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贺威

作品数:10 被引量:33H指数:2
供职机构:武警辽宁省总队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辽宁省科学技术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蛋白
  • 2篇血压
  • 2篇乙型
  • 2篇乙型肝炎
  • 2篇高血压
  • 2篇肝炎
  • 1篇蛋白酶
  • 1篇低分
  • 1篇低分子
  • 1篇低分子肝素
  • 1篇低分子肝素治...
  • 1篇滴注
  • 1篇毒副作用
  • 1篇心功能
  • 1篇心脏
  • 1篇心脏病
  • 1篇心脏病患者
  • 1篇血清
  • 1篇血清抗核抗体
  • 1篇血透

机构

  • 10篇武警辽宁省总...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沈阳医学院附...
  • 1篇武警后勤学院

作者

  • 10篇贺威
  • 3篇刘静
  • 2篇曹东旭
  • 2篇李彦姝
  • 2篇吕文君
  • 2篇赵郁
  • 2篇白冰
  • 1篇孙晓莹
  • 1篇张红军
  • 1篇殷凤
  • 1篇臧照辉
  • 1篇刘纪泽
  • 1篇樊霞
  • 1篇朱宁川
  • 1篇陈悦
  • 1篇冯妍
  • 1篇高万峰
  • 1篇王俭
  • 1篇巩静

传媒

  • 4篇临床军医杂志
  • 3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当代医学
  • 1篇贵州医药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年份

