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伟民

作品数:12 被引量:124H指数:5
供职机构:兰州中心气象台更多>>
发文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9篇中尺度
  • 5篇值模拟
  • 4篇数值模拟
  • 4篇数值预报试验
  • 3篇黑风暴
  • 2篇中尺度数值
  • 2篇中尺度系统
  • 2篇沙尘
  • 2篇沙尘暴
  • 2篇水汽
  • 2篇水汽通量
  • 2篇飑线
  • 2篇涡度
  • 2篇风沙
  • 2篇风沙流
  • 2篇暴雨
  • 2篇暴雨过程
  • 2篇尘暴
  • 2篇大暴雨
  • 2篇大暴雨过程

机构

  • 12篇兰州中心气象...
  • 1篇兰州大学

作者

  • 12篇陈伟民
  • 9篇王强
  • 3篇李荣庆
  • 3篇徐建芬
  • 3篇陈敏连
  • 2篇蔡玉琴
  • 1篇牛志敏
  • 1篇牛志敏
  • 1篇邱崇践
  • 1篇李云
  • 1篇赵庆云
  • 1篇龚建东
  • 1篇朱姝
  • 1篇高凤荣
  • 1篇刘新

传媒

  • 8篇干旱气象
  • 2篇中国沙漠
  • 2篇气象学报

年份

  • 1篇1999
  • 3篇1996
  • 4篇1995
  • 1篇1994
  • 1篇1993
  • 2篇1992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尺度业务数值预报试验模式系统原理和应用(四)中尺度数值模式应用实例
1995年
中尺度业务数值预报试验模式系统原理和应用(四)中尺度数值模式应用实例陈伟民,王强(兰州中心气象台730020)PSU/NCAR的中尺度数值模式自建立以来,经过不断的改进和发展,并进行了大量模拟试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考虑到大多数读者没有时间阅读每...
陈伟民王强
关键词:中尺度数值模拟
我国西北地区4·5沙尘暴天气研究被引量:40
1996年
对1994年4月5日发生在中国西北地区的一次强沙尘暴天气,从天气事实、天气学成因以及动力诊断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分析,揭示了形成东大风沙尘暴天气的物理机制。采用NCAR客观分析方案进行的动力诊断表明,(1)地面热低压与正涡度中心相互对应,涡度随高度迅速减小(ξZ<0),有利于中低压的发展加强,沙尘暴产生在正涡度区域内;(2)沙尘暴垂直环流特征是南疆至河西中、东部发展一庞大的垂直环流圈,环流中心在150~200hPa层,它起到组织低空中尺度系统的重要作用;(3)在南北经向剖面上,蒙古高压是一个非常深厚的大型天气系统,它一直伸展到对流层上部,形成了自南向北的正环流圈,在高压南部的上升气流中激发大风和沙尘暴;(4)4·5沙尘暴后期低层大气层结稳定,不利于浮尘消散。
徐建芬牛志敏陈伟民王强高凤荣
关键词:沙尘暴中低压环流圈风沙流
“90.8.11”陇东南大暴雨环境场 特征和中尺度系统分析
1992年
本文分析了1990年8月11—13日陇东南大暴雨过程。指出,这次暴雨过程发生前对流层低层有两支低空偏南强风带,分别将南海和孟加拉湾的水汽向北输送到我省陇东南,为大暴雨提供了水汽和潜在不稳定条件。高原东北侧中尺度低涡切变线是这次大暴雨的直接影响系统。诊断分析表明。
蔡玉琴陈伟民张晓儒
关键词:大暴雨过程中尺度系统环境场低涡涡度
“90.8.11”陇东南大暴雨过程的中尺度数值模拟
1992年
利用 PSU/NCAR~*中尺度模式第四版(MM4),较好地模拟了1990年8月11—13日陇东南大暴雨过程的主要环流特征、暴雨中尺度系统、雨带、降水中心位置等。物理过程敏感性试验表明,地面热量、水汽通量对降水量影响显著,改变地面水汽通量,可明显改变降水量预报。
陈伟民蔡玉琴
关键词:大暴雨过程中尺度系统水汽通量暴雨预报涡度
中尺度业务数值预报试验模式系统原理和应用(三)模式初始化和预报结果后处理被引量:2
1995年
中尺度业务数值预报试验模式系统原理和应用(三)模式初始化和预报结果后处理陈伟民,王强(兰州中心气象台730020)1模式初始化过程MM4输入的初值变量为u,v,T和q的通量形式以及T_g(地表温度)等。实测的风、压、温、湿场等数据都包含有误差,若不加...
陈伟民王强
关键词:中尺度辐散风地面温度物理量诊断插值
一次黑风暴过程中尺度飑线的数值模拟
1994年
