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建泳
- 作品数:20 被引量:53H指数:5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 特异表达于足突细胞的HIV-1基因导致的肾小球硬化
- 【目的】在人类与转基因动物模型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相关性肾病(HIVAN)的病理特征表现为足突细胞异常(空泡变性、与基底膜分离等),然后进一步发展为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FSGS)。该疾病在人类中存在明显...
- 钟建泳顾勇林善锬Taiji MatsusaIekuni Ichikawa
- 文献传递
- 络沙坦对增龄C57小鼠肾脏毛细血管保护作用及机制
- 余碧影陈靖钟建泳张敏敏顾勇
- PAI-1通过与玻连蛋白结合减少心脏纤维化和肾脏尿蛋白的机制研究
- 第一部分PAI-1通过与玻连蛋白结合对单肾切/高盐/AmgⅡ小鼠心脏保护作用的研究 背景: 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1(PAI-1)的促纤维化作用主要是由于降低了纤溶酶的活性,从而减少了细胞外基质的降解。然而,近期的研究...
- 钟建泳
- 关键词:心脏纤维化尿蛋白足细胞心脏保护
- 文献传递
- 内皮细胞生物反应器在猪脓毒血症中的应用
- 2010年
- 目的观察内皮细胞生物反应器对猪脓毒血症的治疗作用。方法健康杂交家猪静滴内毒素(LPS,0.25mg·kg^-1)建立脓毒症模型,随机(随机数字法)接受内皮细胞生物反应器(EBR组)和假性循环(对照组)治疗(每组n=6)。在LPS注射后立即进行体外循环,血流量为30mL/min,EBR组的血流经过内皮细胞生物反应器内腔后由颈内静脉回流至体内;假性循环组的血流经过同样大小的生物反应器,但不含有内皮细胞。同时记录每一头猪的生存时间。在实验开始前和开始后的每个小时分别观察实验动物的血流动力学指标、血液生化、血浆炎症因子、内皮素-1(ET-1)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等。在记录实验猪的生存时间后立即取肺组织标本进行肺脏病理检查和肺损伤分数的计算。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对时间依赖的血流动力学和细胞因子数据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生存时间则使用Student’s t—tests进行检验。结果在注射LPS后两组的平均动脉压(MAP)都开始显著下降,但EBR组2h后MAP下降速度显著慢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BR组的ET-1在治疗开始时有轻度下降,而对照组的ET-1则持续地升高,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vWF在两组的变化都是先升高,并在实验6h时回复到基础水平,但EBR组的升高幅度低于对照组(P〈0.05)。肺损伤分数在EBR组显著低于对照组[(6.1±0.9)VS.(8.2±1.0),P〈0.05]。实验结束时EBR组和对照组的生存时间分别为[(6.7±1.32)hVS.(5.2±0.61)h,P〈0.01]。结论内皮细胞生物反应器不仅能够改善猪脓毒血症的血流动力学,而且能够维持重要脏器的功能,使得实验动物的存活时间延长。
- 刘骏峰平易谢琼红张家瑛尤莉钟建泳梁伟民李一陈波斌顾勇林善锬丁峰
- 关键词:脓毒血症血流动力学
- 成年与未成年紫癜性肾炎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表现比较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比较成年与未成年紫癜性肾炎(HSPN)患者临床和病理表现的不同特点。方法选取2002-2012年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无锡市人民医院住院并经肾活组织检查确诊的成年HSPN患者154例(成年组)和于2009-2013年于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无锡市人民医院住院并经肾活组织检查确诊的未成年HSPN患者90例(未成年组),比较成年组与未成年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结果成年组中有上呼吸道感染或进食海鲜等诱因(21.4%)、腹痛(29.2%)、肉眼血尿(4.5%)、血清IgM升高(3.3%)、血清IgA升高(14.6%)的构成比显著低于未成年组(38.9%、50.0%、18.9%、14.3%、42.1%,P值均<0.01),而皮疹反复发作>1年(32.5%)、高血压(22.7%)、肾损伤(32.7%)的构成比均显著高于未成年组(15.6%、6.7%、8.5%,P值分别<0.01、0.05)。两组患者均有系膜细胞增生表现(100%),但成年组节段硬化(37.0%)、间质纤维化(45.5%)、小管萎缩(50.6%)、毛细血管内增生(39.0%)、毛细血管壁改变(24.0%)、动脉硬化(19.5%)、单纯IgA沉积(53.2%)的构成比均显著高于未成年组(15.6%、21.1%、12.2%、15.6%、3.3%、1.1%、32.2%,P值均<0.05),而IgA+IgM沉积(35.7%)、IgA+IgM+IgG沉积(9.1%)、IgA+IgG沉积(1.9%)的构成比均显著低于未成年组(50.0%、11.1%、4.4%,P值均<0.05)。两组间临床分型构成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以肾炎综合征为主,其次为肾病综合征,单纯血尿者较少。结论成年HSPN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表现均较未成年患者严重,提示其预后可能较差。
- 李慧贤赖凌云钟建泳朱彤莹郝传明杨珉孙铸兴刘海梅徐虹丁峰
- 关键词:成年未成年紫癜性肾炎病理
- 血管新生调控因子及其受体随增龄在小鼠肾组织内的表达被引量:6
- 2009年
