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小艳
- 作品数:48 被引量:161H指数:8
- 供职机构:江苏省地震局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地震局青年科学基金中国地震局地震监测、预测、科研三结合课题中国地震局地震科技星火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文化科学建筑科学更多>>
- 江苏及邻区中小地震能量场的时空变化分析
- 地震活动反映了一个地区地壳构造活动的变化规律,往往也展示该地区构造运动的独特性和多样性。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地震活动在时、空、强分布方面都存在丛集特征。刁守中等认为,区域内的背景地震系地震活动期平静阶段及活动期初期发生的地...
- 王俊孙业君郑江蓉詹小艳江昊琳
- 一种地震观测系统异常识别方法和装置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地震观测系统异常识别方法和装置,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基于预设的背景噪声自相关函数对记录信号进行运算处理,获得地震观测系统的响应灵敏度信息;基于预设的背景噪声自相关函数对记录信号进行运算处理,获得地震...
- 王俊朱峰杨驰詹小艳于悦颖孙小航钱婷
- sPL震相在江苏高邮M 4.9级地震震源深度测定中的应用被引量:15
- 2014年
- 2012年7月20日20时11分在江苏高邮与宝应交界发生了M4.9级地震,是江苏地区陆地上近22年来的最大地震.本文是运用频率-波速(F-K)方法,来模拟得到深度震相sPL在不同深度模型下的理论地震图,然后在径向(R)、切向(T)和垂直向(Z)上与实际观测波形进行拟合比较,来最终确定出震源深度.根据sPL震相的优势震中距范围30~50 km,从江苏省数字地震台网中,筛选出波形记录质量信噪比高的宝应台(BY)、盐城台(YC)来进行计算,计算结果显示:宝应台和盐城台在震源深度模型分别为11 km和10 km时,理论地震图和实际观测波形的拟合结果最为接近.这一结果与利用结合波形互相关的双差定位法获得的震源深度,约10.2 km基本一致,初步表明在覆盖层厚的江苏中部地区,利用sPL震相来测定震源深度是可靠的.
- 詹小艳朱升初王恒知薛莹莹王俊
- 关键词:震源深度理论地震图
- 新疆于田M_S7.3地震主震精定位研究被引量:12
- 2014年
- 新疆、青海、西藏数字地震台网和新疆和田台阵都十分清晰、完整地记录到2014年2月12日新疆于田MS7.3地震的波形,故采用区域地震台网和地震台阵联合定位的方法精确测定该地震的震源位置。具体定位时采用了以下技术:①根据MS7.3地震震中的位置,360°等方位均匀选取台站,平均每隔约15°选取1个台站参与初始定位;②将于田台的记录波形旋转至径向和切向上精确测定S波的到时,并以此控制震中距;③测定震中位置时采用的速度模型,是以震源为中心、半径约为1.0°范围内发生的历史地震资料为基础,经重新拟合后获得的速度模型;④利用和田地震台阵记录的主震波形资料,经波形聚束方法处理后测定方位角,并以此方位角修正震中位置;⑤采用确定性方法测定震源深度。最终得到新疆于田MS7.3地震主震的震中位置为36.197°N、82.467°E,震源深度为12km,发震时刻为2014年2月12日17:19:48.2。
- 王俊宋秀青陈向军詹小艳缪发军刘双庆朱元清
- 关键词:震源位置数字地震台网地震台阵
- 茅山断裂带及邻区地震震源机制解计算及应力场反演被引量:5
- 2015年
- 利用2001年1月~2014年4月江苏及邻区数字地震波形资料,采用P波、S波初动和振幅比联合求解方法计算了茅山断裂带及邻区149次中小地震震源机制解。震源机制解特征分析表明,研究区中小地震震源类型以走滑型为主,兼有一定比例的正断层类型,而逆冲型相对较少,P、T轴优势方向分别为NEE-SWW、NNW-SSE向。利用149次地震的震源机制解,采用自助线性应力反演(LSIB)方法反演了研究区应力张量。结果显示,最大主应力S_1方位角为254.2°,俯角为2.6°,最小主应力S_3方位角为163.9°,俯角为9.5°。为了进一步印证所得应力张量的可靠性,又利用1970年以来M_L≥3.5地震震源机制解再次反演,所得结果中最大主应力S_1方位角为252.4°,俯角为8.4°,最小主应力S3方位角为160.4°,俯角为12°。2份不同的震源机制解资料反演所得应力张量十分接近。应力张量结果表明,茅山断裂带及邻区处于以NEE-SWW向水平压应力和NNW-SSE向水平张应力为主的现代构造应力场中。
- 孙业君黄耘江昊琳詹小艳叶碧文丁烨
- 关键词:震源机制解应力张量
- 一种恒温设备的恒温系统
- 本实用新型属于恒温控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恒温设备的恒温系统,包括温度传感器、制冷装置、加热装置、控制端、处理模块、判断模块和通信模块。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恒温系统,采用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恒温设备的温度并与预设温度范围的上...
