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博隆

作品数:36 被引量:354H指数:13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西安市卫生局科技计划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5篇医药卫生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26篇骨折
  • 13篇骨质
  • 13篇骨质疏松
  • 12篇腰椎
  • 11篇疏松性
  • 11篇骨质疏松性
  • 10篇椎骨
  • 9篇脊柱
  • 8篇胸腰椎
  • 8篇椎体
  • 7篇压缩骨折
  • 7篇骶骨
  • 6篇椎体成形
  • 6篇成形术
  • 5篇胸腰椎骨折
  • 5篇腰椎骨折
  • 5篇椎体成形术
  • 5篇螺钉
  • 5篇颈椎
  • 5篇骨质疏松性胸...

机构

  • 35篇西安交通大学
  • 6篇陕西中医药大...
  • 4篇延安大学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北京积水潭医...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苏州大学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河南省人民医...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新疆维吾尔自...
  • 1篇山东大学第二...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西安医学院
  • 1篇昆明医科大学
  • 1篇韩城市人民医...
  • 1篇北京市创伤骨...

作者

  • 36篇郑博隆
  • 34篇贺宝荣
  • 26篇郝定均
  • 22篇杨小彬
  • 18篇闫亮
  • 9篇惠华
  • 6篇郭华
  • 4篇昌震
  • 4篇杨利学
  • 4篇何思敏
  • 4篇刘仲凯
  • 4篇许正伟
  • 2篇庄岩
  • 2篇赵志刚
  • 2篇刘团江
  • 2篇张海平
  • 2篇杨俊松
  • 1篇吕艳伟
  • 1篇田伟
  • 1篇蔡思逸

传媒

  • 16篇中华创伤杂志
  • 5篇中华创伤骨科...
  • 3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脊柱外科杂志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国际外科学杂...
  • 1篇骨科
  • 1篇中华骨与关节...