-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VEGFR)、血管生成素(Ang-1、Ang-2)及其受体(Tie2)在增龄小鼠肾脏中的表达,以及它们在肾脏衰老中的作用。方法选取4月龄、9月龄、12月龄及20月龄C57小鼠各6只,留取尿液及血液标本,应用常规生化法测定各组小鼠肾功能。用PAS染色对各组小鼠进行。肾脏病理染色及分析;荧光染料。肾脏灌注对肾小球毛细血管丛密度进行分析。应用免疫组化、免疫荧光、Western印迹及实时定量PCR方法分析肾脏转化生长因子(TGF一81)及VEGF、VEGFR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Flk-1)、Ang-1、Ang-2、Tie2的蛋白及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随着增龄,小鼠肾小球硬化指数(GSI)增加,其中20月龄约为4月龄的5倍(P〈0.05)。荧光染料肾脏灌注后见肾小球毛细血管内荧光强度呈减少趋势,20月龄显著低于4月龄(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TGF—β1在肾小球及肾小管间质中的表达呈增多趋势,且以肾小球内增多较显著,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荧光结果显示,Ang-1在肾小球内的表达呈减少趋势,20月龄较4月龄显著减少(P〈0.05)。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不同月龄小鼠肾组织内VEGF、Flk-1、Ang-1、Ang-2、Tie2的mRNA表达水平均呈下降趋势,20月龄与4月龄间VEGF、Flk-1及Ang-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Ang-1和Tie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4组小鼠肾脏VEGF、Flk-1、Ang-1、Ang-2、Tie2的蛋白表达水平也呈下降趋势,且20月龄与4月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GF—β1的表达量呈增多趋势,其中20月龄较4月龄增多约40%(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肾小球毛细血管密度、Ang-1、Ang-2、Tie2、VEGF、Flk-1的mRNA及蛋白水平均与Scr呈负相关。结论随衰老程度加重,小鼠肾组织内血管内皮生长�
- 郭洁陈靖张敏敏钟建泳郝传明顾勇
-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血管生成素类
- 巴利昔单抗在预防肾移植后排斥反应中的应用被引量:6
- 2005年
- 目的:探讨巴利昔单抗诱导治疗预防肾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在使用环孢素、霉酚酸酯及激素三联抗排斥的基础上,将42例肾移植受者随机分2组,每组各21例,试验组术前30min及术后d4各给予巴利昔单抗20mg+氯化钠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对照组只使用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评价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率、严重程度以及巴利昔单抗治疗的安全性。结果:试验组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10%(2/21),发生时间(2.8±s0.8)mo;对照组发生率29%(6/21),发生时间(1.1±0.7)mo,早于试验组(P<0.01)且严重程度高于试验组。血肌酐恢复正常的时间试验组(4.0±0.7)d,对照组(7.8±1.6)d,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2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巴利昔单抗联合环孢素、霉酚酸酯和激素预防肾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安全有效。
- 钟建泳瞿连喜张明焦正陆福明
- 关键词:肾移植免疫抑制剂药物疗法巴利昔单抗
- 更昔洛韦预防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11
- 2006年
- 目的研究更昔洛韦对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2004年行首次肾移植的55例患者,所有患者术后均常规应用环孢素A+霉酚酸酯+激素的免疫抑制方案。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27例,从肾移植术后第2周起静脉滴注更昔洛韦5mg.kg-1.d-1,共30d,预防CMV感染;B组28例,没有针对CMV感染进行预防性用药。所有患者肾移植术后均随访6个月,检测其血清中CMV-IgG、CMV-IgM及CMV-DNA的表达,统计肾移植术后6个月时CMV感染率、CMV病的患病率、CMV感染时间、CMV病临床缓解时间、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等项目。结果A、B两组患者的CMV感染率分别为37%和25%,CMV患病率分别为22.2%和14.3%,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术后发现CMV感染时间较B组明显延迟(P<0.05),且发生CMV病后的临床缓解时间较B组显著缩短(P<0.05)。A、B两组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1.1%和21.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例患者应用更昔洛韦后发生白细胞数减少,经集落刺激因子治疗后恢复。结论肾移植术后静脉滴注更昔洛韦对降低CMV感染率及发病率无明显作用,但可明显延迟肾移植术后CMV感染的发生时间,并显著缩短CMV发病后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提示肾移植术后CMV感染的预防性用药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
- 张明钟建泳瞿连喜陆福明
- 关键词:更昔洛韦巨细胞病毒肾移植
- 柱后衍生化HPLC测定人血浆中总的和游离麦考酚酸及其葡糖苷酸代谢物被引量:11
- 2005年
- 目的建立HPLC测定人血浆中总的和游离麦考酚酸(MPA)及其代谢物葡糖苷酸结合物(MPAG)含量的方法。方法游离和总的药物含量测定的预处理方法分别采用超滤法和乙腈蛋白沉淀法。色谱条件:KromasilC8(4.6mm×150mm,5μm);柱温:30℃。流动相:乙腈-0.1%三氟醋酸(55:45,pH2.2),流速:1.2mL·min-1。柱后添加0.2mol·L-1NaOH溶液,流速0.15mL·min-1。MPAG采用紫外检测,检测波长为295nm;MPA采用荧光检测,荧光激发波长342nm,发射波长425nm。结果血浆内源性杂质和常用合并用药对样品测定无干扰,MPA,MPAG的总质量浓度分别在0.1-40和10-250mg·L-1,游离质量浓度分别在0.010-1.0和2.5-100mg·L-1内线性关系良好。MPA,MPAG的日内、日间RSD均小于10%,样品提取后在24h内及3次冻融后稳定性良好。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MPA和MPAG的药动学研究及常规的血药浓度监测。
- 焦正沈杰张明仲艳钟建泳高志伟钟明康郁韵秋
- 关键词:麦考酚酸高效液相色谱法
- 络沙坦对5/6肾大切大鼠肾脏毛细血管保护作用及机制
- 余碧影陈靖钟建泳顾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