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永泽

作品数:72 被引量:244H指数:9
供职机构: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邯郸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河北省科技厅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65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9篇医药卫生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4篇蛋白
  • 12篇纤维化
  • 12篇肝硬化
  • 9篇鼠肝
  • 8篇食管
  • 8篇细胞
  • 8篇肠道
  • 7篇双氢青蒿素
  • 7篇青蒿
  • 7篇青蒿素
  • 7篇内镜
  • 7篇菌群
  • 7篇肠道菌
  • 6篇静脉
  • 5篇胰腺
  • 5篇胰腺炎
  • 5篇曲张
  • 5篇胃炎
  • 5篇腺炎
  • 5篇静脉曲张

机构

  • 69篇河北工程大学...
  • 24篇河北工程大学
  • 4篇邯郸市第一医...
  • 4篇邯郸市中心医...
  • 4篇秦皇岛市海港...
  • 4篇邯郸市传染病...
  • 3篇承德医学院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贵阳中医学院
  • 1篇成都中医药大...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湖北省中医院
  • 1篇承德医学院附...
  • 1篇河北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深圳市第二人...
  • 1篇衢州市人民医...

作者

  • 69篇郭永泽
  • 23篇李校天
  • 22篇王建华
  • 17篇李淑霞
  • 14篇任海霞
  • 11篇周丽云
  • 10篇葛素兰
  • 8篇尹燕
  • 6篇郭晓会
  • 5篇单铁英
  • 5篇平付敏
  • 5篇吉丽
  • 4篇刘晓东
  • 4篇崔星亮
  • 4篇单铁强
  • 4篇张九娜
  • 3篇杨俊超
  • 3篇李丽
  • 3篇张美莲
  • 3篇曹俊梅

传媒

  • 7篇肝脏
  • 5篇现代中西医结...
  • 5篇疑难病杂志
  • 5篇临床合理用药...
  • 4篇河北医药
  • 4篇中文科技期刊...
  • 2篇世界华人消化...
  • 2篇中国基层医药
  • 2篇临床荟萃
  • 2篇山东医药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实用肝脏病杂...
  • 1篇胃肠病学
  • 1篇职业与健康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河北中医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年份

