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滨

作品数:7 被引量:34H指数:5
供职机构:西安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骨病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美国中华医学基金国家科技部专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骨节
  • 6篇大骨节病
  • 3篇毒素
  • 2篇真菌
  • 2篇真菌毒素
  • 2篇软骨
  • 2篇软骨细胞
  • 2篇黄腐酸
  • 2篇骨细胞
  • 2篇雏鸡
  • 1篇低硒
  • 1篇动物
  • 1篇动物模型
  • 1篇形态学
  • 1篇形态学观察
  • 1篇软骨细胞培养
  • 1篇神经瘤
  • 1篇示踪
  • 1篇示踪实验
  • 1篇双侧听神经瘤

机构

  • 7篇西安医科大学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深圳市人民医...
  • 1篇上海市农业科...

作者

  • 7篇郑滨
  • 5篇毕华银
  • 4篇张矢远
  • 3篇熊咏民
  • 3篇王治伦
  • 2篇陈萍
  • 2篇李斯纯
  • 2篇曹峻岭
  • 2篇莫东旭
  • 2篇张富军
  • 1篇匡开源
  • 1篇冯建林
  • 1篇杨进生
  • 1篇吕社民
  • 1篇史士英
  • 1篇白偲
  • 1篇罗毅
  • 1篇白小文
  • 1篇司履生
  • 1篇吕旌乔

传媒

  • 3篇地方病通报
  • 2篇中国地方病防...
  • 1篇医学研究通讯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年份

