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玉琳
- 作品数:9 被引量:28H指数:3
- 供职机构:闽清精神病防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针对性护理措施对难治性情感障碍患者疗效的影响被引量:8
- 2015年
-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措施对难治性情感障碍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抽取难治性情感障碍患者56例,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8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针对性护理,护理2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自评抑郁量表(SDS)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96.5%,明显高于对照组6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7.240,*P<0.05);观察组患者的SDS和SA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a=4.890,tb=6.708,P<0.05)。结论:难治性情感障碍患者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护理的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 詹晓明薛金花许玉琳
- 关键词:针对性护理常规护理临床疗效
- 综合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将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的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以及伴有睡眠障碍的80例患者,采用"不平衡指数最小分配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只进行睡眠卫生健康教育,研究组接受睡眠卫生健康教育及音乐治疗、刺激控制、渐进性肌肉放松综合干预,疗程一个月。干预前后采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测定两组患者睡眠质量。结果干预前,对照组和研究组PSQI总评分分别为(9.70±1.65)分和(9.79±1.88)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PSQI主观睡眠质量(1.43±0.68)、入睡时间(2.23±0.56)、睡眠持续性(0.83±0.67)、睡眠障碍(1.49±0.51)、习惯性睡眠效率(0.28±0.50)、日间功能障碍(1.04±0.59)评分及总评分均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PSQI各项得分和总得分均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干预可能有助于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睡眠质量。
- 徐小洁许玉琳黎赛英刘友夺
- 关键词:综合干预精神分裂症睡眠质量
-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分裂症32例护理分析被引量:1
- 2015年
-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利用现代麻醉技术和多参数监测技术,使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安眠和肌肉放松的状态下,大脑在短时间内接受一定量的电流刺激,从而达到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情的控制,是精神科针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常用的一种物理治疗方法。为了使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享受到更加优质的护理,现将我院精神分裂症患者32例进行MECT治疗,现报告如下。
- 詹晓明许玉琳徐小洁
- 关键词:电休克治疗护理分析抽搐麻醉技术肌肉放松电流刺激
- 电话随访预防精神分裂症患者复发的临床效果分析被引量:1
- 2020年
- 精神分裂症是较为常见的精神疾病,具有复发性高、治疗难度大、治疗周期长等特点。根据临床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的发病原因来自多个方面,既包括遗传因素和个人因素,又包括环境因素和社会因素。临床上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方法主要为药物控制,患者出院后的服药依从性决定了其复发的可能。由此可见,患者服药依从性的重要程度。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有效方式之一为电话随访,因此,本文主要分析电话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再住院率及满意度的临床影响。现报告如下。
- 詹晓明许玉琳林云
-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服药依从性电话随访精神疾病再住院率
- 综合护理对老年性痴呆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5年
- 老年性痴呆又称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起病隐匿,神经系统持续退化的疾病,临床特征为记忆障碍、技能损害、执行功能障碍和人格及行为改变等[1]。对于这类患者目前尚无很好的治疗方法,只能对症治疗,主要以护理为主。综合护理主要将护理程序作为核心,使护理程序更加系统,对患者进行护理时将护理的详细程序作为框架,每一步都相扣,使整个护理工作更加协调统一,保证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
- 许玉琳薛金花徐小洁
- 关键词:生活自理能力老年性痴呆记忆障碍对症治疗
- 家庭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和满意度的影响被引量:1
- 2021年
- 精神分裂症为临床高发疾病,其主要是指患者具有情感、思维、行为等多方面障碍的疾病,目前临床对于该疾病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疾病具有慢性倾向[1]。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来说,其康复过程十分漫长,不仅是环境适应过程,也是社会适应过程。家庭是患者接触最多的环境,加强其家庭护理十分必要,对促进患者早期康复具有重大意义[2-3]。本文探讨家庭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及满意度的影响,明确家庭护理的效果。
- 许玉琳徐小洁詹晓明
-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过程家庭护理早期康复康复效果满意度
- 精神科护士睡眠质量调查分析被引量:3
- 2014年
- 睡眠质量是指睡眠的好坏.有研究显示,睡眠障碍可引发多种不良事件,如生活质量下降、工作效率降低、交通和工伤事故、认知改变等[1].精神科护士由于长期与精神病人接触,需时刻防范病人突暴的应急事件,精神压力大,再加上频繁的倒班,高强度的护理工作,所以睡眠质量严重受影响.本文旨在通过对我院60名精神科护士睡眠质量的调查分析,为改善精神科护士睡眠质量,保障其身心健康提供依据.
- 许玉琳徐小洁詹晓明刘友夺
- 关键词:精神科护士睡眠质量睡眠障碍生活质量工伤事故
- 阳性强化疗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作用
- 2014年
- 目的了解阳性强化疗法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中的作用,为阳性强化疗法辅助治疗精神分裂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患者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和康复训练,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和康复训练的基础上接受阳性强化疗法。采用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6周、12周末各评定一次。结果治疗后第6周、12周末两组NOSIE总积极因素评分、总消极因素评分、病情总估计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以阳性强化疗法方式进行的康复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具有积极作用。
- 黄丹许玉琳詹晓明
- 关键词:康复训练精神分裂症
- 精神分裂症复发先兆症状分析及预防对策
- 2009年
- 目的:评价精神分裂症复发先兆症状的特征及预防复发的对策。方法:观察2008年住我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5例复发的先兆症状及出现时间。结果:精神分裂症复发先兆症状按出现的频率依次为:睡眠障碍、出现奇怪的想法、说话离谱、易激惹、好发脾气、不恰当的行为举止、生活懒散、个人生活自理能力下降、情感淡漠、对周围事物漠不关心、反应迟钝、接触差等。以2月、3月最常见,其次为4月、11月、12月。结论:了解精神分裂症复发前出现的先兆症状及时间,对患者进行早期干预,对避免复发有实用价值。
- 黎赛英刘芳许玉琳
-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