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金成

作品数:186 被引量:774H指数:14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59篇期刊文章
  • 17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 3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75篇医药卫生
  • 2篇建筑科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03篇动脉
  • 84篇冠状
  • 81篇冠状动脉
  • 77篇介入
  • 71篇心肌
  • 68篇梗死
  • 66篇心肌梗死
  • 58篇介入治疗
  • 43篇冠状动脉介入
  • 31篇血管
  • 31篇经皮冠状动脉...
  • 30篇急诊
  • 29篇动脉介入治疗
  • 28篇冠状动脉介入...
  • 26篇心肌梗死患者
  • 26篇经皮冠状动脉...
  • 26篇急性心肌梗死
  • 21篇桡动脉
  • 19篇造影
  • 16篇动脉造影

机构

  • 140篇首都医科大学...
  • 33篇首都医科大学...
  • 30篇首都医科大学...
  • 19篇首都医科大学
  • 12篇北京市通州区...
  • 4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鄂尔多斯市中...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安贞医院
  • 1篇北京华信医院

作者

  • 185篇郭金成
  • 55篇张立新
  • 43篇王国忠
  • 41篇高国旺
  • 38篇许敏
  • 36篇马长生
  • 34篇华琦
  • 31篇张海滨
  • 28篇张海滨
  • 25篇柳子静
  • 22篇张学坤
  • 21篇姚立云
  • 19篇温宇梅
  • 19篇张正海
  • 18篇刘长虹
  • 18篇张正海
  • 16篇张学坤
  • 16篇甘舜进
  • 14篇李东宝
  • 14篇郝明辉

传媒

  • 18篇中国心血管病...
  • 16篇实用心脑肺血...
  • 12篇中国介入心脏...
  • 10篇首都医科大学...
  • 8篇中国循证心血...
  • 6篇临床心血管病...
  • 6篇中国心血管杂...
  • 5篇临床荟萃
  • 5篇中国循环杂志
  • 5篇基层医学论坛
  • 4篇心肺血管病杂...
  • 4篇中华心血管病...
  • 3篇中国急救医学
  • 3篇中华老年心脑...
  • 3篇医学教育管理
  • 2篇中国综合临床
  • 2篇山东医药
  • 2篇中华内科杂志
  • 2篇心血管病学进...
  • 2篇医学研究生学...