  • 1篇2024
  • 6篇2023
  • 6篇2022
  • 4篇2021
  • 7篇2020
  • 4篇2019
  • 1篇2018
  • 12篇2017
  • 9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09
  • 6篇2008
7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SCFFBXO22在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2024年
FBXO22是F-box家族的重要成员,参与泛素化过程调节蛋白质降解。FBXO22的表达与癌症的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在乳腺癌、肺癌、结直肠癌、肝细胞癌、胃癌、胰腺癌等癌症的增殖、迁移和侵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SCFFBXO22可以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来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研究表明,SCFFBXO22在多种肿瘤中表达降低或缺失,导致其抑癌作用减弱或丧失。恢复SCFFBXO22的表达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转移,提示SCFFBXO22可能成为肿瘤治疗的新靶点。本文对目前FBXO22在这些癌症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讨论其在癌症中的效应、发生机制。
卢晓飞杨静张全爱董慧聪郭永泽
关键词:恶性肿瘤实体瘤
肝硬化患者口腔和肠道菌群的变化及其相关性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初步探讨肝硬化患者口腔和肠道菌群的关系。方法选取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及邯郸市传染病医院2020年6月至2020年11月临床诊断为肝硬化的患者19例(肝硬化组),选择同时期的健康体检者19名作为健康组。采集以上人群的粪便及唾液标本。收集的样本进行DNA的提取及检测,通过16S rRNA V3-V4区域基因测序,所得到的优质数据信息与Greengene数据库进行比对,比较两组口腔和肠道菌群的差异。结果Venn图结果显示口腔与肠道物种虽然存在一定差异,但也存在相同的物种;肠道菌群在门水平上,HS组变形菌门丰度显著高于HC组(P<0.05),而拟杆菌门丰度低于HC组(P>0.05);在属水平上,HS组毛螺菌属丰度显著低于HC组(P<0.05),而大肠杆菌属、韦荣球菌属丰度显著高于HC组(P<0.05);口腔菌群在门水平上,HS组厚壁菌门丰度显著高于HC组(P<0.05),而变形菌门丰度显著低于HC组(P<0.05);在属水平上,HS组韦荣球菌属、纤毛菌属丰度显著高于HC组(P<0.05),而嗜血杆菌属丰度显著低于HC组(P<0.05);Alpha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肝硬化患者口腔和肠道菌群多样性和丰富度均出现下降;Beta多样性结果显示口腔和肠道菌群差异很大,且肠道菌群个体间的差异性要大于口腔菌群个体间的差异性。结论肝硬化患者口腔和肠道菌群组成上有很大差异性,但又有共同的物种存在。肝硬化患者口腔和肠道菌群条件致病菌显著增加而有益菌显著减少。
任海霞闫华楠牛淑利郭永泽李博张宏伟安凯
关键词:肝硬化口腔菌群肠道菌群
鼠李糖乳杆菌及姜黄素通过调节TLR4信号通路对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影响的研究
2022年
目的探讨鼠李糖乳杆菌及姜黄素对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模型大鼠干预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将40只SD雄性大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MCS)、模型对照组(MCD)、鼠李糖乳杆菌干预组(LGG)、姜黄素干预组(CUR)和鼠李糖乳杆菌联合姜黄素干预组(LGG+CUR),每组8只;实验第4周末处死大鼠,比较5组大鼠肝指数、肝组织病理变化及脂肪含量,检测血清转氨酶、炎性因子水平以及肝组织TLR4、NF-κB和MyD88的表达情况。结果MCD组与MCS组比较,一般情况差,肝脏组织大面积脂肪变性及脂质浸润,血清转氨酶、炎性因子明显升高,证实了蛋氨酸胆碱缺乏饮食喂养4周成功复制了大鼠MAFLD模型;各干预组大鼠肝指数、肝脏病理变化和肝脏脂肪水平,血清转氨酶、炎性因子水平,TLR4、NF-κBp65和MyD88的表达均较MCD组显著降低,LGG+CUR组降低最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鼠李糖乳杆菌和姜黄素均能明显改善MAFLD大鼠肝脏脂质沉积、肝功能,降低肝指数及炎性因子的表达,可能与调节TLR4信号通路,降低肝中TLR4、MyD88和NF-κB的表达有关。
徐子媛张九娜孟灿灿程燕郭永泽李校天
关键词:鼠李糖乳杆菌姜黄素TOLL样受体4
高频电凝联合中西药治疗成熟型疣状胃炎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09年
212例合并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成熟型疣状胃(VG)炎患者随机分为中西药组和西药组,每组106例。西药组胃镜下对疣状病变行高频电凝治疗,术后予Hp根除治疗。中西药组在此基础上序贯服用中药治疗。发现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8.30%和95.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Hp根除率分别为89.62%和83.9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认为胃镜下高频电凝联合中西药治疗合并Hp感染的成熟型VG疗效显著。
葛素兰郭永泽刘建霞
关键词:疣状胃炎螺杆菌电凝术
幽门螺旋杆菌与结直肠息肉相关性的研究现状
2022年
结直肠息肉是消化道的常见病,其中结直肠腺瘤性息肉通常被认为是结直肠癌最主要的癌前病变,因此,结直肠息肉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近年来,很多学者对于幽门螺旋杆菌?(Hp)?与结直肠息肉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然而尚无明确定论。因此,本文就幽门螺旋杆菌与结直肠息肉两者目前有关的研究现状展开阐述。
安凯徐子媛李博郭永泽张宏伟
关键词:幽门螺旋杆菌结直肠息肉
食管鳞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皮层肌动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皮层肌动蛋白(CTTN)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D2-40标记的食管鳞癌淋巴管浸润(LVI)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216例食管鳞癌和癌旁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VEGF-C和CTTN蛋白表达及LVI的情况,分析其与食管鳞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随访观察患者总生存期。结果VEGF-C、CTYN在食管鳞癌和癌旁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43.1%与10.6%,63.9%与25.5%,χ2值分别为28.874、32.259,P均〈0.0001];216例食管鳞癌患者淋巴管浸润率为63.9%。食管鳞癌组织中VEGF-C、CTTN的表达与浸润深度(pT)(χ2值分别为10.759、13.958)、TNM分期(χ2值分别为11.476、16.299)、淋巴结转移(pN)(χ2值分别为15.473、23.728)和LVI(χ2值分别为16.370、23.594)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Logistic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均显示VEGF-C、CTTN、LVI和TNM分期是预测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P值分别为0.001、0.006、0.004、0.003);而在单因素分析中浸润深度是影响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因素(P=0.042),但多因素分析中浸润深度不能成为预测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VEGF-C(-)组的中位生存时间51.0个月,高于VEGF-C(+)组的中位生存时间28.0个月;CqTN(-)组的中位生存时间54.0个月,显著高于CTTN(+)组的中位生存时间26.0个月;VEGF-C和CTTN的Logrank值分别为11.810、18.1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同时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LVI(+)组中位生存时间26.0个月明显低于LVI(-)组的中位生存时间54.0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Cox多因素分析示浸润深度pT、TNM分期、LVI、VEGF-C、CTTN为影响食�
