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珞萍

作品数:139 被引量:784H指数:18
供职机构:上海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上海市科委国际合作基金上海市教委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机械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0篇期刊文章
  • 20篇专利
  • 19篇会议论文
  • 10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8篇金属学及工艺
  • 56篇一般工业技术
  • 18篇机械工程
  • 16篇交通运输工程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冶金工程
  • 2篇电气工程
  • 1篇矿业工程

主题

  • 57篇合金
  • 35篇铝合金
  • 31篇半固态
  • 17篇热疲劳
  • 17篇模具钢
  • 16篇汽车
  • 11篇压铸
  • 11篇枝晶
  • 10篇力学性能
  • 10篇晶粒
  • 10篇半固态成形
  • 10篇力学性
  • 9篇树枝晶
  • 9篇热疲劳性
  • 9篇热疲劳性能
  • 9篇计算机
  • 8篇H13钢
  • 8篇车用
  • 7篇电磁搅拌
  • 7篇轿车

机构

  • 138篇上海大学
  • 2篇南昌大学
  • 1篇名古屋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南京钢铁集团...
  • 1篇上海工业大学
  • 1篇苏州钢铁厂
  • 1篇宝钢特钢有限...
  • 1篇上海五钢(集...

作者

  • 139篇许珞萍
  • 81篇邵光杰
  • 63篇张恒华
  • 39篇闵永安
  • 37篇吴晓春
  • 14篇李麟
  • 9篇史文
  • 9篇张先念
  • 8篇朱明原
  • 8篇徐晓
  • 7篇段海丽
  • 7篇余忠土
  • 6篇彭文屹
  • 6篇朱松鹤
  • 6篇彭晟
  • 6篇马学鸣
  • 6篇徐霖
  • 5篇戴宗琳
  • 5篇李敏敏
  • 5篇唐轩

