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边杰芳

作品数:53 被引量:188H指数:8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吴阶平医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0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2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1篇动脉
  • 16篇静脉
  • 14篇血管
  • 9篇肢体
  • 8篇下肢
  • 7篇反义
  • 7篇负压
  • 6篇自体
  • 6篇外科
  • 5篇肢体负压
  • 5篇缺血
  • 4篇蛋白
  • 4篇血管造影
  • 4篇移植静脉
  • 4篇再狭窄
  • 4篇造影
  • 4篇乳腺
  • 4篇乳腺癌
  • 4篇栓塞
  • 4篇自体移植

机构

  • 50篇第四军医大学...
  • 6篇上海第二医科...
  • 4篇上海第二医科...
  • 3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科隆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中华医学会

作者

  • 53篇边杰芳
  • 24篇王岭
  • 20篇马中
  • 16篇宁莫凡
  • 13篇王廷
  • 13篇姚青
  • 12篇凌瑞
  • 10篇袁时芳
  • 10篇张聚良
  • 8篇王西玲
  • 7篇杨振东
  • 7篇贠军
  • 6篇李南林
  • 6篇葛进
  • 5篇张柏根
  • 5篇易军
  • 4篇钱虎声
  • 4篇李晓军
  • 3篇陈江浩
  • 3篇彭涌

传媒

  • 12篇第四军医大学...
  • 3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临床外科杂志
  • 2篇中国普通外科...
  • 2篇中国实用外科...
  • 2篇中华普通外科...
  • 2篇中国临床医学...
  • 2篇中国临床康复
  • 2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上海生物医学...
  • 1篇外科理论与实...
  • 1篇西北医学教育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中华放射医学...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中国普外基础...

