用实时定量PCR(RT-PCR)检测miR-155转染效率及转染后SHIP1的mRNA基因水平的表达,应用CCK-8法检测对细胞系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对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转染后的SHIP1、AKT、p AKT蛋白水平的基因表达。结果表明,与THP-1C和THP-1IC相比,THP-1I的miR-155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抑制miR-155可导致THP-1细胞的凋亡率明显增高(P<0.05);抑制miR-155对THP-1细胞的SHIP1 mRNA含量无明显影响,但导致SHIP1蛋白水平明显升高(P<0.05),提示miR-155对THP-1细胞的SHIP1可能存在翻译水平的调节;miR-155抑制尽管未导致总AKT(TAKT)的蛋白含量变化,但p AKT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抑制miR-155表达可能通过增加SHIP1蛋白含量和抑制PI3K/AKT信号途径促进THP-1细胞凋亡,提示抑制miR-155可能成为抗白血病治疗的新策略。
- 薛华梁璐郭慧梅化罗明赵松颖石红娟张静玉宋莉
- 关键词:白血病MIR-155THP-1细胞
- 微小RNA-155与脓毒症的调控被引量:5
- 2013年
- 脓毒症的发生机制极其复杂。紊乱的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均参与发病机制。MicroRNA-155是一个多功能的microRNA,在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可成为调控免疫反应、治疗脓毒症的重要靶点。
- 薛华梁璐于学忠
- 关键词:脓毒症免疫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