  • 1篇2001
  • 1篇1999
  • 2篇1998
  • 1篇1996
  • 1篇1995
  • 1篇199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T—2毒素致雏鸡大骨节病模型实验——胫骨上端的病理形态学观察被引量:13
1996年
大骨节病(KBD)的病因至今不明。有镰刀菌中毒说,近年更有T—2毒素中毒说且有动物模型提供实验依据。本文再作类同动物实验重复验证,以进一步探讨T—2毒素与KBD之间的因果关系。1 材料与方法1.1 实验动物与分组 从西安机械化种鸡厂购进罗曼棕壳蛋种鸡,雄性80只,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只,分笼喂养。出壳第2天投入实验。实验期常规免疫接种。
白小文吕社民白偲张矢远毕华银郑滨张富军王治伦吕旌乔
关键词:T-2毒素大骨节病病理形态学
伴双侧听神经瘤的林岛氏病1个家系报告
1993年
林岛氏病(Von Hippel-indau’s Disease,VHL)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它包括一系列新生物,最常见有视网膜血管瘤、小脑血管母细胞瘤,肾囊肿、肾癌和嗜咯细胞瘤;较少见的病症还包括毛细血管痣,胰腺囊肿、副睾囊肿、红细胞增多症和脊髓空洞症。VHL病的诊断依Melmon和Rosen(1964)提出的标准:在中枢神经系统(CNS)内有两个以上的血管母细胞瘤,或CNS内有一个孤立的血管母细胞瘤并伴有该病的内脏病变以及有家族史表现该病的任一病症者均可确诊。
单爱军赵永阳司履生郑滨
关键词:听神经瘤家系
链格孢霉培养粮拟致雏鸡克山病、大骨节病模型的实验报告被引量:2
1999年
目的:克山病和大骨节病的病因至今都不明了。本文将病区小麦中检出的优势菌链格孢霉产毒株扩增培养,以此培养粮47%的饲料(内含AOH65.19μg/g)致雏鸡模型实验,为该真菌毒素中毒说的评估提供依据。结果:①实验组除体重增长慢、羽毛光泽度差外,它如软骨生化3组分,胫骨上骺软骨增殖层上界至干骺端顶部厚度,股骨重量、长度和横径乃至胫骨上部组织学所见皆与对照组的无明显差异;②实验组肝、心、肾未见浊肿、脂变及坏死等;③实验组肝GSH—Px活性和Cytp-450量未降低、MDA量不增加。结论:以11.6mg.AOH/kg.BW.d染毒剂量实验28天,未能引发出雏鸡任何类似克山病或大骨节病的病变,也未见重要器官明显病变或中毒迹象。链格孢霉素与克、大两病发病是否相关需另做进一步的探讨。
毕华银陈萍熊咏民郑滨李斯纯李广元张矢远王治伦匡开源史士英罗毅冯建林杨进生
关键词:克山病大骨节病病因
串珠镰刀菌素对软骨细胞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6
1995年
本实验用不同浓度的串珠镰刀菌素(MON)作用于体外培养不同时期的兔关节软骨细胞,动态观察MON对软骨细胞结构和生长代谢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MON影响软骨细胞DNA的合成和细胞的分裂增殖,特别在细胞培养的早期,作用更为明显;同时也影响到细胞的结构和代谢功能。MON的作用机理和与大骨节病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曹峻岭郑滨张矢远莫东旭
关键词:真菌毒素软骨细胞培养大骨节病
榆林病区水黄腐酸拟复制大骨节病动物模型的实验报告被引量:10
1998年
在低硒饲料条件下,以50mg/L榆林大骨节病区黄腐酸(FA)饮水和KBD新发户井水10倍浓缩饮水分别致雏鸡KBD模型实验37天。前一组鸡每只每天摄入FA2.0mg,等于10.0mg·FA/kgBW·d,该剂量约为该病区儿童每公斤体重摄入量的1000倍。上述两类饮水对两实验组的全身一般状况,部分相关生化指标,肝、心、肾等乃至骨软骨都未能显示任何有害作用,即未能导致雏鸡类似KBD的任何病变。另以100mg·病区FA/L饮水(剂量10.0mg·FA/kgBW·d)致大鼠KBD模型实验28天。
毕华银陈萍郑滨熊咏民李广元王治伦张富军陈凤石张增铁
关键词:大骨节病黄腐酸低硒动物模型
^3H—黄腐酸在雏鸡体内的示踪实验观察被引量:6
1998年
观察3H—黄腐酸(3H—FA)在体内各部位的分布、浓度及其动态变化规律对黄腐酸(FA)与大骨节病之间关系的讨论甚有帮助。本文用3H—FA100μCi+FA2.0mg一次灌胃于雏鸡的结果表明,3H—FA在体内的分布是全身性的,没有器官和组织的选择性。软骨cpm值大约与(除粪便之外)被测9个样品的平均值相接近,且随时间的推移与血浆cpm值同步按比例下降,第3~24小时时皆为血浆的1/3。软骨未表现有结合FA的嗜性或亲和性,未看到软骨对FA有蓄积作用。软骨cpm及其相近于全身9个样品cpm的平均值是估量病区饮水FA总量进入机体后和后者软骨内可能含有FA分量的计算基础。
毕华银郑滨张富军陈萍
关键词:黄腐酸氢3示踪实验大骨节病
六种真菌毒素对培养软骨细胞的作用被引量:7
2001年
1.目的方法 真菌及其毒素中毒是大骨节病(KBD)重要病因学说之一,由于检出的优势真菌和毒素在各病区的结果不一致.我们用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T-2毒素、雪腐镰刀菌烯醇(NIV)、互隔交链孢霉单甲醚(AME)、丁烯酸内酯(BUT)和串珠镰刀菌素(MON)等毒素对体外单层培养的幼兔关节软骨细胞进行损伤实验,测定软骨细胞DNA、基质葡萄糖醛酸量作为生长代谢的指标,并于倒置显微镜和透射电镜下观察细胞结构情况,了解这些毒素对KBD靶细胞-软骨细胞生长代谢和超微结构的作用,为KBD的病因研究积累基础实验资料.
曹峻岭熊咏民张矢远莫东旭毕华银李斯纯郑滨
关键词:真菌毒素软骨细胞大骨节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