年份

  • 3篇2014
  • 2篇2012
  • 2篇2010
  • 8篇2007
  • 8篇2006
  • 7篇2005
  • 3篇2004
  • 4篇2003
  • 1篇2001
  • 2篇2000
  • 2篇1999
  • 3篇1998
  • 4篇1997
  • 4篇1996
5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急性肢体动脉栓塞87例的诊断及治疗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急性肢体动脉栓塞的诊断和Fogarty导管取栓术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87例(89条患肢)诊断为急性肢体动脉栓塞行Fogarty导管取栓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9条患肢均根据病史、临床症状、体征和多普勒超声确诊,术前均未行肢体造影检查。所有病例均经手术证实。全组治愈78条(87.6%),患肢血供保持良好;好转4条(4.5%),未缺血坏死或截肢;截肢5条(5.6%);2例患者(2.3%)死亡。发病后48h内入院的66例(68条患肢)均治愈(治愈率100%);48h以后入院21例(21条患肢)中,10例(47.6%)治愈,4例(19.0%)好转,5例(23.8%)患肢坏死、截肢,2例(9.6%)患者死亡。结论为防止误诊,对疑有肢体动脉栓塞者应施行超声多普勒检查;Fogarty导管取栓术是治疗急性肢体动脉栓塞的有效方法;一经确诊急性肢体动脉栓塞,应尽早手术取栓,以减少肢体坏死的危险。
贪军王廷边杰芳王岭凌瑞姚青易军
关键词:气囊扩张术血栓栓塞
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外科治疗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评价股浅静脉瓣膜“戴戒”加曲张浅静脉剥脱术治疗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血管外科1997~2004年收治的78例(92条)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患者实施股浅静脉瓣膜“戴戒”加曲张浅静脉剥脱术的临床疗效。结果65例(76条)术后症状消失或显著改善,恢复满意;8例(10条)术后症状减轻;3例(4条)术后无改善;2例(2条)术后肿胀加剧,经彩超证实为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患肢治疗临床总有效率为93.5%(86/92),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2.2%(2/92)。结论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外科治疗应严格掌握手术指征,股浅静脉瓣膜“戴戒”加曲张浅静脉剥脱术对重度瓣膜功能不全患者疗效确切、操作简便,是外科治疗的有效术式。
马中王岭边杰芳袁时芳宁莫凡
关键词: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瓣膜成形术
倒置大隐静脉旁路术重建缺血下肢循环的价值被引量:4
2004年
笔者对 1 8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采用倒置大隐静脉旁路架桥术重建下肢血液供应。术后 2~ 36个月随访结果显示 ,1 8例术后缺血症状均消失 ,踝肱指数均值由 0 .53升为 0 .89,其中 1 2例术后可扪及静脉移植物搏动 ,严重缺血肢体挽救率 1 0 0 % ,术后 1~ 3年移植血管累计通畅率分别为 94% (1 7/1 8) ,89% (1 6/ 1 8)和 78% (1 4 / 1 8)。提示倒置大隐静脉旁路术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合理手术方式。选择合适的流入道血管 ,积极改善流出道条件 ,增加血流量和血流压力 。
马中凌瑞边杰芳袁时芳姚青王岭
关键词:血管重建大隐静脉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21
2012年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部位感染(SSI)的有关因素和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1年10月我院普通外科手术患者562例,依据细菌学检查的要求,观察患者切口感染情况及切口感染发生率。通过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分析感染的有关因素。结果共监测手术患者562例,发生手术部位感染40例,感染率为7.12%,其中,细菌培养确诊28例,分泌物涂片确诊12例。不同年龄、体重、糖尿病情况、切口种类、切口长度、手术时间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率差异显著(x。值为3.68、4.22、5.79、4.27、3.74、5.08,P〈0.05)。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肥胖、糖尿病、Ⅱ、Ⅲ类切口和手术时间为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OR=9.6、10.3、9.7、9.8、10.4,P〈0.05)。结论应强化对手术部位感染病原菌的监测,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从而降低感染的发生率。
王西玲王宇余玲邓琪边杰芳
关键词: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疾病
颈动脉体瘤的MRA诊断与外科治疗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探讨颈动脉体瘤(CBT)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和外科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经磁共振血管造影(MRA)确诊的CBT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MRA的临床诊断价值以及手术方式的选择和疗效。结果MRA清楚显示位于颈总动脉分叉处的实质性肿块及其与周围动脉的关系,24例CBT均为ShamblinI型和Ⅱ型;CBT单纯剥离18例,CBT联合颈外动脉切除3例,CBT联合颈内动脉切除颈外动脉转流2例,CBT联合颈内动脉切除自体静脉移植1例。全部患者术后无偏瘫及严重颅神经并发症。经1~8年随访,24例患者均无复发。结论MRA是临床诊断CBT的重要手段,可疑CBT患者术前应常规行MRA检查。外科手术是治疗CBT的最有效方法,最大限度地保留或重建颈内动脉是手术成败的关键。
马中边杰芳袁时芳李晓军王廷常英娟贺洪德
关键词:颈动脉体瘤磁共振血管造影术外科治疗
静脉腔内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 评价静脉腔内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  46例患者共 5 4条患肢行单纯激光治疗或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激光治疗。结果 所有患者的静脉曲张均闭塞。 19.5 %患者出现肢体淤斑 ,81.5 %患者肢体发生沿大隐静脉行程条索状硬结或硬块 ,11.1%患者皮肤局部麻木 ,1例患者发生皮肤浅表烧伤。所有患者均获随访 ,平均随访 6个月 (3~ 8个月 ) ,均痊愈。无深静脉血栓 ,无局部复发 ,疗效满意。结论 静脉腔内激光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治疗方法 ,选择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激光治疗则更安全。
袁时芳边杰芳王岭凌瑞姚青马中李南林