张九娜李校天瞿峰魏红翟山翟建文郭永泽路新卿王飞
关键词:食管鳞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皮层肌动蛋白淋巴管浸润淋巴结转移
高频电凝联合中西药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成熟型疣状胃炎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观察胃镜下高频电凝联合中西药治疗合并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的成熟型疣胃炎的临床疗效,以寻找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212例疣状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中西药组和西药组,每组106例,西药组胃镜下对合并Hpylori感染的成熟型疣状病变行高频电凝治疗,术后予Hpylori根除治疗,中西药组在此基础上序贯服用中药治疗.结果:治疗2mo后,中西药组和西药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5.28%vs98.30%,P<0.01);中西药组Hpylori转阴95例,根除率达89.62%,西药组89例,根除率为83.94%,二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胃镜下高频电凝联合西药根除Hpylori和中药序贯疗法能够有效治疗Hpylori阳性的成熟型疣状胃炎,值得推广.
郭永泽李校天李淑霞葛素兰王建华
关键词:疣状胃炎幽门螺杆菌电凝术
皮层肌动蛋白通过与Src相互作用促进食管鳞状细胞癌的侵袭和转移
2021年
目的探讨皮层肌动蛋白(cortactin,CTTN)对食管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迁移侵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在人食管鳞癌细胞系EC109、TE1中通过慢病毒转染技术过表达或敲减CTTN;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的表达量;通过Transwell侵袭实验评估细胞侵袭力,划痕试验观察细胞迁移能力;应用免疫共沉淀验证与CTTN相互作用的蛋白质。结果在EC109和TE1细胞中成功过表达或敲减CTTN,并利用嘌呤霉素筛选出稳定的细胞。与对照组相比,CTTN过表达组的ICAM1、MMP2、MMP9、VEGF-C表达量显著增高(P值均<0.01);同时,过表达组的细胞侵袭转移能力较对照组也显著增强[穿膜细胞数(541.0±17.8)个比(230.8±10.9)个,划痕愈合速度(72.8±1.9)%比(42.8±1.6)%,P值均<0.001]。CTTN敲减组与对照组相比,ICAM1、MMP2、MMP9、VEGF-C表达量显著降低,细胞侵袭转移能力也显著降低[穿膜细胞数(102.3±4.0)个比(223.8±12.1)个,划痕愈合速度(25.7±1.5)%比(43.5±1.9)%,P值均<0.001]。免疫共沉淀实验证实CTTN与Src存在直接相互作用。结论CTTN通过与Src相互作用促进食管鳞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
张九娜翟山杨阳郭永泽李校天
关键词:受体蛋白质酪氨酸激酶类SRC鳞状细胞
赤芍加清胰汤联合空肠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35例临床观察被引量:11
2013年
目的观察赤芍加清胰汤联合空肠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疗效。方法 SAP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治疗组35例。所有患者给予镇痛、液体复苏、全肠外营养、抑制胰酶分泌和抗感染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赤芍加清胰汤治疗,治疗组先给予赤芍加清胰汤,评估肠功能恢复后在内镜引导下放置鼻空肠营养管行肠内营养。观察指标:(1)腹痛/腹胀消失时间、血清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APACHEⅡ评分和平均住院时间;(2)感染率、转手术率、病死率;(3)炎性介质:TNF-α、IL-6;(4)肠屏障通透性指标:尿乳果糖/甘露醇比值(L/M)、血浆二胺氧化酶(DAO)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腹痛/腹胀持续时间、血清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APACHEⅡ评分明显下降,感染率、转手术率及病死率明显降低,肠通透性明显改善,血TNF-α、IL-6含量逐渐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赤芍、清胰汤、空肠营养三者联合治疗,有保护肠道肠黏膜通透性、促进肠道蠕动及改善胰腺微循环等多种作用,从而改善SAP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郭永泽王建华李校天李淑霞蔡莉李桂英史玉张美莲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赤芍清胰汤胃肠内营养
老年急性药物性肝损伤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描述性分析老年急性药物性肝损伤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收集2016年10月~2018年10月于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03例急性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病历资料,按年龄分为老年组(≥60岁),非老年组(<60岁)分别记录其临床资料情况进行比较,并对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后采用SPSS 25.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急性药物性肝损伤患者103例老年组患者共计43例,占所有患者41.7%,非老年组为60例,占所有患者58.3%;最常见引起急性药物性肝损伤为中药类27例(26.2%),老年组患者心脑血管疾病及其用药比例明显高于非老年组(P<0.05),其他基础疾病及用药两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分型无差异(P>0.05);急性药物性肝损伤临床表现主要包括:消化道症状(恶心、呕吐、纳差、厌油等)、皮肤及巩膜黄染、乏力、皮肤瘙痒及皮疹等。老年组黄疸比例明显高于非老年组(P<0.05);两组治疗后肝功能指标均下降,但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间治愈率、好转率、无效率、病死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年龄、ALT(P<0.05)可能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临床上应提高对急性药物性肝损伤的认识,特别是老年人,患有慢性心脑血管疾病较多,且长期用药,临床上应注意监测肝功能,指导用药,防止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生。
李亚飞闫华楠韩少静郭永泽韩书香李淑霞吉丽张宏伟
关键词:老年人急性药物性肝损伤预后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