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如义

作品数:14 被引量:96H指数:6
供职机构: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惠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心病
  • 3篇血压
  • 3篇糖尿
  • 3篇糖尿病
  • 3篇综合征
  • 3篇高血压
  • 3篇冠心病
  • 3篇反应蛋白
  • 2篇地平
  • 2篇动脉
  • 2篇心力衰竭
  • 2篇血分
  • 2篇血糖
  • 2篇血脂
  • 2篇预后
  • 2篇射血分数
  • 2篇受体阻滞剂
  • 2篇衰竭
  • 2篇阻滞剂
  • 2篇疗效

机构

  • 13篇惠州市第三人...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深圳市第二人...
  • 1篇武汉市中医医...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惠州市人民医...

作者

  • 14篇郑如义
  • 6篇钟思干
  • 5篇陈爱文
  • 3篇刘锦全
  • 2篇廖火城
  • 2篇彭娜
  • 2篇李沅洲
  • 2篇蔡填
  • 2篇刘建平
  • 1篇李乃适
  • 1篇周晓云
  • 1篇陈远东
  • 1篇帅菲斐
  • 1篇李文峰
  • 1篇吕俊
  • 1篇杨飞
  • 1篇李瑞林
  • 1篇杨海
  • 1篇李宇栋
  • 1篇肖纯