- 詹小艳徐顺强
- 文献传递
- 2005年江西九江—瑞昌M_S5.7地震破裂参数及余震静态应力触发研究被引量:3
- 2011年
- 根据地震破裂过程中的多普勒效应,利用多台波谱参数推算九江—瑞昌MS5.7地震的震源破裂参数,得到主震的破裂方位角φ0≈319.6,°破裂速度约为2.3 km/s,用最小二乘法拟合的相关系数极值约为0.80。在此基础上,分别计算了主震在4.8级强余震的两个节面上的静态库仑应力变化量,结果显示:主震在4.8级余震节面Ⅰ、Ⅱ上的静态库仑应力变化均为正值,分别为0.48 MPa和0.02 MPa。主震在节面Ⅰ、Ⅱ上产生的静态库仑应力的变化十分接近。应力增加的区域主要位于主震断层的右侧,应力减小的区域主要分布在震中南部。统计显示:绝大部分余震均发生在静态库仑应力增加的区域内,尤其是在节面Ⅰ上,表明主震破裂产生的库仑破裂应力变化对4.8级余震的发生有重要的触发作用,同时也有利于大多数余震的发生。
- 王俊孙业君詹小艳霍祝青阮祥郑江蓉
- 利用长期的地震存档资料进行近实时双差事件定位及对北加州的应用被引量:8
- 2009年
- 介绍了一种利用互相关和双差方法快速对新地震事件相对于过去已精确定位的事件进行高精度重定位的实时方法。本方法自动将新事件的波形记录与它附近发生过的已归档事件进行互相关,以精确测量震相到时的差分。利用双差算法将这些数据以及从到时拾取中计算出的延迟时间,转换成新事件与它相邻事件的相对位置向量。利用来自北加州地震台网(NCSN)和北加州地震数据中心近实时的数据,及当地储存的北加州地震台网地震档案的拷贝等数据,将这项新的监测技术应用于加州北部的地震记录。与加州北部高分辨率双差地震目录相关的新的事件将被进行近实时(几十秒内)自动重新定位。利用北加州已发生的事件进行逆向测试,结果显示实时双差定位结果水平向的分辨率平均为0.08km,深度方向为0.24km。研究发现,因为地震记录的密度会持续增加及数字地震档案的积累,利用本方法定位新事件的精度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不断地得以改善。实时双差地震定位能以前所未有的分辨力来监测活动断层在孕震特征上的时空变化,因此它在快速评估及减轻地震灾害的过程中具有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应。
- F. Waldhauser王俊詹小艳张天中
- 关键词:地震事件双差定位北加州重定位
- 江苏数字地震台网P波谱震级和地震辐射能的计算
- 2021年
- 基于江苏数字地震台网的宽频带记录,对38次M≥5.0地震的P波谱震级M_(P)进行测定,对地震的辐射能量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本文测定的M_(P)与中国地震台网中心(CENC)测定的MS、德国地学中心(GFZ)测定的MW具有很好的一致性,与该2种震级之间的平均偏差分别约为0.17和0.10级,基本小于世界主要地震机构之间对同一震级的测定误差(约0.2级);同时,基于M_(P)估算的地震辐射能与基于修正G-R关系由MS震级换算获得的结果十分接近,两者平均能量之比约为1.1,表明M_(P)与P波群(P+pP+sP)能量流是基本等效的。因此,基于宽频带数字记录测定中强地震的P波谱震级以及地震辐射能是可行的,且测定过程简便。
- 詹小艳章东王凯王俊
- 关键词:区域地震台网
- 芦山地震古建筑震害调查与分析被引量:11
- 2014年
- 根据芦山地震极震区和重灾区古建筑的震害现场调查资料,进行震害特征与破坏原因分析。古建筑结构形式主要包括木结构、石结构、砖木结构和砖石结构。通过分类和归纳的方法,得到古建筑的典型震害特征包括基础剪断、墙体开裂、抹灰掉落和顶部局部塌落等。古建筑遭到破坏的成因机制包括:鞭鞘效应、竖向地震作用、传力机理变化等。分析了不同结构形式古建筑的地震破坏作用差异性等,同种结构形式的古建筑比普通房屋建筑的抗震性能要好。同时,讨论了不同结构类型古建筑的抗震维护与加固措施、抗震传力机理以及隔震和减震等,为古建筑抗震设防和抗震加固、减轻灾害等提供参考。
- 洪海春石玉成刘拓王恒知詹小艳
- 关键词:古建筑震害调查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