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小华
- 作品数:14 被引量:110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呼吸科病房空气检测与对策被引量:6
- 1999年
- 该文对呼吸病房空气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污染的空气中存在有:绿脓杆菌、表皮葡萄球菌、不动杆菌、腐生葡萄球菌、克雷白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其中以绿脓杆菌检出率最高,而此菌又是威胁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最严重的病菌,根据检测采用有效的预防措施,以降低了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 郑小华
- 关键词:医院感染呼吸道疾病
- Y型套管针在肺心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 2002年
- 肺心病患者病程长,心肺功能差,病情易反复,治疗时须限制输液速度,维持1~2条静脉通道,使患者得到适时合理用药.
……
- 廖平郑小华
- 经储雾罐间接吸入法在成年呼吸病中的应用
- 1999年
- 雾化吸入治疗因药物直接与呼吸道粘膜接触,可使局部获得较高的药物浓度,同时避免了全身用药的一些毒副作用,已成为许多呼吸病如支气管哮喘,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等的常规治疗方法,目前有多种气雾剂装置应用于临床,其中以体积小的手控定量式气雾剂(MDI)应用最广,如常用药物有β2激动剂:喘乐宁、喘康速;糖皮质激素气雾剂:必可酮、普米克等。但在临床实践中。
- 郑小华杨爱萍
- 关键词:储雾罐吸入法喘乐宁呼吸病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普米克
- 长期鼻饲病人胃管更换时间的探讨被引量:65
- 2003年
- 为减少插管次数及食管损伤感染机会 ,探讨合理留置胃管时间。随机将病人分为传统组及观察组各 2 0例 ,传统组每周更换 1次胃管 ,观察组 4周更换 1次。结果观察组胃管通畅度与传统组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 .0 5 ) ,而鼻粘膜受损、感染及病人痛苦率较传统组低 (均P <0 .0 5 )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提示 ,4周更换 1次胃管 ,既可减少插管次数 ,减轻病人痛苦 ,又可减少感染机会 ,节省人力、物力。
- 廖平郑小华陈琼
- 关键词:插管法鼻饲留置胃管
- 机械通气鼻饲病人留置胃管延长更换时间的改进被引量:6
- 2003年
- 廖平郑小华陈琼胡成平
- 关键词:机械通气留置胃管
- 恶性胸液患者留置胸腔引流导管的护理
- 恶性肿瘤患者胸液生长迅速且持续存在,常因大量胸液的压迫引起患者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甚至导致死亡,故须反复胸腔穿刺抽液才能改善患者呼吸情况,这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而且反复的侵入操作可能引起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我科对16例...
- 郑小华李春梅
- 文献传递
- 大咯血患者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03年
- 目的 :探讨大咯血患者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的护理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 12例内科治疗无效的大咯血患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注入栓塞微粒治疗的临床护理体会。结果 :12例内科治疗无效的大咯血患者通过栓塞治疗均达到立即止血的效果 ,术前、术中、术后精心的个体化护理与观察有利于消除患者紧张情绪、顺利进行手术和减少并发症的产生。结论 :反复使用止血药效果不佳的大咯血患者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可取得好的疗效 ,围术期针对性地护理在治疗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 郑小华曹娥香
- 关键词:支气管动脉栓塞咯血护理
- 长期机械通气鼻饲者留置胃管时间延长更换次数减少的体会被引量:4
- 2003年
- 目的 :探讨长期机械通气鼻饲患者留置胃管的更换时间。方法 :将传统的每 1周更换一次胃管改为 4周更换胃管 1次 ,在鼻饲时间相同时情况下 ,观察具胃管通畅度及病人反应和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 4周更换一次胃管不但能减轻病人的痛苦 ,而且感染率明显下降。结论 :只要加强管道护理 ,4周更换一次胃管 ,既减少插管次数 ,大大减轻病人痛苦 ,还节省人力、物力 ,减少感染机会。
- 廖平郑小华彭瑛
- 关键词:机械通气留置胃管
- 镍钛合金记忆支架置入术治疗气道狭窄的护理
- 2006年
- 通过对9例不同原因所致气道狭窄患者置入支架的护理要点的探讨,认为完善的术前准备,术后的细致护理,患者的密切配合,对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改善生活质量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曹娥香郑小华
- 关键词:气道狭窄护理
- 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呼吸衰竭被引量:8
- 2002年
- 曹娥香郑小华
- 关键词:慢性呼吸衰竭无创机械通气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