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贤平

作品数:24 被引量:89H指数:6
供职机构:萍乡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1篇头痛
  • 11篇偏头痛
  • 10篇缺血
  • 9篇脑缺血
  • 7篇再灌注
  • 7篇灶性
  • 7篇局灶
  • 7篇局灶性
  • 7篇灌注
  • 6篇灶性脑缺血
  • 6篇局灶性脑缺血
  • 5篇头痛患者
  • 5篇偏头痛患者
  • 5篇缺血再灌注
  • 5篇脑缺血再灌注
  • 4篇多态
  • 4篇多态性
  • 4篇基因
  • 4篇基因多态性
  • 4篇大鼠局灶性脑...

机构

  • 17篇中南大学
  • 7篇萍乡市人民医...
  • 2篇江西省萍乡市...
  • 1篇湖南省人民医...
  • 1篇中南大学湘雅...

作者

  • 24篇许贤平
  • 14篇杨晓苏
  • 9篇杨期东
  • 7篇易飞
  • 3篇闫红静
  • 2篇谷峰
  • 2篇张长应
  • 1篇吴建云
  • 1篇谭利民
  • 1篇肖波
  • 1篇周星灿
  • 1篇崔玉真
  • 1篇郑晓东
  • 1篇车雄宇
  • 1篇袁荣峰
  • 1篇黄春
  • 1篇黄春
  • 1篇张丽芳
  • 1篇李俊

传媒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卒中与神经疾...
  • 2篇神经疾病与精...
  • 1篇中国疼痛医学...
  • 1篇中国煤炭工业...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长江大学学报...
  • 1篇医学与哲学(...
  • 1篇国际脑血管病...
  • 1篇实验与检验医...
  • 1篇江西省第五次...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1
  • 7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5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依达拉奉通过上调LMO4表达保护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2017年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神经保护机制。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2)、模型组(n=12)和依达拉奉组(n=12)。采用线栓法制作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2 h后恢复灌注,再灌注24 h后处死动物。依达拉奉组在脑缺血再灌注即刻腹腔注射依达拉奉3 mg/kg,模型组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采用HE染色观察病理学改变,TUNEL染色检测缺血皮质凋亡细胞,蛋白质印迹法和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缺血皮质LIM结构域蛋白4(LIM domain protein 4, LMO4)表达水平和阳性细胞。结果HE染色显示,假手术组细胞形态基本正常;模型组和依达拉奉组均有细胞坏死,但后者程度减轻,形态正常的细胞数量显著增多于前者(P〈0.01)。TUNEL染色显示,假手术组未见TUNEL阳性细胞;依达拉奉组缺血皮质TUNEL阳性细胞显著少于模型组(P〈0.01)。免疫荧光染色显示依达拉奉组缺血皮质LMO4阳性细胞显著多于模型组(P〈0.01),蛋白质印迹分析显示依达拉奉组缺血皮质LMO4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结论依达拉奉可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抑制神经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上调LMO4表达有关。
许贤平黄春易飞
关键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安替比林自由基清除剂神经保护药
LM04及相关蛋白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中的表达变化
许贤平杨晓苏杨期东闫红静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LMO4和pCREB的表达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核转录因子LMO4和pCREB在缺血半暗带的表达规律及与凋亡抗原的共表达。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及缺血再灌注1h、3h、6h、12h、24h、48h组,线栓法制备局灶性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缺血2h后恢复再灌住,采用Western blot法、免疫荧光法检测LMO4、pCREB在缺血半暗带的表达变化,免疫荧光双标观察LMO4、pCREB的表达定位及与TUNEL阳性细胞之间的共表达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缺血侧半暗带皮层组织LMO4蛋白水平再灌后3h开始升高,24h达高峰,48h明显下降,pCREB蛋白水平6h开始升高,24h达高峰,48h逐渐下降(P<0.05或P<0.01);LMO4、pCREB阳性细胞数再灌后6h开始升高,24h达高峰,48h显著下降(P<0.05或P<0.01);免疫荧光双标显示LMO4和pCREB仅表达于神经元,LMO4主要表达于细胞核,少量位于细胞浆,pCREB仅表达于细胞核;LMO4与pCREB完全共表达;LMO4、pCREB均与TUNEL阳性细胞呈分离表达。结论脑缺血再灌后诱导LMO4、pCREB表达升高,并呈动态变化趋势,可能为神经细胞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一种内部适应性保护机制。
许贤平易飞杨晓苏杨期东
关键词:脑缺血核转录因子PCREB
尤瑞克林联合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急性脑梗死的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尤瑞克林是从人尿液中提取的糖蛋白,多中心、随机、双盲的临床试验证实尤瑞克林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运动功能均有显著改善作用,但其单用疗效仍有限,本研究拟探讨尤瑞克林联合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许贤平黄春易飞
关键词:低分子右旋糖酐随机对照研究急性脑梗死尤瑞克林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
偏头痛的五羟色胺1A受体(5-HTR1A)基因-1018C/G启动子区多态性位点分析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讨五羟色胺1A受体(5-HTR1A)基因-1018C/G启动子区多态性与偏头痛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PCR-RFLP)技术在156例偏头痛患者及138例健康对照中对该单核苷酸位点进行分析。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在此位点基因型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两组间对比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偏头痛的基因多态性位点并非其遗传的主要危险因素。
许贤平易飞
关键词:偏头痛五羟色胺基因多态性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NLRP-1、caspase-1的表达研究
目的研究NLRP-1,caspase-1mRNA和蛋白的表达变化及其与炎症之间的关系,以探讨NLRP-1及caspase-1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杨晓苏闫红静许贤平
关键词:再灌注缺血半暗带区CASPASE-1局灶性
文献传递
缺血性卒中治疗中的若干启示被引量:6
2008年
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病死率、高度致残的临床特点。目前对缺血性卒中的治疗已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它仍是内科临床工作中最具挑战性的任务之一。哲学反思对科学的发展具有指导作用,本文从哲学的角度对缺血性卒中的治疗策略和措施进行综合分析,以把握其最新的发展趋势。
许贤平杨期东杨晓苏
关键词:缺血性卒中哲学思考
偏头痛患者焦虑抑郁状态调查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探讨偏头痛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124例偏头痛患者和110例健康者对照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偏头痛组焦虑评分平均为(37.04±7.31)分,患病率31.5%;抑郁评分为(37.57±8.25)分,患病率为46.0%,均高于对照组人群(P<0.01);偏头痛患者焦虑水平的影响因素有头痛程度、头痛频率、急诊次数,抑郁水平的影响因素有头痛频率、头痛程度、学历。结论偏头痛患者焦虑、抑郁的发生率偏高,通过控制其影响因素如头痛频率、程度等可能有助于降低其发生及水平。
许贤平易飞
关键词:偏头痛焦虑抑郁
SF-36中文版对偏头痛患者生存质量的调查被引量:32
2009年
目的:探讨偏头痛患者生存质量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健康状况量表SF-36中文版对122例偏头痛患者和112例健康对照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用两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生存质量评分,以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偏头痛组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偏头痛组在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8个维度的评分上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偏头痛患者生理综合评分的影响因素有头痛频率、头痛程度、学历,心理综合评分的影响因素有头痛程度、头痛频率、病程、学历。结论:偏头痛患者生存质量偏低,通过控制其影响因素如头痛频率、程度等可能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许贤平杨晓苏杨期东张长应
关键词:偏头痛SF-36
偏头痛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调查
<正>目的:探讨偏头痛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124例偏头痛患者和110例健康对照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偏头痛组焦虑评分平均为(37.04±7...
许贤平易飞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