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钟友循

作品数:52 被引量:36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艺术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5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1篇文学
  • 11篇文化科学
  • 8篇艺术
  • 4篇哲学宗教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主题

  • 20篇文化
  • 11篇文学
  • 8篇《沧浪之水》
  • 8篇沧浪
  • 8篇沧浪之水
  • 6篇湖湘文化
  • 5篇艺术
  • 5篇知识分子
  • 5篇人文
  • 4篇生命
  • 3篇代文
  • 3篇电影
  • 3篇散文
  • 3篇情结
  • 3篇文学评论
  • 3篇小说
  • 2篇眼看
  • 2篇语文
  • 2篇早年
  • 2篇智者

机构

  • 42篇中南大学
  • 6篇长沙电力学院
  • 2篇北京大学
  • 1篇长沙铁道学院
  • 1篇长沙理工大学

作者

  • 52篇钟友循

传媒

  • 10篇理论与创作
  • 8篇长沙理工大学...
  • 7篇长沙铁道学院...
  • 5篇湖南城市学院...
  • 4篇中南大学学报...
  • 3篇长沙电力学院...
  • 3篇湖南科技学院...
  • 2篇湖南教育(语...
  • 1篇中国文学研究
  • 1篇社会科学战线
  • 1篇电影艺术
  • 1篇湘潭大学社会...
  • 1篇求索
  • 1篇湖南社会科学
  • 1篇外语与翻译
  • 1篇云梦学刊
  • 1篇常德师范学院...