利用改进型PSU/NCAR中尺度模式,以常规观测资料作为初值,较好地模拟了1993年“5.5”.黑风暴过程的重要影响系统中尺度飑线的主要特征,即近地面风场切变线,与切变线相伴的风核、狭窄强对流带、强水平温度、气压梯度带以及上述特征带(线)的形成、迅速增强的时间和移动方向,并模拟出这是一条基本无降水的“干”飑线。飑线垂直结构的初步模拟揭示,飑线温度水平剧烈变化及垂直上升速度中心都在对流层低层的700hPa(地形高度在850hPa),垂直环流随高度向后倾斜。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模拟与沙尘暴相联系的中尺度系统,大气湿过程也许不十分重要。
陈伟民陈敏连王强李荣庆
关键词:黑风暴
区域四维变分资料同化的数值试验被引量:34
1999年
针对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预报误差的主要来源,尝试利用四维变分资料同化的方法来改善预报效果。在已建立的中尺度模式(MM4)四维变分资料同化系统基础上,进行了若干数值试验,通过比较同化前后的预报来检验同化的效果。这些试验中初始场、模式误差和侧边界条件被分别或同时作为控制变量来进行调整,主要探讨了模式误差和侧边界条件对同化及预报的影响,以及同时结合两者或三者的途径和方法。对两组个例分别进行的试验结果表明,区域中尺度模式预报误差除了来源于初始误差外,模式误差、侧边界条件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同化时应同时考虑初始场、模式误差和侧边界条件这三方面的共同作用,仅修正其中某一个或某两个会把由于其它方面造成的预报误差转嫁到它们之上,从而出现尽管目标函数下降很快而预报结果并没有相应改善的现象。
龚建东邱崇践王强陈伟民
关键词:变分资料同化中尺度
黑风暴天气的研究和探讨被引量:28
1993年
黑风暴是强风和强沙尘暴相结合产生的一种灾害性天气。以影响甘肃、宁夏、内蒙等地的1993年5月5日黑风暴为例,结合历史上黑风暴过程,详细叙述了黑风暴天气事实。从过程前期环流形势演变及物理量场诊断分析,云图及地面要素特征等方面初步研究了黑风暴的成因。对黑风暴中尺度系统进行数值模拟试验,探讨了黑风暴的物理机制、模型以及预报技术。研究认为,黑风暴是在不同尺度天气系统相互作用下,在特定的地理地表环境下形成的内陆强风暴天气,它的发生发展以及影响、危害和其他风暴相比都具有独特性。准确、及时发布黑风暴预报和服务对减灾抗灾有巨大效益。初步研究还指出:黑风暴的物理机制,气溶胶、辐射的作用,湍流效应,中尺度系统的预报和数值模拟等问题还需进一步深入探讨。
陈敏连郭清台徐建芬赵庆云陈伟民李云朱姝
关键词:黑风暴
中国西北部“4.5”沙尘暴过程中尺度低压的数值模拟被引量:26
1996年
利用改进型PSU/NCAR中尺度数值模式(MM4标准版),取模式水平格距40km,46×61网格,垂直方向a取15层,即从地面到模式顶(100hPa),σ=0.0、0.1、0.2、0.3、0.4、0.5、0.6、0.7、0.78、0.84、0.89、0.93、0.96、0.98、0.99、1.00,采用NCAR的30'×30'地形资料,以常规观测资料作为初始场,较好地模拟了此次沙尘暴过程的海平面气压的演变和分布,特别是张掖、柴达本盆地以及敦煌附近的三个中低压。同时,模拟了张掖中低压与蒙古冷高压之间的甘肃河西沙尘暴东大风。敏感性试验表明,沙尘暴中低压的形成发展主要是受于物理过程制约;沙尘暴中尺度系统的研究与暴雨中尺度系统的研究是有区别的,积云对流参数化并不是特别重要,在设计研究沙尘暴的数值模式中,应当合理地处理其他的热力、动力过程及大气外强迫源的作用。模式水平格距、地形真实程度对模拟中低压的位置、中心强度有重要贡献;下垫面变化中低压强度有一定影响。张掖热低压的形成发展主要是在有利的环境形势下,特殊地势起了重要作用,表现为直接动力强迫和间接热力强迫。
陈伟民王强牛志敏徐建芬高风荣
关键词:风沙流数值模拟中尺度
“5.5”黑风暴中-β尺度飑线的初步数值模拟被引量:15
1996年
利用改进型PSU/NCAR中尺度模式,以常规观测资料作为初值,较好地模拟了“5.5”黑风暴过程的重要影响系统中-β尺度飑线的主要特征,即近地面风场切变线,与切变线相伴的风核、狭窄强对流带、强水平温度、气压梯度带以及上述特征带(线)的形成、迅速增强的时间和移动方向,模拟显示这是一条降水很小的“干”飑线,从全物理过程和不考虑水汽的干模式对比来看,云降水过程在本例飑线中没有起到决定性作用。飑线垂直结构的初步模拟揭示,飑线温度水平剧烈变化及垂直上升速度中心都在对流层低层的700hPa(地形高度在850hPa),垂直环流随高度向后倾斜。中低层短波扰动引起的槽后强冷平流在飑线后下沉是飑线发展的重要机制。
陈伟民王强陈敏连李荣庆
关键词:黑风暴飑线数值模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