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子强
- 作品数:57 被引量:76H指数:5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核科学技术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 氮离子注入调控SnO2能级及其在钙钛矿太阳电池中的应用
- 近年来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由于其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吸引了广泛的关注,光电转换效率及稳定性也取得了重大的突破。SnO2作为一种电子传输材料,具有透光率高,电子传输能力强的优点,在n-i-p钙钛矿电池器件中应用十分广泛,但由...
- 赵子强韩冬陈钰焓
- 关键词:离子注入钙钛矿SNO2
- 文献传递
- MeV金离子辐照SiO2光子晶体的光谱研究
- 低温条件下用MeV Au离子辐照法,使得自组装形成的SiO2光子晶体微结构发生各向异性变化。辐照后,SiO2微球发生各向异性形变,形成了长轴垂直于离子入射方向的椭球;另外,辐照使得自组装形成的fcc密排结构薄膜在沿离子入...
- 吴岳东赵子强
- 关键词:光子晶体SIO2微球离子辐照
- 重离子物理研究所团簇研究进展被引量:3
- 1996年
- 对北京大学重离子物理研究所进行的团簇产生设备的研制、团簇的产生及其性质的研究进行描述.利用自行研制的一台气体载带溅射原子经液氮冷凝的团簇产生设备,成功地制备了多种金属及其化合物团簇,发现了支撑Cu团簇的“收缩效应”,最大收缩率为4.7%.研究了加速电压对ICBD薄膜的影响.发现加速电压越高,形成的Cu薄膜越光滑.当加速电压达到18kV时。
- 韦伦存韩建伟钟运成于金祥赵子强王浩
- 关键词:团簇原子团簇
- 团簇粒子源及其应用
- 2002年
- 介绍了蒸发、溅射产生团簇的原理以及通过调节参数得到不同大小的团簇材料 ,阐述了团簇的基本结构和性质 ,并介绍了团簇在镀膜及功能膜如光学膜磁性膜方面的应用。
- 赵子强
- 关键词:蒸发溅射
- 纳米Cu颗粒的制备及其微观结构被引量:13
- 1999年
- 采用磁控溅射与液氮冷凝方法,在表面沉积有方华膜的电镜载网上制备支撑纳米Cu颗粒;对样品的微观结构进行了TEM/ED观察结果表明,用该方法制备的Cu颗粒呈球状,其尺寸基本服从正态分布当Cu颗粒的直径为2nm时,其电子衍射花样为弥散环;当其直径大于8um时,则一般表现出晶体结构具有晶体结构的Cu颗粒晶格常数随其直径大小的不同,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收缩效应,与块状Cu材料相比,最大收缩量为5%.
- 王浩赵子强
- 关键词:微观结构
- 半导体Sn纳米团簇对太阳能吸热膜性能的影响
- 纳米尺度的半导体Sn团簇,由于受到量子受限效应的影响,其光学带隙蓝移,出现了位于可见光区的光吸收边。利用该原理,通过引入Sn纳米团簇制备的化学式为SnAlNO的太阳能吸热膜,最大太阳能吸收率可达98%。
- 赵子强韩朝晖
- 关键词:纳米团簇
- 文献传递
- 一种离子注入辅助制备石墨烯玻璃的方法以及一种石墨烯玻璃
- 本发明涉及石墨烯制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离子注入辅助制备石墨烯玻璃的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玻璃衬底上进行金属离子注入,得到金属离子掺杂的玻璃;在金属离子掺杂的玻璃表面进行化学气相沉积,直接得到石墨烯玻璃。...
- 赵子强赵云彪李越
- 文献传递
- 嵌埋团簇Ge∶CaF_2膜光学性质的研究
- 2000年
- 采用蒸发法在不同条件下制备了不同大小的嵌埋团簇 Ge∶ Ca F2 膜 ,团簇尺寸介于 2 .1nm~ 7.8nm。电子衍射分析表明 ,Ge∶ Ca F2 团簇为微晶结构 ,晶格常数相对于体材料发生了 4.8%左右的膨胀 ;其光吸收性质表现出了明显的量子受限效应 ,随着团簇尺寸的减小 ,光吸收边蓝移 ,带隙变宽 ;从吸收强度可以看出 ,处于团簇状态 ,Ge出现了从间接带隙到直接带隙的转变。
- 韩朝晖赵子强杜庆立
- 关键词:微晶结构光吸收氟化钙
- 纳米金属颗粒-绝缘体膜制备的研究被引量:5
- 1996年
- 本文介绍了一台利用磁控溅射产生金属团簇,同时蒸发绝缘介质得到金属颗粒-绝缘体包埋团簇的设备,并利用该设备成功地制备出了Cu:CaF2和Ti:CaF2等金属颗粒膜。该设备适应性广,可产生几乎所有固体金属和半导体团簇。从而可以得到众多组合的功能膜。包埋在绝缘体中的团簇大小在10nm-70nm之间,为多晶结构;
- 赵子强韦伦存王浩钟运成卢希庭
- 关键词:晶体结构
- 核材料辐照损伤协同效应的研究被引量:3
- 2015年
- 通过拉曼光谱、沟道背散射、原子力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等一系列测试手段对Zr O2,Si C和ODS钢三种核材料的多束辐照行为进行表征,研究离子束的协同效应对核材料辐照损伤的影响。Zr O2双束辐照肿胀和损伤是两个单束辐照的线性叠加,Si C双束同时辐照的拉曼光谱比双束先后辐照有更大的主峰半高宽的变化,ODS钢的三束辐照有最大的肿胀和硬化。综合分析得出双束同时辐照比先后辐照具有更明显的协同效应,三束辐照ODS钢的损伤最严重,比三个单束损伤之和大,Si离子与He,H的协同效应最明显。多束辐照能较好地模拟实际反应堆中的辐照环境。这些研究结果对于核材料在实际反应堆中的中子辐照行为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 张艳文王绪唐美雄赵子强
- 关键词:核材料辐照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