年份

  • 2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4篇2008
  • 4篇2007
  • 7篇2006
  • 3篇2005
  • 4篇2004
  • 5篇2003
  • 4篇2002
  • 5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8
  • 2篇1997
  • 3篇1996
  • 1篇1995
  • 2篇1984
5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颤抖的钢铁的轰鸣——论绿原建国前的诗歌被引量:1
1997年
绿原是“七月诗派”的主将和出色代表。其诗歌创作的抒情特质是“冷硬坚实”,有如“颤抖的钢铁”的轰鸣,而这既是他的诗歌艺术的个性,也包含了“七月派”诗人生命与人格的共性。唯其如此,其强烈的“主观战斗精神”,就表现为敢于在创作中,“赤裸裸”地展露抒情主体血火交迸、凌厉高蹈的精神与灵魂的原状;而其外在的表征,则是能够在寒凛袭骨的艺术气氛中,显示出“直面惨淡的人生,正视淋漓的鲜血”的深刻力度。用鲁迅的话说,它是“憎的丰碑”与“爱的大纛”的圆满的统一;是诗人一切从对人民的热爱与关切出发,把自己的诗歌创作当成“反映人生、促进人生的手段”以及现实斗争的武器,从而最终使之成为“人民的乳汁和眼泪的结晶”的生动体现与很好证明。而用生命的真声来显现主体人格的高尚,则是绿原以及“七月派”诗歌之最宝贵的抒情品格与审美价值。
钟友循
关键词:七月派抒情特质艺术气氛
“孔学”的当代价值
2011年
关注当代中国文化,绕不开"中国传统文化"的话题,甚至,你如欲对中国当前的文化问题,做出思考,发表意见,与你劈面相逢的,立即就是"中国传统文化"。这并不仅仅只是就生活的普遍现象与深层事实,亦即所谓"历史就在(而且将永远在)现实之中"的一般情形而言的。而是说,哪怕仅仅只就"知识分子"或其"精英"的话语活动、学术实践而言,所谓"传统文化热"、
钟友循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当代中国文化文化问题知识分子学术实践
《沧浪之水》与湖湘官文化被引量:1
2005年
作为“官场小说”,阎真的《沧浪之水》揭示了中国尤其是湖湘“官文化”的真相。一是“官威”,既进行了感性的描述,又进行了理性的概括;二是“官学”,既涉及其经验层面,更在其全面性、系统性上,涉及了它的理论层面;三是“官德”,主要表现在有德、重德、积德3个方面。
钟友循
关键词:《沧浪之水》官文化湖湘文化官学官德
奉献精品 办出大气──贺学报创刊10周年
1996年
奉献精品办出大气──贺学报创刊10周年长沙电力学院中文系教授钟友循在这样的一个日子里,我感到亲切,也感到骄傲。亲切是因为,我以及与我一样在10余年前来长沙电力学院(原长沙水电师院)工作的教职工们,是与我们的学报共同度过这10余年的岁月的:它的筹办、发...
钟友循
关键词:教职工办学质量
“评论湘军”正眼看——关于“文学湘军”之“溃散”的病相学观察
2006年
本文为作者的专题评论文章《文学湘军二题》之一。
钟友循
关键词:文学评论文学湘军地方文学
《沧浪之水》与当代湖湘文化被引量:1
2004年
在积极实施“建设文化大省”的当口 ,长篇小说《沧浪之水》所提供的丰富的当代湖湘文化的信息 ,是耐人寻味的。在人事方面 ,通过池大为相对于池永昶更为“务实”、更会“盘算”的变化 ,展现了两代湖湘人物之间的同中之异 ;在情理方面 ,通过湘男、湘女形象的塑造 ,揭示了在物欲膨胀的时代 ,当代湖湘人物所发生的可悲可叹的精神“转型” ;在学问方面 ,通过“厚黑学”已经实实在在地社会化、民间化了的事实 ,向当代湖湘人物敲响了有力的警钟。作品以其所蕴含的深广忧愤 ,旨在“揭出病苦 ,引起疗救的注意” ,唯其如此 ,它对于当代湖湘文化的扶衰起弱当有建言之功。
钟友循
关键词:《沧浪之水》人事情理学问
《沧浪之水》与湖湘地域风情被引量:1
2003年
透过官场,写出了湖湘地域风情中的某些文化意味,是《沧浪之水》最重要的文本价值。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湘人。他们各安其份,内心骚动不宁,渴望"改变",但依然是"乡下人",并未"城市化"。(二)湘事。湘人的理性、务实、高智商,主要表现在创造了独特的官文化,具有杰出的政治与文化才能。(三)湘情。湘人今日的公情与私情,以官场规则、权钱利益为转移,从而促进了传统官文化的"现代化"———他们因此"痛并快乐着"。
钟友循
关键词:《沧浪之水》地域风情湘人文化意味
中国古代文学对佛教的接受形态及其效应
2008年
任何文化接受,都首先是人的接受。通过中国古代文学所反映出来的中国人对佛教的接受特征是:出于"滋养人生"的目的,文人借以沉溺于虚静,逃避现实,"游戏"人生;百姓因之而耽于迷信,麻醉心灵,"苟活"一世。其接受过程与结果,是集儒、佛、道消极思想于一体,在极大程度上"改塑"了中国人的国民性。鉴于此,鲁迅的相关警示话语,仍然是值得今人重视与铭记的。而文化交流与融通的要义与要则之一,则是应当对此保持清醒。
钟友循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佛教游戏人生
试论新时期湖南散文的地域风貌
2001年
朱正、钟叔河是湖南学人散文的代表作家 ,其作品中“心忧天下 ,敢为人先”、“特立独行 ,清高孤傲”、“中庸和谐 ,柔韧坚定”的人文风采 ,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 ,反映了当代湖湘精英人物同时追步鲁迅、周作人 ,但又有意无意地用周作人来稀释鲁迅的生存和行为状态。这种人格倾斜与湖湘文化的历史基因有关 ,也是人与环境的现实关系活生生的文化体现。
钟友循
关键词:散文地域风貌人格文学评论文化
风格追求与对艺术的整体把握——《都市里的村庄》导演艺术得失谈
1984年
在我所看过的滕文骥单独执导的三部影片中,我感到其中透露出一种一以贯之的对含蓄风格的追求。这种追求,在影片的格调上,常常表现为“沉郁”,同时又带有强烈的“思考”的特色。或者干脆说吧,它常常以对生活进行“沉思”的独特格式出现。这里所说的“沉思”,不是指广义的、我们通常所说的仅仅指其所包含的普通的生活内容的那种意思,而是指带有某种艺术特性与艺术色调的意义而言。总的来看,《生活的颤音》
钟友循
关键词:艺术构思艺术创造村庄艺术特性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