传媒

  • 34篇上海金属
  • 9篇热处理
  • 7篇金属热处理
  • 6篇特种铸造及有...
  • 5篇铸造
  • 4篇国外金属热处...
  • 4篇中国有色金属...
  • 3篇金属热处理学...
  • 2篇理化检验(物...
  • 2篇材料热处理学...
  • 2篇上海大学学报...
  • 2篇第八次全国热...
  • 2篇第二届模具技...
  • 2篇第四届全国表...
  • 1篇材料科学与工...
  • 1篇钢铁
  • 1篇材料保护
  • 1篇机械工程材料
  • 1篇模具工业
  • 1篇表面技术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6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9
  • 6篇2008
  • 5篇2007
  • 5篇2006
  • 15篇2005
  • 8篇2004
  • 14篇2003
  • 20篇2002
  • 17篇2001
  • 13篇2000
  • 7篇1999
  • 4篇1998
  • 1篇1997
  • 3篇1996
  • 2篇1994
1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轿车用高性能模具材料的开发
李麟吴晓春闵永安何燕霖徐晓许珞萍徐明华黄鸿生续维王文革王庆亮唐文军叶平
该项目对热作模具钢-H13钢的冶金质量和成分组织控制技术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采用新流程使其组织性能均匀得到显著提高,各项性能符合优质H13钢质量检验标准;设计了塑料模具钢-718钢的成分,确定了均匀化处理的温度,确定了...
关键词:
关键词:模具钢轿车
喷丸强化对轿车用新型齿轮钢表面应力状态影响的研究被引量:6
2001年
应用单变量及正交试验 ,并配经 X射线应力仪等系统地研究了喷丸工艺参数 (丸粒速度、密度及喷丸时间 )对工件表面残余应力及其分布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 :随着三种喷丸工艺参数值的提高 ,工件表面残余应力增大 ,尤其是工件次表层峰值应力增大更明显 ,且内移 ,但当丸粒速度接近设备所产生的最大值时 ,则工件表层应力值几乎不再增加。并讨论了有关机理。
张恒华许珞萍邵光杰王诗言
关键词:轿车齿轮钢喷丸强化
汽车用先进高强度材料的研制
邵光杰桂龙明张恒华孙保良卫品官许珞萍戴宗琳
该项目通过研究,成功的冶炼出了符合德国合金成分和性能要求的铝合金材料,并通过连续铸造的方法,制备了¢105mm直径的铝合金铸锭,经扩散退火、温挤压,制成¢45mm的锻压毛坯件。在上海汇众公司锻造车间进行了加热、出坯、再加...
关键词:
关键词:铝基复合材料
离子渗氮化合物层对H13钢热疲劳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6
2002年
采用Uddeholm热疲劳试验方法 ,用机械磨去法和在等离子体气氛内加氩的方法除去化合物层 ,并与有化合物层的热疲劳试样进行对比 ,以研究化合物层对H13钢热疲劳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化合物层所具有的高硬度和高强度 ,能使其推迟热疲劳裂纹的萌生 ,并在一定程度上阻止热裂纹向基体内部扩展 ,但有化合物层试样的热裂纹在表面扩展较快 ,经 30 0 0周热循环后 ,观察到横断面的热裂纹宽度较大、数量较多。
彭文屹吴晓春闵永安许珞萍
关键词:离子渗氮化合物层H13钢热疲劳性能
一种强化铝合金的复合热加工成形方法
本发明述及一种强化铝合金的复合热加工成形方法,属金属材料热加工制造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铸造、锻造、固熔热处理和时效热处理的多道复合加工程序。与单独常规的铸造法或锻造法不同,为一种复合热加工方法,由该复合新工艺制得的铝...
邵光杰许珞萍戴宗琳
文献传递
微合金钢中析出相形核过程的三维原子探针研究被引量:6
2009年
应用透射电镜和三维原子探针研究了Nb-V微合金钢在不同处理工艺时的形核过程。控轧控冷(TMCP)钢样品的透射电镜的结果表明出现了(Nb,V)(C,N),大小为几十纳米。三维原子探针的检测结果显示控轧控冷钢样品未出现纳米尺寸的碳氮化物团簇,而淬火钢样品中出现纳米级NbC团簇,经回火的样品中(Nb,V)C和VN团簇最为明显。
吴静张恒华朱松鹤彭晟刘文庆许珞萍
关键词:碳氮化物三维原子探针
H13钢渗硼层热疲劳性能的研究被引量:10
2007年
采用Uddeholm自约束热疲劳试验方法,运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分析技术及X射线应力测试仪等,研究了H13钢渗硼层在3000周次的热疲劳试验后,渗层形貌和相组成的变化,以及0-3000周次的热循环过程中,表面残余应力的变化,并与未渗硼试样进行对比。分析了渗硼层热疲劳裂纹形成的原因。结果表明,渗硼层所具有的高强度和好的热稳定性,改变了热疲劳裂纹的萌生及扩展的方式和热疲劳裂纹的形貌,提高了H13钢的热疲劳抗力。
彭文屹吴晓春闵永安许珞萍
关键词:H13钢渗硼处理热疲劳性能
SiCp/A356复合材料半固态流变特性的研究被引量:2
2005年
用自制的同轴圆筒旋转流变仪对SiCp/A356颗粒增强复合材料浆料的流变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SiCp/A356复合材料在液态和半固态条件下,表现出非牛顿流体的特性,浆料稳态表观粘度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大而下降.当剪切速率达到一定值时,其剪切变稀特性减弱,显示出牛顿流体的特性.在连续冷却条件下,半固态浆料的表观粘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先缓慢后迅速增大.在总固相率相同时,SiCp/A356复合材料的表观粘度比A356合金低,加入的SiCp,体积含量越多,浆料流变性能越好.同时,在加入相同体积分数的SiC颗粒条件下,增强颗粒尺寸越小,浆料表观粘度越大.
张先念张恒华邵光杰许珞萍段海丽
关键词:半固态复合材料表观粘度剪切速率SIC颗粒
利用模具等离子热处理改善汽车冲压件质量
大量汽车零件采用钢板冲压成型制造,在成型过程中钢板和模具间相互作用造成模具的磨损,模具的不均匀磨损、异常磨损会影响冲压件质量,造成拉毛、拉伤,严重时不能正常生产.在翻边模、成型模等深拉延模上施以等离子表面热处理,形成具有...
闵永安吴晓春许珞萍邵光杰
关键词:冲压氮化磨损汽车零件
文献传递
铝合金半固态压铸工艺参数及性能研究被引量:19
2005年
应用具有不同厚度的简单板材模具来系统研究压铸工艺参数对A356铝合金半固态压铸件性能的影响,以优化半固态压铸工艺及其参数。试验结果表明,对A356铝合金半固态压铸,其性能随压射压力的增大而提高,当压射压力大于100MPa,则性能基本上不再提高。压铸速度过小或过大会降低压铸件的性能。另外建压时间、坯料加热温度、模具预热温度以及脱模剂等参数对半固态压铸件性能也有明显的影响。
张恒华邵光杰许珞萍
关键词:铝合金半固态压铸工艺参数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