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1日
星期五
|
欢迎来到叙永县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陆志刚
作品数:
2
被引量:3
H指数:1
供职机构:
南京医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合作作者
张耀娟
南京医学院
章子豪
南京医学院
史志明
南京医学院
叶炳辉
南京医学院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2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2篇
医药卫生
主题
1篇
单克隆
1篇
单克隆抗体
1篇
血清
1篇
循环抗原
1篇
人血
1篇
人血清
1篇
苏芸金杆菌
1篇
蚊幼
1篇
吸虫
1篇
吸虫病
1篇
灭蚊
1篇
灭蚊幼
1篇
菌粉
1篇
抗体
1篇
抗原
1篇
克隆
1篇
胶囊
1篇
肺吸虫
1篇
肺吸虫病
1篇
杆菌
机构
2篇
南京医学院
作者
2篇
陆志刚
2篇
史志明
2篇
章子豪
2篇
张耀娟
1篇
叶炳辉
传媒
1篇
中国寄生虫病...
1篇
中国寄生虫学...
年份
1篇
1995
1篇
1992
共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苏芸金杆菌微胶囊剂型与标准菌粉灭蚊幼效果比较
1992年
本文报道按美国哈佛大学专利技术制备的苏芸金杆菌微胶囊剂型(EBTI)与标准菌粉剂(SBTI)灭蚊幼效果比较。结果表明:1 在BTI为0.007~0.002ppm低浓度时,EBTI灭蚊幼持效显著高于SBTI(P<0.01),在施用后第4wk仍保持100%的蚊幼死亡率;而相同浓度的SBTI组在施用第2wk后,蚊幼死亡率逐周下降,显著低于EBTI组(P<0.01),至第4wk灭蚊幼效力消失。表明EBTI比相同浓度SBTI持效长、毒效高。2 趋势性假设检验结果示SBTI在BTI浓度≤0.025ppm时,蚊幼死亡率随用药时间延长而呈下降趋势(X^2=8.17~24.08,P<0.01);而EBTI组在BTI浓度为0.025~0.007ppm时,蚊幼死亡率保持100%,表明EBTI最适长效高效低剂量BTI血浓度为0.007ppm。
章子豪
Supaporn Ratanatham
Elier Zomer
Andrew Spielman
叶炳辉
陆志刚
张耀娟
史志明
关键词:
苏芸金杆菌
灭蚊幼
胶囊
混合或单一单抗检测肺吸虫病人血清中循环抗原的研究
被引量:3
1995年
本文报道应用由7种抗卫氏并殖吸虫囊蚴和成虫单克隆抗体(PwM和PwA一McAb)组成的混合McAb一ELISA法检测辽宁省凤城县肺吸虫病流行区208份滤纸血循环抗原(CAg),阳性率为38%(79/208)。对100份同时有滤纸血和血清样本者同步检测进行比较,滤纸血CAg阳性率为62%(62/100),血清CAg阳性率57%(57/100),符合率为91%,经确切概率法处理两者无显著性差异,说明滤纸血可代替血清作CAg检测。分别用7种McAb检测55份混合McAb检测为阳性的样本,4种抗囊蚴McAb中G_2B_3检出率最高,A_3A_7次之,3种抗成虫McAb中A_3D_3检出率最高,表明用G_2B_3或A_3A_7与A_3O_3混合检测Pw病人CAg更省更好。但在斯氏肺吸虫流行区应首选A_2E_7,因其与斯氏Ag有强烈的交叉反应,对斯氏肺吸虫患者血清CAg检出率高达94.7%(18/19)。本研究结果提示上述7种McAb单独应用或不同组合后应用有助于提高CAg的检出率并有助于肺吸虫感染虫种和虫期的判别。
张耀娟
章子豪
史志明
陆志刚
刘显忱
刘力田
佟成训WillyF.Piessens
关键词:
并殖吸虫
单克隆抗体
循环抗原
肺吸虫病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