传媒

  • 3篇中国医药指南
  • 2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广州医药
  • 1篇医学文选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医药导刊
  • 1篇医学信息
  • 1篇中国医学人文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5
  • 4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5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β受体阻滞剂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探究β受体阻滞剂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代谢的影响及差异性。方法本文主要采用前瞻性研究,共收集100例2008年7月至2010年7月在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拉贝洛尔治疗和美托洛尔治疗,再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TC、三酰甘油和HDL治疗前后的差值变化进行t检验,t值分别为4.21、3.28、2.47、2.43、2.36,P值均<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将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卡方检验后,χ2=7.89,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拉贝洛尔和美托洛尔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血糖、血脂代谢的影响不同,拉贝洛尔能有效的改善患者血糖、血脂水平,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郑如义
关键词:Β受体阻滞剂拉贝洛尔美托洛尔糖尿病合并冠心病
早期应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重度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重度心力衰竭[美国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Ⅳb级]患者早期应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26例重度心力衰竭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110例)和倍他乐克治疗组(116例)。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治疗,倍他乐克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即给予酒石酸美托洛尔(商品名:倍他乐克)治疗,常规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后待心力衰竭控制稳定后才开始应用倍他乐克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周、6个月时的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1周、治疗6个月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24 h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情况、24 h动态心电图心率变异性。结果两组患者治疗1周、6个月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统计学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1周、6个月的LVEF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但两组间比较统计学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的LVEDD均较治疗前有所缩小(P<0.05);但两组患者治疗1周、6个月的LVEDD组间比较统计学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1周、治疗6个月的平均24 h室性早搏发生次数及平均24 h室性心动过速发生次数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且治疗6个月均较治疗1周进一步减少(P<0.05);倍他乐克治疗组患者治疗1周、治疗6个月的平均24 h室性早搏发生次数及平均24 h室性心动过速发生次数均较常规治疗组减少更为明显(P<0.05)。常规治疗组患者治疗1周的总体标准差(SDNN)、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50 ms的百分比(pNN50)均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P>0.05);倍他乐克组患者治疗1周的SDDN、pNN50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的SDDN、pNN50均较治疗前、治疗1周显著改善(P<0.05);倍他乐克治疗组患者治疗1周、治疗6个月的SDDN、pNN50均较常规治疗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结论重度心力衰竭患者早期使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很可能是安�
廖火城刘建平郑如义肖纯
关键词:重度心力衰竭Β受体阻滞剂左室射血分数室性心律失常心率变异性
曲美他嗪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被引量:8
2021年
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在临床上十分常见,需要及时进行有效治疗,否则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1]。临床上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主要是采用药物治疗,不同药物治疗效果有所差异,因此选择最佳的药物治疗方案至关重要[2]。本文选取本院在2018年6月至2020年5月期间诊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00例进行分组研究,现报告如下。
吴尘乐郑如义刘建平
关键词:冠心病心绞痛药物治疗方案曲美他嗪氯吡格雷药物治疗效果
高敏C反应蛋白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发生造影剂肾病相关性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术前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进行测定,探究其与患者术后发生造影剂肾病相关性。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3年5月在我院进行 PCI 手术疗的患者120例为实验对象。根据术前 hs-CRP 值分为3组:A 组(hs-CRP <1 mg/L,n =56),B 组(hs-CRP 1~3 mg/L,n =40)和 C 组(hs-CRP >3 mg/L,n =24)。观察各组术后造影剂肾病的发生情况以及探究其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A、B、C 组患者术后 CIN 的发生率分别为8.93%、22.5%和50.0%,经过统计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患者术前 hs-CRP 水平年龄在75岁以上、男性、糖尿病、贫血、水化治疗均与 CIN 显著独立相关。C 组 MACE 发生率均高于A 组、B 组(P <0.05)。结论接受 PCI 手术治疗的患者,其术前 hs-CRP 水平与其术后 CIN 的发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患者术前 hs-CRP 水平越高,术后更可能发生 CIN,hs-CRP 的水平可作为辅助 CIN 诊断的指标。
陈爱文郑如义钟思干
关键词:高敏C反应蛋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造影剂肾病
氯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2
2012年
目的:探讨氯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对肾功能的作用。方法:将我院12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氯沙坦组、氨氯地平组和联合治疗组(氯沙坦+氨氯地平),每组40例,三组分别测定治疗前后静息状态下血压,并采用放免法测定尿白蛋白排泄率。结果:联合治疗组血压下降情况与氨氯地平组、氯沙坦组相比,下降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氯沙坦组和联合治疗组尿白蛋白排泄量较治疗前下降明显,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而联合治疗组呈进一步下降趋势,与氯沙坦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不良事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可有效控制血压,较单一用药效果好,并且具有肾脏保护作用,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对合并尿酸增高的老年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更为适用。
郑如义蔡填
关键词:氯沙坦氨氯地平联合用药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片联合舒心降脂片治疗高血压伴血脂异常被引量:21
2012年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片联合舒心降脂片治疗高血压伴血脂异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高血压伴血脂异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7例和对照组53例,均历2周的洗脱期,对照组给予舒心降脂片,4片/次,3次/d。治疗组加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片(多达一,5 mg/10 mg)1次/d,疗程24周。观察用药前后血脂、血压变化情况及心血管主要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组血压控制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心血管主要不良事件发生率8.77%,对照组18.86%。结论: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片联合舒心降脂片能有效控制高血压伴血脂异常患者血压,能显著改善血脂水平,是一种有效、安全的用药方案。
李沅洲陈爱文郑如义
关键词:舒心降脂片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高血压血脂异常
左卡尼汀对冠心病伴糖尿病患者心力衰竭的疗效及糖脂代谢的影响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血糖、血脂的影响。方法将44例冠心病伴糖尿病并出现心衰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的基本用药类同。A组另给左卡尼汀3·0g/d静滴,B组静滴极化液,疗程均为3w,观察治疗前后临床心功能NYHA分级,明尼苏达心衰生活质量评分,超声心动图检查及血糖、血脂变化。结果A组与B组比较,A组患者心功能改善、生活质量提高、超声心动图指标改善、病情恶化减少血糖下降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或P<0·05);A组患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与B组患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短期应用左卡尼汀可使冠心病伴糖尿病的心衰患者心功能改善,生活质量提高,对降低血糖有帮助,并能调节血脂。
李文峰钟思干李沅洲郑如义
关键词:冠心病伴糖尿病心力衰竭左卡尼汀血糖血脂
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与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预后的相关性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与近期心功能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住院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92例,分为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on-S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NSTEMI)组和不稳定性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组,各46例,同时入选胸痛就诊但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患者46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入院后测定NT-proBNP浓度,分别于造影前及造影后3个月行超声心动检查。结果与对照组比较,NSTEMI组和UA组的NT-proBNP水平显著增高(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STEMI组NT-proBNP明显高于UA组(P<0.05)。NT-proBNP水平与左心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结论 NT-proBNP可以预测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近期预后。
钟思干彭娜陈爱文郑如义刘锦全
关键词: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射血分数预后
静脉使用地尔硫和硝酸甘油在高血压急症中的疗效对比观察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静脉使用地尔硫和硝酸甘油在高血压急症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自2006年2月至2009年2月所收治的98例高血压急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地尔硫组与硝酸甘油组各49例。地尔硫组应用静脉注射地尔硫治疗,硝酸甘油组应用静脉注射硝酸甘油治疗。对这两组的用药特点、疗效、不良反应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有效率均为100%,但在药物的配制、应用方法、血液动力学监测、不良反应的发生方面有明显不同。结论静脉使用地尔硫治疗高血压急症疗效更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少,在临床治疗上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钟思干陈爱文郑如义刘锦全
关键词:高血压急症硝酸甘油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脂蛋白(a)水平与其近期预后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探讨脂蛋白(a)〔LP(a)〕水平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近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28例ACS患者,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亚组107例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AP)亚组121例;选取同期住院的92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为SAP组。比较各组LP(a)水平、血脂水平及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分析LP(a)水平与ACS患者近期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1)AMI亚组、UAP亚组、SAP组的LP(a)水平分别为(365.5±74.8)mg/L、(348.6±69.4)mg/L、(279.0±38.8)mg/L,三组间的LP(a)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9.760,P<0.05)。(2)AMI亚组、UAP亚组、SAP组的MACE发生率分别为39.25%、41.32%、7.61%,三组间的MACE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004,P<0.05)。(3)LP(a)水平≥300 mg/L组的多支病变率和MACE发生率(分别为88.32%、43.65%)高于LP(a)水平<300 mg/L组(分别为35.48%、19.3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S患者存在血脂代谢紊乱,LP(a)水平较SAP患者明显升高;LP(a)水平可能与冠脉病变程度和ACS患者的近期预后相关。
钟思干陈爱文杨飞郑如义廖火城刘锦全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预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