  • 2篇2022
  • 2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0
  • 1篇2009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补充铁剂纠正血透患者贫血的分析
2009年
贺威殷凤曹东旭
关键词:贫血铁剂静脉滴注促红素
伽马刀联合DC-CIK对局部淋巴结转移性食管癌患者免疫功能影响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伽马刀联合DC-CIK对局部淋巴结转移性食管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4—6月武警辽宁省总队医院收治的120例局部淋巴结转移性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入A组和B组,每组60例。A组患者接受伽马刀治疗,B组患者在A组基础上接受DC-CIK治疗,连续治疗4个周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近期客观有效率、疾病控制率和远期存活率,以及治疗前后的免疫相关指标等。结果治疗后,A组客观有效率为67.3%(37/55)、疾病控制率为90.9%(50/55),B组客观有效率为80.0%(40/50)、疾病控制率为94.0%(47/5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3、5年时,A组存活率分别为56.4%(31/55)、12.7%(7/55)、1.8%(1/55),B组存活率分别为86.0%(43/50)、32.0%(16/50)、6.0%(3/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D3、CD8、CD56/CD3、CD16/CD3、IgG、IgM、IgA均较治疗前升高,且B组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CD4/CD8均较治疗前下降,且B组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伽马刀联合DC-CIK治疗局部淋巴结转移性食管癌临床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免疫系统功能。
贺威刘静白冰
关键词:伽马刀DC-CIK食管癌免疫
破骨细胞生成抑制因子在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中的生物学作用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破骨细胞生成抑制因子(osteoprotegerin,OPG)蛋白在人乳腺癌中的生物学作用。方法:利用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分析OPG在人乳腺癌病例中的表达对于病人预后生存的影响。MCF-7去激素培养后,加入17β-雌二醇刺激24 h后,提取总RNA,检测OPG在细胞内的表达情况。利用STRING数据库检索OPG相互作用蛋白。结果:OPG低表达明显减低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病人的预后生存时间,而雌激素受体阴性的乳腺癌病人的生存时间不受OPG表达的影响。在17β-雌二醇的刺激下,OPG基因表达水平明显减低。多个因子能够与OPG发生相互作用。结论:OPG可能参与雌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的转化。
贾适恒贺威李彦姝
关键词:17Β-雌二醇
曲美他嗪治疗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探讨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治疗高血压性心脏病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我院2019年3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和试验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口服盐酸曲美他嗪片治疗,两组均治疗90 d。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压、心功能、氧化应激指标及炎性因子。结果试验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4.00%,高于对照组的7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DBP、SBP、LVEDVI、LVESVI、血清ROS、MDA、TNF-α、IL-6、MMP-3水平较治疗前降低,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VEF、血清SOD、GSH-Px水平较治疗前升高,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美他嗪可降低高血压性心脏病血压,改善患者心功能,缓解患者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疗效显著。
袁菲阳陈悦冯妍吕文君朱宁川赵郁白冰贺威
关键词:高血压性心脏病曲美他嗪心功能
药物引起急性肾衰竭45例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了解不同药物致肾损害的诊断及预后,提高药物性肾损害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药物性急性肾衰竭患者的致病药物、治疗结果及预后。结果引起肾损害的主要药物为氨基糖甙类、头孢菌素类和非甾体抗炎药。结论尿毒症者应尽早透析治疗。
贺威肖伟
关键词:急性肾衰竭药物毒副作用
组织蛋白酶D在肾癌组织中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预后相关性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组织蛋白酶D(Cath-D)在肾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自2005年2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46例肾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146例患者的癌组织标本纳入肾癌组;将其中35例患者取自距离癌灶≥3 cm处的正常肾组织标本作为对照纳入正常组。比较正常组和肾癌组的Cath-D表达情况,分析Cath-D表达情况与患者临床病理因素、5年生存率的相关性。结果正常组和肾癌组Cath-D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1.43%(4/35)和79.45%(116/1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th-D阳性表达与患者TNM分期、Ki-67表达及5年生存情况相关(P<0.05)。Cath-D(+)患者5年生存率低于Cath-D(-)患者(P<0.05)。结论Cath-D会在肾癌组织中过度表达,其可能在癌细胞的增殖和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影响患者预后。Cath-D可能成为肾癌新的治疗靶点,为临床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提供方向。
贺威张红军刘静刘纪泽臧照辉高万峰
关键词:肾癌组织蛋白酶D病理预后
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银杏达莫注射液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肾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4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治疗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银杏达莫注射液20 mL,静脉滴注,1次/d,共3周,治疗前后分别检测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β2微球蛋白、空腹血糖、BUN、SCr、血脂等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尿蛋白排泄率、血β2微球蛋白均下降。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治疗效果较好,且较安全。
贺威曹东旭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尿蛋白排泄率Β2微球蛋白银杏达莫
不同纤维化进展肝病血清抗核抗体差异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不同纤维化进展肝病血清抗核抗体(ANA)的差异,寻找与肝纤维化进展相关的特异性血清标志物。方法选取自2017年5月至2019年1月武警辽宁省总队医院收治的79例肝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肝纤维化指数(FIB4)将患者分为A组(FIB4值<1.45,n=20)、B组(FIB4值1.45~3.25,n=26)及C组(FIB4值>3.25,n=33)。收集各组患者的血清,比较各组患者的ANA阳性率。结果 C组患者ANA阳性率高于B组及A组,B组患者ANA阳性率高于A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肝纤维化进展,ANA阳性率增加。
刘静王俭樊霞巩静贺威
关键词:抗核抗体乙型肝炎病毒自身免疫性肝炎
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的效果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被引量:19
2020年
目的观察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的效果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8年11月在本院治疗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260例,采用简单抽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30例,对照组给予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血浆总蛋白和尿蛋白水平及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浆总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尿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出血性休克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新生儿难产、早产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妊娠期高血压有效率高,能缓解患者临床症状,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
孙晓莹贺威孟斐
关键词: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妊娠期高血压
乙型肝炎X相互作用蛋白在头颈鳞状细胞癌中表达与定位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X相互作用蛋白(HBXIP)在头颈鳞状细胞癌(HNSCC)中的表达与定位。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3种HNSCC细胞系(Cal27、SCC4与PCI37B)及1种正常鳞状上皮细胞系(HaCat)中HBXIP基因的表达。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10例HNSCC组织的癌和癌旁非癌组织中HBXIP蛋白的表达。采用瞬时转染和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方法检测融合载体Flag-HBXIP的表达和定位。结果 HBXIP在Cal27、SCC4与PCI37B 3种HNSCC细胞系中表达明显高于在上皮细胞HaCat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XIP在癌组织中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lag-HBXIP融合蛋白主要定位于细胞核内。结论 HBXIP可能为一个重要的分子靶点,参与HNSCC的恶性转化和基因调控。
贺威贾适恒李彦姝赵郁董佳吕文君
关键词:头颈鳞状细胞癌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