年份

  • 3篇2023
  • 2篇2022
  • 4篇2021
  • 2篇2020
  • 8篇2019
  • 2篇2018
  • 8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3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单开门椎板成形术和椎板切除并侧块螺钉内固定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疗效比较被引量:19
2018年
目的比较单开门椎板成形术和椎板切除并侧块螺钉内固定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的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探究颈椎曲度和矢状面平衡对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3年1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行手术治疗的455例多节段OPLL患者资料,其中231例行椎板成形术(A组),224例行椎板切除并侧块螺钉内固定术(B组),手术范围均为C_(3~7)。记录2组患者一般资料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术后各随访时间点的C_(2~7) Cobb角、颈椎曲度指数(CCI)、C_2铅垂线至C_7后上缘的距离(C_(2~7_ SVA)、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31.2(27~38)个月。术后24个月,2组C_(2~7) Cobb角和CCI均较术前明显减小,但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C_(2~7) SVA较术前明显增高,B组C_(2~7) SVA无明显变化,2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个月,2组JOA评分、VAS评分及NDI较术前均明显改善,2组间JOA评分在各随访时间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在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时A组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后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DI在术后1个月、3个月时A组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共有34例患者发生C_5神经根麻痹,其中A组中有11例,B组中有2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板成形术尽管在维持颈椎矢状面平衡上不如椎板切除并侧块螺钉内固定术,但两者能获得相似的神经功能恢复。椎板成形术术后轴性痛在短期内低于椎板切除并侧块螺钉内固定术,长期两者无明显差异;椎板成形术术后C_5神经根麻痹的发生率较椎板切除并侧块螺钉内固定术低,但患者均能在6个月内恢复。
郑博隆郝定均杨小彬闫亮惠华刘仲凯郭华程清平贺宝荣
关键词:颈椎椎板切除术内固定器
Lenke5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术后近端交界性后凸发生的相关因素分析
2023年
目的探讨Lenke 5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后路矫形术后近端交界性后凸(PJK)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纳入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行全身麻醉下后路矫形术治疗的98例Lenke 5型AIS患儿的病历资料。98例患儿中,男23例,女75例,年龄(14.5±2.2)岁(10~18岁)。根据末次随访时,交界性后凸角(PJA)是否大于10°且较术前增加大于10°以上,将患儿分为PJK组和非PJK组。采用单因素分析患儿临床及影像学资料与术后PJK发生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与术后PJK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纳入研究的98例行后路矫形术治疗的Lenke 5型AIS患儿中,PJK组35例,非PJK组63例。PJK组和非PJK组分别随访(35.6±7.3)和(36.4±7.5)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37)。两组性别、年龄、体质指数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两组上端固定椎(UIV)位置和交界区后方韧带复合体(PLC)损伤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UIV位于T_(10)~T_(12)、交界区PLC损伤、术前冠状位胸弯角(TC)、术前及末次随访交界性后凸角(PJA)、术前及末次随访骨盆入射角‑腰椎前凸角差值(PI‑LL)均与术后PJK发生有一定的相关性(OR=2.50、5.37、0.92、1.12、1.32、1.06、3.35,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UIV位于T_(10)~T_(12)(OR=2.346,95%CI:1.582~3.481,P=0.001)、交界区PLC损伤(OR=5.112,95%CI:1.283~20.418,P=0.023)及末次随访PI‑LL(OR=1.826,95%CI:1.558~24.745,P=0.012)是Lenke 5型AIS患儿术后PJK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Lenke 5型AIS患儿术后UIV固定至胸腰段、交界区的PLC损伤及术后PI‑LL过大可能是PJK发生的危险因素,建议UIV避免选至胸腰段、术中保护位于UIV附近的PLC及恢复良好的PI‑LL关系可降低PJK的发生率。
李庆达贺宝荣惠华高林杨俊松刘团江郑博隆昌震黄云飞赵志刚都金鹏郝定均
关键词:脊柱侧凸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
不同骨水泥量在PKP术后对相邻节段生物力学影响的有限元分析被引量:16
2016年
目的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分析生理载荷作用下不同骨水泥量对伤椎及相邻节段生物力学影响的差异。方法利用MIMICS软件对60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段单椎体压缩骨折行椎体后凸成形(PKP)手术前后的CT数据进行预处理,然后导入ABAQUS软件中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设置0.3 MPa轴向载荷进行生物力学分析,评价不同骨水泥量PKP术后相邻节段生物力学差异及变化趋势。结果用三维重建软件Mimics 10.01和有限元软件Ansys 11.0成功进行三维模型有限元网格划分。椎体应力分布:术前应力主要分布于椎体前部,PKP术后应力集中于骨水泥附近,椎体整体前后应力改变。骨水泥增强后的伤椎应力明显增加,平均增加约15%(4 ml为8%,5 ml为13%,6 ml为17%,7 ml为22%),轴向刚度比术前骨质疏松椎体增加了约30%。在中立位时,伤椎成形后下位椎体的应力增加约18%(4 ml为15%,5 ml为18%,6 ml为20%,7 ml为23%)。椎间盘应力分布:在轴向施加载荷时,有局部后凸畸形的椎间盘前部会承受更大应力。结论 PKP术后可引起上下相邻节段生物力分布的改变,随着骨水泥注入量的增加,对生物力学的影响有增强趋势。
杨小彬贺宝荣郝定均闫亮郑博隆杨明
关键词: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椎体后凸成形术有限元分析
“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与徒手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上胸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比较被引量:39
2021年
