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君霞
- 作品数:3 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化学系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 Prion疾病与生物无机化学被引量:1
- 2000年
- 介绍了除病菌、病毒以外的第三种病原体—病蛋白 Prion。这种病原蛋白的本质是正常蛋白的异常折叠 ,因此又被称为蛋白分子的“构象病”。还介绍了这种病蛋白的可能致病机理。铜离子对这种病蛋白生成的重要作用 ,充分显示了生物无机化学这门新兴学科的重要性和前沿性。
- 黄仲贤陆君霞王韵华
- 关键词:PRION生物无机化学铜离子疯牛病
- 血红素丙酸基甲酯化的细胞色素b_5及其F58位突变体蛋白的研究
- 2004年
- 为了进一步认识Phe58与血红素b之间芳环堆砌相互作用对蛋白质结构稳定性和性质影响的本质, 我们将Cyt b5和它的突变体F58Y, F58W蛋白的血红素丙酸根进行了甲酯化, 考察丙酸根参与的氢键网络是否对Phe58与血红素的p-p相互作用有影响. 各种谱学和反应的研究表明, 野生型及58位突变体蛋白甲酯化后, 58位芳环与周围芳环之间的堆积作用仍然存在, 但由于替代氨基酸残基的体积、疏水性及形成氢键能力等方面性质不同, 对蛋白的稳定性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 苏晖陆君霞王韵华任毅谢毅黄仲贤
- 关键词:突变体蛋白细胞色素B5
- 细胞色素b_5若干表面荷负电残基突变体蛋白的制备及初步表征被引量:3
- 2000年
- 用寡聚核苷酸诱导定点突变方法, 将细胞色素 b_5血红素暴露边周围的负电荷残基用疏水性丙氨酸残基取代, 得到 7种双点和多点突变的细胞色素 b_5 蛋白. 基因碱基序列测定以及蛋白质分子量测定结果都表明突变正确. 突变体蛋白的光谱电化学研究结果表明, 它们的表观还原电位发生了2~10 mV的正向移动. 突变体蛋白的整体结构没有明显变化, 为进一步研究蛋白表面电荷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 王韵华王文虎任毅陆君霞顾少华谢毅黄仲贤
- 关键词:细胞色素B5定点突变氧化还原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