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伟

作品数:20 被引量:82H指数:6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河北省卫生厅指导性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护理
  • 6篇血液
  • 6篇血液透析
  • 5篇蛋白
  • 5篇术后
  • 5篇纤维蛋白
  • 4篇干预
  • 3篇导管
  • 3篇腰椎
  • 3篇腰椎术后
  • 3篇尿激酶
  • 3篇椎间孔
  • 3篇激酶
  • 2篇低血压
  • 2篇血压
  • 2篇血肿
  • 2篇硬膜
  • 2篇硬膜外
  • 2篇硬膜外血肿
  • 2篇预防干预

机构

  • 19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华北理工大学

作者

  • 19篇赵伟
  • 10篇王丽敏
  • 10篇张云霞
  • 10篇杨萍
  • 9篇张为
  • 8篇李宝丽
  • 7篇郭福燕
  • 5篇丁文元
  • 5篇王秋苓
  • 3篇王秋玲
  • 3篇李昊儒
  • 2篇刘美荣
  • 1篇张丽红
  • 1篇张俊霞
  • 1篇刘美荣

传媒

  • 6篇河北医药
  • 3篇中国工程院医...
  • 2篇护理实践与研...
  • 2篇中华医学会肾...
  • 2篇2011中华...
  • 1篇护士进修杂志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0
  • 1篇2018
  • 4篇2017
  • 2篇2016
  • 6篇2012
  • 4篇2011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临床护理路径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围术期的应用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经皮椎间孔镜手术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将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10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54例。试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临床护理模式。对2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患者满意度、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功能锻炼达标率进行评估。结果试验组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6.3%高于对照组的88.9%,健康知识知晓率为94.4%高于对照组的87.0%,功能锻炼达标率为96.3%高于对照组的87.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患者不但能加快患者康复,也有利于护理行为的规范和护理质量的提高,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李昊儒李宝丽王秋苓赵伟丁文元张为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围术期
抗凝血酶Ⅲ缺乏血液透析患者一例治疗体会
本文结合病理,对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的抗凝血酶Ⅲ缺乏的治疗方法进行了研究,此例患者抗凝血酶III低,但与普通高凝状态不同,静脉壶等处未形成大的血凝块,而呈沉沙样铺于壶底,晃动后可散开,亦无明显透析器内凝血,但透析过程中...
韩根来杨萍王丽敏赵伟郭福燕张云霞
关键词: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肝素临床疗效
文献传递
半永久性双腔导管血栓预防的相关护理探究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观察尿激酶两种不同的应用方法针对血液透析用半永久性双腔导管尖部血栓及纤维蛋白鞘的预防及治疗方法的效果观察。方法选择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血液净化中心2010年1月~12月行半永久性双腔导管置管血液透析患者20例,其中男性11例,女性9例;年龄45~82岁,平均年龄56岁。随机分为2组。共行血液透析2210例次。观察组采用100 kU尿激酶加入100 mL 0.9%NaCl溶液缓慢滴注,对照组采用尿激酶肝素混合液封管,比较透析前导管抽吸不畅事件及透析过程中护理干预情况。结果观察组透析前导管抽吸不畅事件[28例次(2.5%)]及透析过程中护理干预的次数[51例次(4.5%)]明显少于对照组[110例次(10.2%),221例次(20.5%)],观察组在透析过程中血流量[(241.6±55.2)mL/min]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208.0±52.7)mL/min]。结论尿激酶预防滴注法对于半永久性双腔导管尖部血栓及纤维蛋白鞘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尿激酶肝素混合液封管法。
杨萍张云霞王丽敏郭福燕赵伟
关键词:血液透析导管堵塞
不同尿激酶给药方法对半永久性透析导管影响的回顾性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尿激酶不同给药方法对血液透析用半永久性双腔导管尖部血栓及纤维蛋白鞘的预防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3月~2010年12月在我院透析中心置入半永久性导管进行透析的病人45例,根据病人凝血功能及近期有无外伤、出血、手术等情况,决定使用尿激酶的不同给药方法。结果置管的45例病人除一例在外院透析未使用过尿激酶预防治疗而出现导管失功外,其他病例均功能良好。结论采用定期尿激酶滴注和尿激酶肝素混合液封管,可维持半永久性导管的通畅性,达到满足透析充分性所需的血流量,增强透析效果。
杨萍张云霞王丽敏郭福燕赵伟
关键词:护理
跨理论模型对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患者行为模式改变的对比研究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研究跨理论模型在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患者行为模式改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微创脊柱外科住院行经皮椎间孔镜手术的患者14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7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模式,试验组应用跨理论模型,评价患者处于不同行为阶段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2组患者临床应用效果。结果本研究干预后试验组行为模式正确率、行为阶段患者的比率及改变不良生活行为模式阶段跨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跨理论模型应用于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患者的行为模式改变中,能够有效改变患者的生活行为模式,同时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李宝丽李昊儒王秋苓赵伟丁文元张为
术前量化排尿训练对预防腰椎术后尿潴留的效果观察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通过对腰椎术后患者进行术前排尿量化训练,提高了患者术前排尿训练的依从性,降低了患者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方法选择2018年7~12月住院的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178例,用信封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方式,试验组建立量化训练记录卡,采用量化训练方式。结果试验组尿潴留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第1次排尿前后收缩压差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收缩压平均差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舒张压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腰椎手术患者采取术前量化排尿训练,提高了患者排尿训练的依从性,有效降低了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从而降低因留置导尿导致的医院感染率,值得推广应用。
刘美荣李宝丽王秋玲赵伟张为
关键词:腰椎术后
半永久性双腔导管纤维蛋白鞘形成的处理对策
张云霞杨萍王丽敏赵伟
不同尿激酶给药方法对半永久性透析导管影响的回顾性研究
目的:研究尿激酶的不同剂量和给药方式,在预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长期导管功能不良的临床疗效区别.方法:选择自2008年3月~2010年12月在本透析中心置入半永久性导管进行透析的病人45例,有上述情况病人则采用尿激酶肝素混合...
杨萍王丽敏郭福燕赵伟张云霞
关键词:肾脏疾病尿激酶给药方法生活质量
文献传递
临床护理路径在经皮椎间孔镜手术健康教育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经皮椎间孔镜手术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前瞻性收集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应用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10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4例。对照组采取传统的健康教育模式,试验组则采用健康教育路径的方式进行。比较2组患者健康教育内容掌握率、满意度、围手术期并发症情况,实施后医生对护士满意度、护士对临床路径实施的满意度等。结果试验组健康教育内容掌握率为94.4%,对照组为8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满意度为96.3%,对照组为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医生对护士的评价、护士对临床路径实施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患者的健康教育中,能加快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降低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利于护理行为的规范和护理质量的提高,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李宝丽王秋苓赵伟丁文元张为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健康教育
系统护理法对血液透析低血压的预防干预
杨萍张云霞王丽敏郭福燕赵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