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蛋白
  • 2篇蛋白水平
  • 2篇血清
  • 2篇神经功能
  • 2篇神经功能缺损
  • 2篇缺损
  • 2篇脑梗
  • 2篇脑梗塞
  • 2篇梗塞
  • 2篇反应蛋白
  • 2篇C-反应蛋白
  • 2篇C-反应蛋白...
  • 1篇毒性
  • 1篇多发
  • 1篇多发性
  • 1篇多发性神经病
  • 1篇心脏
  • 1篇心脏黏液瘤
  • 1篇兴奋毒
  • 1篇兴奋毒性

机构

  • 7篇大连市中心医...
  • 4篇大连医科大学
  • 3篇大连医科大学...
  • 3篇沈阳市第五人...
  • 3篇泰兴市第四人...

作者

  • 7篇赵耿毅
  • 4篇孙长凯
  • 4篇王苏平
  • 3篇黄爱莉
  • 3篇汪秋艳
  • 3篇许晶
  • 3篇陶定波
  • 3篇曹红
  • 2篇唐树良
  • 1篇王晓虹
  • 1篇赵杰
  • 1篇侯宇
  • 1篇王翠

传媒

  • 2篇中国误诊学杂...
  • 2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医师进修杂志
  • 1篇中国现代神经...

年份

  • 7篇200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一侧大脑半球局灶性病变时脑高级感觉的优势化倾向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探讨一侧大脑半球局灶性病变患者是否存在脑高级感觉的优势化倾向?方法:2003-02/2004-07大连市中心医院收治140例一侧大脑半球局灶性病变的患者,根据病变部位将患者分为3组:顶叶组(n=54,病变位于顶叶及与之交界处),非顶脑叶组(n=43,病灶在额叶、颞叶、枕叶),基底核组(n=43,病变部位在基底核区)。对所有患者进行初级感觉(痛觉、温度觉、触觉、振动觉)和高级感觉(辨质觉、实体觉、重量觉、书画觉及皮肤运动方向觉)的检查。结果:左半球病变时,初级感觉检查的阳性率为56%(43/77),右半球病变时为62%(39/63),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χ2=0.4730,P>0.25)。非顶脑叶病变组无高级感觉障碍患者,故不参加比较。顶叶组左、右侧高级感觉检查的阳性率分别为27%(9/33),33%(7/21);基底核组左、右侧高级感觉检查的阳性率分别为26%(5/19),33%(8/24),均为右侧高于左侧,但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χ2=0.5245,0.2476;P均>0.05)。进一步比较左、右侧各种高级感觉障碍的阳性率,其结果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高级感觉(辨质觉、实体觉、重量觉、书画觉及皮肤运动方向觉)无明显脑优势化现象。
赵耿毅王苏平
关键词:大脑脑疾病
他汀类药物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血清相关参数的影响被引量:25
2005年
目的:探讨他汀类药物对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方法进行研究,将2004-02/07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46例脑梗死患者分为对照组及他汀组(辛伐他汀40mg/d或阿托伐他汀20mg/d,连续用药7d)。治疗前后检测血清谷草转氨酶(AST)及血清肌酸激酶(CK)水平,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及Barthel指数(BI)记分法对入选患者在入院时及3个月时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分。结果:对照组、辛伐他汀组及阿托伐他汀组神经功能缺失程度评分(中位数)入院时(NIHSS1,BI1)为:5.00,75.00;8.00,80.00;6.00,85.00;3个月时(NIHSS2,BI2)为:2.00,100.00;4.00,100.00;1.00,100.00。各组入院时神经功能缺失程度评分与3个月后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或P<0.05),但不同组之间相比无明显差别。治疗后各组AST及CK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短期应用他汀类药物安全性好,但对梗死后3个月的预后无明显改善作用。他汀类药物对脑梗死的疗效需要进一步研究。
曹红孙长凯赵杰赵耿毅唐树良汪秋艳侯宇许晶陶定波刘新胜黄爱莉
关键词:脑梗塞日常生活活动
左房黏液瘤早期误诊原因分析——附4例报告
2005年
赵耿毅王苏平
关键词:左房黏液瘤误诊原因分析多发性神经病心脏黏液瘤超声检查
谷胱甘肽与N-乙酰半胱氨酸对谷氨酸诱导海马神经元损伤的影响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reducedglutathione,GSH)与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N-NAC)对不同浓度谷氨酸(glutamate,Glu)诱导的海马神经元损害的影响。方法选用新生Wistar大鼠原代培养海马神经元谷氨酸细胞毒性模型,采用台盼蓝活细胞拒染及TUNEL细胞凋亡原位检测等方法比较GSH与NAC对100μmol/L及500μmol/LGlu细胞毒性损伤的影响,并与MK-801比较。结果GSH与NAC能够降低100μmol/LGlu作用下神经元死亡率与凋亡率,NAC组细胞存活率高于同条件下GSH组,其中1mmol/LNAC组神经元存活率达到90.4%±5.2%,与10μmol/LMK-801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500μmol/LGlu作用下,GSH与NAC则不能增加神经元的存活率,但1mmol/LNAC抗500μmol/LGlu诱导调亡的作用与MK-801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GSH及NAC对轻度Glu细胞毒性神经损伤有保护作用。
赵耿毅王晓虹孙长凯王苏平
关键词:兴奋毒性海马神经元N-乙酰半胱氨酸谷胱甘肽
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与脑梗塞病情的关系被引量:8
2005年
目的 :研究脑梗塞患者不同时期血清 C-反应蛋白 (CRP)水平及其与病情的严重性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病程在 2周以内的脑梗塞 90例在入院时及 1周后进行血清 CRP水平的测定 ,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及Barthel指数记分对入选患者在入院时及 3个月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分。结果 :病后 2周内的 CRP水平低于再过 1周的 CRP水平 ,前者与患病当时及病后 3个月神经功能缺损的严重程度显著相关 (P<0 .0 1) ,而后者则无此相关。结论 :根据脑梗塞患者病后 2周内的 CRP水平可以对病情的严重性及预后进行判定。
曹红赵耿毅孙长凯汪秋艳刘新胜许晶陶定波黄爱莉
关键词:脑梗塞病情血清病后C-反应蛋白记分
C-反应蛋白水平与脑梗死病情及预后的量化研究被引量:37
2005年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清C-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及反预后的量化关系。方法对病程为2周以内的90例脑梗死患者进行入院时和1周后血清C-应蛋白水反平测定。入院时C-应蛋白测定值为CRP11周后检测值为CRP2据入院时C-应蛋白测定值进行反,;根反分组。A组:CRP1≤2.00m g/L,B组:2.00m g/L9.50m g/L。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 SS)及Barthel指数(BI)记分法,对入院时90例患者(NIH SS1及BI1)和随访的58例患者(NIH SS2及BI2)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入院时血清C-应蛋白水平与发病时反及治疗后3个月随访时的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呈显著相关(P≤0.001),且这种相关性存在量化关系:CRP1≤2.00m g/L时,N IH SS1中位数为5.00分,BI2中位数为100.00分;2.00m g/L9.50m g/L时,N IH SS1中位数为13.00分,BI2中位数为47.50分。入院时血清C-应蛋白水平与相应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治疗后3个月恢复期水平反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或P<0.001)。血清CRP2水平与入院时及治疗后3个月时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
曹红孙长凯赵耿毅汪秋艳刘新胜许晶陶定波唐树良黄爱莉
关键词:蛋白水平血清C-反应蛋白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BARTHEL指数B12检测值
脊髓空洞症合并Chiari畸形1例
2005年
王翠赵耿毅王苏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