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袁丁

作品数:32 被引量:88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人文科学学院历史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政治法律
  • 9篇经济管理
  • 9篇历史地理
  • 4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7篇侨汇
  • 6篇华侨
  • 5篇华人
  • 5篇国民政府
  • 4篇华侨华人
  • 3篇档案
  • 2篇殖民
  • 2篇殖民地
  • 2篇社会
  • 2篇主义
  • 2篇外交
  • 2篇美国档案
  • 2篇民族
  • 2篇民族主义
  • 2篇华工
  • 2篇华侨华人研究
  • 2篇华人研究
  • 2篇海外华侨
  • 1篇导师
  • 1篇地方档案

机构

  • 31篇中山大学

作者

  • 31篇袁丁
  • 5篇陈丽园
  • 1篇李亚丽
  • 1篇钟运荣
  • 1篇文红
  • 1篇张行

传媒

  • 8篇华侨华人历史...
  • 5篇八桂侨刊
  • 4篇东南亚纵横
  • 4篇东南亚研究
  • 1篇世界民族
  • 1篇南洋问题研究
  • 1篇海交史研究
  • 1篇洛阳师范学院...
  • 1篇韩山师范学院...
  • 1篇红广角
  • 1篇东南亚地区研...
  • 1篇中国世界民族...

年份

  • 2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 2篇2002
  • 3篇2001
  • 6篇2000
  • 1篇1994
  • 1篇1990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评中国有关东南亚的研究被引量:6
2006年
The paper recalls China’s research on Southeast Asia,points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offers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research.
袁丁
关键词: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性研究政府委托政府决策传媒报道
从学术史看华侨华人研究的学科发展被引量:9
2004年
本文试图从学术史角度探讨华侨华人研究的学科建设。从国内外研究华侨华人的历史看 ,涉及的学科包括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人类学等诸多方面 ,尤其是西方对于华侨华人的学术研究 ,从一开始就不是历史学或经济学、政治学之类的单一学科的研究 ,而是综合性、全方位的研究 ,其覆盖面甚广。其特点在于研究对象的单一性 ,而不是学科或研究方法的单一性。因此 ,欲建立华侨华人学 ,必须包括诸学科的研究 ,即历史、经济、文化、政治、社会等各方面。尤其重要的是 ,这些多学科研究并非单指研究对象的改变 ,而是指研究的方法和手段 ,特别是研究的理论架构方面必须有所变化 ,以建立综合性的华侨华人学。
袁丁
关键词:华侨华人研究学术史华侨华人学
晚清对华工出国中拐匪的态度及其演变——晚清侨政研究被引量:4
1990年
华工大规模出国,是晚清中外交涉的主要内容之一。由于相当多数的契约华工是被人诱骗到国外的,因此对诱骗拐卖华工的不法之徒的惩治一度引人注目,成为清政府侨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法律及实践的角度考察清政府对此的态度及其演变。
袁丁
关键词:契约华工英法联军拐卖苦力贸易招工
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的节点作用被引量:1
2018年
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发展和扩大是新时期广东省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机遇,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息息相关。目前,面对新的形势和转变,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急需找到明确的发展方向和突破点,才能有所作为。总体来说,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要探索方法,将广东省改革开放以来办特区、发展经济的经验教训引介到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与中国国内各相关省区市。要主动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各国及中国国内各省区市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设,强化自身技术、标准、专利和管理等"软件"方面的对外输出,真正起到关键节点的作用。
袁丁
吧国公堂的审案类别及特点研究——以《公案簿》为中心
2019年
18世纪末,荷兰殖民地巴达维亚的华人社会事务主要由当地华人建立的吧国公堂进行处理。整理、归纳吧国公堂的审案记录《公案簿》,发现吧国公堂审案具有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核心,受审案官个人阅历影响,同时在特定领域学习参考荷兰法律的特点。
张凤仪袁丁
关键词:审理案件
战后国民政府侨汇经营体系的重建被引量:6
2001年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府积极重建官方侨汇经营机构,以便争取外汇,重 建经济,为内战作准备。1945年底至1946年初,广东各官营行局相继在海内恢复营业,其最 初的主要工作就是处理因战事带来的侨汇积压问题。虽然各官营行局积极改善营业,但是由 于它们在海内外地域分布的不合理,且严重忽视华侨小额家用汇款,致使国民党政府未能达 到控制全部侨汇以增加外汇收入的目的。
袁丁陈丽园
关键词:国民政府
侨汇逃避”问题的终结被引量:1
2002年
1947年下半年起,国民政府对侨汇利益的垄断和对地方侨汇机构利益的不兑现造成的地方侨汇经营亏损问题,使地方侨汇机构在执行中央政府的侨汇政策时大打折扣。虽然在1949年初国民政府一再出台相关措施加以挽救,然而最终因政局动荡、经济混乱而无法落实,使侨汇逃避问题最终无法解决。
袁丁陈丽园
关键词:侨汇国民政府
冷战背景下美国对缅甸的观察--1949年底的美国档案
冷战时期,围绕着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与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对立,美国对东南亚的政策也转向以围堵国际共运为中心,试图构建起亚洲版北约,以防止所谓'共产主义对亚洲的渗透'.文章介绍了美国在冷战时期对东南亚的政策底色,重点对...
袁丁
关键词:外交政策意识形态民族主义
文献传递
1946-49年国民政府对侨批局的政策被引量:8
2001年
1946-1949年,南京国民政府采取各种政策,企图大力吸收侨汇,加强对侨汇的控制,以巩固国民党政权,进行内战。在这一阶段,国民政府一方面改善自身的侨汇经营,一方面极力打击侨汇黑市以解决侨汇流失问题,对于侨批局采取既限制,又利用的政策。但是由于官营行局的先天不足,始终无法替代民间侨批局,加上为从事内战而开支巨额军费,导致全国出现恶性通货膨胀,侨汇大量进入黑市而无法控制,最终导致政策的失败。
袁丁陈丽园
关键词:侨汇国民政府
国民政府的救济难侨活动(1931-1937)——以广东为中心被引量:14
2003年
20世纪30年代,由于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日本的南进运动及东南亚各地排华运动等因素的影响,出现了大批难侨。在这些难侨归国后,广东省政府对他们进行了积极的扶助和救济,以帮助他们尽快恢复正常生活。本文运用有关的档案资料,力图探讨广东政府在1931-37年间的有关政策和活动,并以此来揭示这一时期国民政府的国家意识及政府职能的转变。
袁丁李亚丽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