年份

  • 3篇2023
  • 11篇2022
  • 6篇2021
  • 8篇2020
  • 4篇2019
  • 2篇2018
  • 9篇2017
  • 10篇2016
  • 12篇2015
  • 12篇2014
  • 6篇2013
  • 10篇2012
  • 10篇2011
  • 8篇2010
  • 13篇2009
  • 10篇2008
  • 9篇2007
  • 17篇2006
  • 7篇2005
  • 2篇2004
18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急性左主干完全闭塞所致心肌梗死的介入治疗
目的:评价急性左主干闭塞引起心肌梗死患者在无外科保护下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02至2013-02,共完成9例急性左主干完全闭塞所致心肌梗死的急诊PCI治疗,均为男性,年龄45~78...
郭金成许冀李东宝刘志张立新张正海王国忠张海滨
瘤腔内注射凝血酶治疗假性动脉瘤被引量:4
2003年
目的 探讨瘤腔内注射凝血酶治疗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1年 10月 ,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后发生股动脉假性动脉瘤 5例 ,其中男性 3例 ,女性 2例 ,年龄 38~ 72岁 ;发生于造影术后 2例 ,发生于支架置入术后 3例 ,此 5例均在超声定位下采用瘤腔内注射凝血酶的方法治疗股动脉假性动脉瘤 ,所有病例均在治疗后 2 4h复查超声。结果  4例患者一次性瘤腔内注射凝血酶 5 0 0U后即刻闭合瘤腔 ,1例注射凝血酶 5 0 0U后动脉与瘤腔通道血流明显减弱 ,在超声引导压迫下 5min后闭合。无肢体栓塞、过敏反应等发生 ,所有病例 2 4h后复查无复发。结论 瘤腔内注射凝血酶是一种简单、安全、快速、有效的治疗假性动脉瘤的无创方法 ,可作为临床治疗假性动脉瘤的首选方法。
郭金成张正海杨连香孙文清王爱荣姚立云
关键词:瘤腔内注射凝血酶假性动脉瘤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后二级预防现状调查
许敏郭金成华琦
经桡动脉应用单根指引导管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 评价经桡动脉应用单根MAC 指引导管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可行性和安全性,为简化操作提供依据.方法 前瞻性单中心、...
徐荣郭金成张正海王国忠
经皮超声引导下凝血酶注射治疗医源性假性动脉瘤70例被引量:2
2010年
郭金成许敏王国忠王宇平张学坤张海滨刘长虹张立新高国旺张正海
关键词:凝血酶假性动脉瘤临床随访注射治疗经皮股动脉
非传统因素在心血管风险预测中的价值和应用
华琦李静谭静范振兴王艳玲赵兴山周玉杰荆志成李东宝皮林王德昭郭金成杨士伟高敬朱玮玮
研究目的:中国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仍持续上升,死亡率占全因死亡的41%,居各种疾病之首。通过风险评估和危险分层,对高危人群采取强化干预,是降低患病率和死亡率的最佳手段。然而,心血管风险预测工具以传统危险因素为基础,具有一定...
关键词: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防治冠心病
冠状动脉内支架直接置入术适应证的合理选择被引量:3
2005年
 随着支架设计的改进,无球囊扩张的直接支架置入(DS)术被广泛应用,DS可以减轻内膜损伤,减少造影剂用量、球囊数目、操作时间和X线量,降低费用。作者对DS的实验基础、机制、适应证、禁忌证、手术操作技巧及并发症、近远期疗效作一综述。
郭金成华琦
关键词:冠状动脉狭窄支架置入适应证
非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合并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对急诊介入门囊时间的影响
2020年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COVID-19)疫情对我中心非COVID-19感染合并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急诊介入门囊(door to balloon,D2B)时间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2019年11月21日至2020年3月20日期间就诊于我中心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的STEMI患者118例,分为两组:2019年11月21日至2020年1月20日行急诊PCI的64例STEMI患者为疫情前组(BC组),2020年1月21日至2020年3月20日行急诊PCI的54例STEMI患者为疫情后组(AC组),比较两组患者的D2B时间.结果疫情期间STEMI患者急诊胸部CT筛查平均耗时(20±9)min.与BC组相比,AC组患者首次医疗接触至首次器械应用(first medial contact to balloon time,FMC2B)中位时间[121(95-153)min比84(59-130)min,P<0.001]及D2B中位时间[94(77-108)min比59(41-73)min,P<0.001]均延长,两组患者的发病至首次医疗接触(FMC)时间、手术操作时间、住院天数以及院内病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OVID-19疫情导致STEMI患者救治流程发生改变,疫情期间FMC2B及D2B延长,但院内病死率未增加.
齐淑媛闫蕊柳子静朱芙丽吴晴晴陈文明张利彬高国旺郭金成
关键词: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直接介入治疗院内死亡原因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分析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院内死亡原因。方法连续入选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心内科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因STEMI行直接PCI院内死亡患者资料,回顾性分析其死亡原因。结果总计1314例STEMI患者进行直接PCI治疗,住院期间死亡44例,病死率3.3%;发病到就诊平均时间(5.3±4.6)h;43.8%的患者梗死相关血管为前降支,其中11例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33例患者植入支架44枚,平均每例患者植入支架(1.1±0.8)枚。主要死亡原因为心源性休克56.8%,其次为心脏破裂占20.5%,15.9%死于血管并发症(包括无复流、支架内血栓、冠状动脉穿孔、夹层)。结论 STEMI患者直接PCI院内死亡原因依次为心源性休克、心脏破裂、血管并发症。
郑志涛甘舜进张海滨郭金成张学坤高国旺张正海张立新
关键词: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合并慢性闭塞病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特点和近期预后分析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分析合并非梗死冠状动脉慢性闭塞(chronic total occlusion,CTO)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的临床特点,探讨CTO病变对STEMI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潞河医院心脏监护病房(cardiac care unit,CCU)连续收治的STEMI并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的391例患者,根据是否存在CTO病变,分为2组:CTO组(n=41例),非CTO组(n=350例)。主要观察指标为分析合并CTO的STEMI的临床特点、术后30 d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MACE)发生率和影响MACE的相关因素。结果 CTO组年龄、心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三支病变、休克、恶性心律失常和主动脉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pupm,IABP)使用率方面均明显高于非CTO组(P<0.05),CTO组在术后心肌梗死溶栓(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TIMI)3级血流明显低于非CTO组(P<0.05)。CTO组的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MB,CK-MB)峰值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LVEDD)均明显高于非CTO组〔(307.19±149.04)U/L vs(208.08±129.56)U/L;(55.48±5.58)mm vs(52.33±4.41)mm,P<0.05〕。CTO组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明显低于非CTO组(51.86±9.61 vs 57.76±9.20,P<0.05)。CTO组术后30 d病死率和MACE发生率明显高于非CTO组(22.0 vs 2.9,22.0 vs 3.7,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预测STEMI患者PCI术后30 d MACE的独立变量依次是:PCI术后TIMI血流<3级、肾功能不全、前壁心肌梗死、年龄≥65岁、恶性心律失常、CTO。结论合并CTO的STEMI患者病情危重,易合并心、肾功能不全、休克、恶性心律失常,冠脉病变弥漫,常合并三支病变,急诊PCI术后TIMI3级血流比例低,30 d病死率和MACE发生率高。CTO病变是STEMI近期预后不良的预测因素。
许敏郭金成张海滨
关键词:心肌梗死急性介入治疗慢性闭塞病变
共1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