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声和MRI对胎儿唇腭裂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2
- 2018年
- 目的比较超声(US)和磁共振成像(MRI)在诊断胎儿唇腭裂中的价值与意义。方法采用前瞻性双盲对照的方法,征集US怀疑胎儿颌面部畸形或US无法清晰显示正常颌面部结构的孕妇。超声和磁共振医师在互不了解孕妇所有资料的前提下分别对US声像图及MRI图像进行独立诊断,将产前US及MRI诊断与产后随访结果进行对照。应用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ROC曲线分析,比较二者的诊断效能,并把诊断信心分为4个等级。结果唇腭裂畸形共47例,单纯唇裂23例,单侧唇裂并牙槽突裂1例,唇腭裂19例,单纯腭裂4例。(1)对于唇裂的诊断US和MRI的诊断效能一致,诊断正确率、敏感性、特异性均为100%。(2)对于腭裂的诊断,MRI诊断的正确率明显高于US,分别为93.6%、48.9%。(3)对于唇腭裂的诊断,MRI的诊断效能明显高于US,MRI和US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54、0.70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在确诊或排除腭裂方面M RI的诊断信心高于US,M RI的确定性诊断占91.5%,US的确定性诊断占44.7%。结论 M RI较US诊断胎儿唇腭裂具有明显优势,可以作为US的有效补充,尤其是当US对是否合并腭裂存疑时有必要行MRI检查。
- 田迷迷肖连祥渐楠渐楠魏新红赵慧魏新红张帅林祥涛
- 关键词:超声磁共振胎儿唇腭裂
- 胎儿第12对胸神经与脊髓主干夹角随孕周变化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研究不同孕周胎儿第12对胸神经与脊髓主干夹角的变化关系,丰富胎儿脊柱脊髓发育的相关参数,为胎儿脊柱脊髓及脊神经发育异常的产前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取38例不同孕周的正常发育胎儿标本,行3.0T高场磁共振扫描,以第十二肋骨为参照确定椎间孔位置,进而确定第十二对脊神经,测量其与脊髓主干夹角,将所测量数据与孕周做相关统计处理。结果第12对胸神经与脊髓主干夹角在孕中晚期随孕周增加而减小,呈线性相关,其相关方程为:右侧所测角度(°)=49.327-0.704×孕周,R2=0.965,P<0.05;左侧所测角度(°)=48.265-0.67×孕周,R^2=0.952,P<0.05。所测角度在左右两侧及性别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3.0T高场磁共振可清晰显示脊柱、脊髓、脊神经等相关结构,并可清晰观察到脊神经走行,第十二对脊神经与脊髓主干夹角随孕周增加而减小,丰富了胎儿脊柱脊髓发育的相关图谱及解剖数据。
- 石岩林祥涛赵慧肖连祥田迷迷
- 关键词:胎儿脊神经
- 不同治疗方法对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探讨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临床缓解期最佳的治疗方法。方法将47例晚期COPD患者分为三组:A组为不能或不接受家庭氧疗和家庭无创正压通气(NPPV)者;B组为出院后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长期家庭氧疗者;C组为能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长期家庭NPPV加长期家庭氧疗,且能很好耐受者。回顾性对比分析三组患者1年内再住院率、再插管率及病死率。结果B组患者1年内的再住院率、再插管率及病死率较A组分别降低了38.4%、17.3%和18.0%,而C组患者较B组患者又降低了8.0%、35.3%和29.4%,三组患者的再住院率、再插管率及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家庭氧疗和长期家庭NPPV能显著降低晚期COPD患者的再住院率、再插管率和病死率,长期家庭氧疗加长期家庭NPPV治疗效果最好。
- 韩其政亓梅赵慧曹德志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长期家庭氧疗
- 家庭氧疗、家庭机械通气在COPD并呼衰缓解期患者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06年
- 将47例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并呼衰患者分为常规组(A组)、长期家庭氧疗(LTOT)组(B组)、长期LTOT+长期家庭无创正压通气(N IPPV)组(C组)治疗,比较三组出院1 a的再住院率、再插管率及病死率。结果三组出院1 a的再住院率、再插管率及病死率C组低于B组低于A组,组间比较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长期LTOT和长期家庭N IPPV能显著降低COPD并呼衰患者的再入院率、再插管率和病死率,二者联用效果最好。
- 韩其政亓梅赵慧焦明芝魏长生
- 关键词:呼吸功能不全
- P53与肺癌诊断治疗研究进展被引量:7
- 2007年
- 亓梅赵慧王翠萍
- 关键词:肺癌P53细胞癌基因恶性肿瘤基因组D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