目的比较"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和徒手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上胸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红会医院脊柱外科自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使用"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下穿刺完成椎体成形术的19例上胸椎OVCF患者(20个椎体)资料(机器人组)和自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徒手穿刺完成椎体成形术的21例上胸椎OVCF患者(21个椎体)资料(徒手组)。机器人组男5例,女14例;年龄62~88岁;徒手组男6例,女15例;年龄64~83岁。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术后并发症(骨水泥渗漏、感染和血管栓塞),术后1 d、末次随访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伤椎椎体前缘高度(AH)和伤椎后凸角(KA)观察疗效。结果机器人组和徒手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机器人组中19例患者(20个椎体)和徒手组中21例患者(21个椎体)均顺利完成单侧穿刺入路椎体成形术。40例患者术后随访6~12个月,平均8.3个月。机器人组的手术时间[(37.9±8.2)min]、骨水泥注入量[(2.3±0.9)mL]、骨水泥渗漏发生率(10.0%,2/20)均少于或低于徒手组[(46.2±9.4)min、(4.2±1.3)mL、42.9%(9/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感染和血管栓塞发生。术后1 d、末次随访时两组间VAS评分、ODI、AH和K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传统徒手穿刺椎体成形术,"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下穿刺完成椎体成形术治疗上胸椎(T1~T4)OVCF临床疗效满意,可减少手术时间和骨水泥注入量,并降低骨水泥渗漏的发生率。
郑博隆郝定均林斌昌震高林闫亮杨小彬惠华范顺武邓忠良朱悦贺宝荣
关键词:胸椎骨折骨质疏松椎体成形术
《急性症状性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椎体强化术临床指南》要点解读被引量:8
2022年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急性症状性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ASTOCFs)的发病率显著增高,而椎体强化术因其具有微创、安全和有效的特点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对于ASTOCFs在诊断和治疗上的诸多问题仍存在争议。为规范ASTOCFs的诊断和治疗,《中华创伤杂志》编辑委员会联合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学分会脊柱创伤专业委员会的专家组制订了《急性症状性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椎体强化术临床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南》针对此类骨折中椎体强化术应用的关键问题提出了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建议。鉴于不同级别医疗机构的骨科医师对《指南》的理解程度不一,笔者就《指南》中的诊治要点进行深入解读,帮助临床医师更好地理解《指南》并指导临床实践。
郑博隆郝定均贺宝荣
关键词:骨质疏松胸椎腰椎椎体成形术后凸成形术
骶髂螺钉治疗不稳定骶骨骨折相关问题探讨被引量:2
2018年
骶骨是骨盆后环的重要结构之一,17%~30%的骨盆骨折患者合并骶骨骨折,且多为高能量损伤所致,诊治较为困难。Tile认为,对于骨折没有累及骨盆环或破坏腰骶关节稳定性的骶骨骨折,采取非手术治疗效果较好。而目前普遍认为骶骨骨折移位〉10mm或移位≤10mm但合并骶髂韧带撕脱骨折、骶结节韧带撕脱骨折或骶骨矢状面的骨折线符合DenisII型或DenisⅢ型时.
贺宝荣郑博隆
关键词:骶骨骨折骶髂螺钉骨盆后环骨折移位高能量损伤
块状骨和颗粒状骨在腰椎关节突关节融合中哪个更好
目的:研究目的是比较块状骨植骨与颗粒状骨植骨在关节突融合术中的近远期融合特征及优劣。。方法:从2011年6月至2013年2月,我院135例需手术治疗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同一融合节段左右两侧关节突分别随机行块状植骨或颗粒状...
贺宝荣杨小彬闫亮郑博隆
关键词:融合率
自体楔状骨和颗粒状骨在腰椎关节突融合中研究--一项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比较自体块状骨植骨与颗粒状骨植骨在关节突融合术中的近远期融合特征及优劣。。方法:2011年6月至2014年2月,135例需手术治疗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同一融合节段左右两侧关节突分别随机行块状植骨或颗粒状植骨,各13...
贺宝荣郝定均杨小彬闫亮郑博隆
关键词:融合术融合率
自行研发的可弯曲椎体成形器在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椎压缩骨折中的应用被引量:17
2019年
目的通过比较自行研发的可弯曲椎体成形器与传统直形骨水泥注入器治疗骨质疏松性胸椎压缩骨折的疗效,观察可弯曲椎体成形器在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椎压缩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7年1月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140例骨质疏松性胸椎压缩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男61例,女79例;年龄55~88岁,平均70.3岁,骨折椎体分布为T5~T12。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2组,A组患者(67例)接受可弯曲椎体成形器治疗,B组患者(73例)接受传统直形骨水泥注入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对侧分布率和骨水泥渗漏率,以及术后1 d、术后1、2年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伤椎前缘高度比值和节段后凸cobb角。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获2年以上随访,平均26.7个月。A、B患者的手术时间[(28.1±4.2)、(26.3±3.2)min]和骨水泥渗漏率[34.3%(23/67)、17.8%(13/73)]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A组的骨水泥注入量[(5.6±1.2) mL]和骨水泥对侧分布率(71.5%±11.3%)均高于B组[(4.9±1.1) mL和65.7%±12.9%],术后1、2年A组的VAS评分[(2.8±0.7)、(3.0±0.9)分]和后凸cobb角(25.2°±5.2°、26.8°±5.5°)低于B组[(3.1±0.8)、(3.4±0.8)分和27.7°±4.9°、29.1°±1.6°],术后1、2年A组患者的伤椎前缘高度比值(39.2%±8.1%、37.1%±7.2%)高于B组(35.4%±7.8%、33.2%±8.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两组患者间的VAS评分、伤椎前缘高度比值、后凸cobb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骨质疏松性胸椎压缩骨折,相比于传统直形骨水泥注入器,自行研发的可弯曲椎体成形器能获得更好的骨水泥椎体对侧分布,有效维持伤椎椎体高度,同时能达到更好的远期止痛效果。
郑博隆郝定均闫亮许正伟杨小彬昌震贺宝荣
关键词:椎体成形术骨质疏松胸椎骨折可弯曲
枕颈部疾患再手术原因分析与对策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 分析枕颈部疾患再手术的原因,探讨翻修手术的对策及其疗效,以期减少再次手术的发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2年1月对23例枕颈部疾患手术治疗失败患者再次手术的资料.男14例,女9例,初次手术时年龄18~52岁,平均38.6岁,2例进行3次手术.再次手术距前次手术的时间为3 h~11年.15例初次手术后假关节形成,3例初次手术后神经症状加重,2例内固定失败,1例初次手术后出现脑脊液漏及颅内感染,2例肿瘤复发.所有患者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枕颈部疼痛、肢体麻木或椎体束征阳性,其中11例伴有脊髓神经功能障碍,JOA评分7.8分.翻修手术采用枕颈部寰椎后弓切除或枕骨大孔扩大减压、取髂骨块行枕颈植骨或寰枢椎植骨、枕颈部内固定或寰枢椎椎间固定.术后定期随访患者临床疗效并进行影像学评估(内固定位置、复位和植骨融合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手术时间130~310 min,平均160 min;术中失血量300~2000 ml,平均800 ml.术中未发生血管、神经和脊髓等损伤.术后均无神经症状恶化的表现,均未发生咽壁和椎管内感染.2例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经过换药及延长抗生素使用后痊愈.23例患者随访时间6个月~3年,平均21个月.末次随访时,患者临床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11例伴有脊髓神经功能障碍患者JOA评分改善到13.2分.按Macnab疗效评估标准评定:优11例,良8例,可4例.所有患者随访期间未见内固定松动表现,末次随访时均达到骨性融合.结论 枕颈部翻修的主要原因为假关节及残留症状,有效融合及减压是枕颈部手术最应重视的问题,可减少翻修率.
贺宝荣杨小彬闫亮郝定均郭华王晓东郑博隆
关键词:枢椎再手术脊柱融合术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