关键词:静脉腔内激光治疗
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腹主动脉瘤体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1
2005年
目的通过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人腹主动脉瘤(AAAs)组织中的定位表达,探讨MMP9在腹主动脉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了MMP9在20例AAAs瘤体组织中的定位表达,并与15例动脉硬化闭塞性疾病(AODs)的病变管壁及10例正常动脉管壁组织中的MMP9组织学表达进行对照研究。结果AAAs动脉壁中富含大量MMP9颗粒,MMP9阳性表达率达95.0%(19/20);正常动脉管壁组织未检测到MMP9的表达;AODs病变血管壁内可见散在分布的MMP9阳性颗粒,MMP9阳性表达率为26.7%(4/15)。与AODs和正常动脉管壁相比较,MMP9在AAAs瘤体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具有意义(P<0.01)。结论腹主动脉瘤体组织中MMP9的高表达,促进主动脉中层细胞外基质崩解进而导致动脉弹性下降、动脉扩张及进一步的瘤体形成,在AAAs的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
马中王岭边杰芳宁莫凡Joerg.Heckenkamp
关键词:腹主动脉瘤基质金属蛋白酶免疫组织化学体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技术阳性表达率
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腹主动脉瘤体组织中的高度表达及其致病作用(英文)
2006年
背景:人腹主动脉瘤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目前尚未完全明了,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腹主动脉瘤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可能具有促进作用。目的:通过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人腹主动脉瘤组织中的定位表达,评价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腹主动脉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设计:随机对照、重复测量设计。单位:德国科隆大学医院血管外科中心。对象:组织标本选择2002-05/2003-02德国科隆大学医院血管外科中心手术治疗的腹主动脉瘤患者20例,男18例,女2例;年龄56~81岁;随机选择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血管旁路手术患者15例及其他非血管手术患者10例为对照。方法:同样条件下切取上述患者腹主动脉瘤瘤体组织、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硬化动脉管壁和正常动脉管壁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了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20例腹主动脉瘤瘤体组织中的定位表达,并与15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性疾病的病变管壁、10例非血管疾病(正常动脉)管壁组织中的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学表达进行对照研究。主要观察指标: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3种不同动脉血管条件下的组织定位表达结果及表达水平。结果:①腹主动脉瘤动脉壁中富含大量基质金属蛋白酶9颗粒,其阳性表达率达95%(19/20)。②正常动脉管壁组织未检测到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表达;下肢动脉硬化病变血管壁内可见散在分布的基质金属蛋白酶9阳性颗粒,其阳性表达率为26.7%(4/15)。③与正常动脉管壁和下肢动脉硬化血管壁相比较,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腹主动脉瘤瘤体组织中的表达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腹主动脉瘤体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高表达,促进主动脉中层细胞外基质崩解进而导致动脉弹性下降、动脉扩张及进一步的瘤体形成,在腹主动脉瘤的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
马中边杰芳王岭Joerg. Heckenkamp
关键词:明胶酶B
腹主动脉瘤96例的诊断与手术治疗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探讨腹主动脉瘤(AAA)的诊断、手术方式的选择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14年余收治的96例AAA的诊断和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对82例肾动脉水平以下型AAA行动脉瘤切除人工血管置换术,12例肾下型行涤纶片动脉瘤体包裹术,2例肾动脉上型腹主动脉假性动脉瘤行側壁瘤体切除修补术?峁≈鞫鲈煊啊RA或EBT可确定动脉瘤上界与肾动脉间的距离。93例获得临床治愈。手术死亡3例,手术病死率3.1%(3/96);其中急诊手术病死率50.0%(2/4),限期手术病死率1.1%(1/92),两者差异显著(P<0.05)。6例术后出现乙状结肠缺血症状,2例肢体远端有缺血症状,2例急性肾功能不全,均经非手术治疗痊愈。手术并发症发生率21.3%。82例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至15年。术后5年生存率为81.7%。结论AAA切除人工血管置换术是治疗AAA的基本方法。
袁时芳王岭边杰芳凌瑞姚青马中宁莫凡
关键词:主动脉瘤主动脉瘤外科学
真空高负压引流技术在乳腺癌术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研究并评价真空高负压引流技术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2003年6月~2006年11月我院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236例,按使用真空高负压引流技术与否随即分为使用组和未使用组。使用组(用REDON负压引流瓶引流)患者97例,未使用组(传统负压引流瓶引流)患者139例,使用组于术后不加压包扎,未使用组加压包扎,记录术后伤口引流量,于手术后5~7天更换敷料,观察切口愈合情况。结果:使用组发生皮瓣和/或腋窝积液2例(2.06%),未使用组发生伤口和/或腋窝积液18例(12.95%),两者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使用组轻度皮肤坏死1例(1.03%),未使用组发生轻度皮肤坏死11例(7.91%),两者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应用真空高负压引流技术能明显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操作简单、省时,患者满意度好,值得推广。
贠军边杰芳王岭凌瑞姚青
关键词: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并发症乳腺癌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