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俊

作品数:8 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腹腔
  • 4篇腹腔镜
  • 3篇直肠
  • 3篇直肠癌
  • 3篇直肠癌根治
  • 3篇直肠癌根治术
  • 3篇肠癌
  • 2篇神经功能
  • 2篇结石
  • 1篇胆管
  • 1篇胆管结石
  • 1篇胆囊
  • 1篇胆囊管
  • 1篇胆囊结石
  • 1篇胆囊结石合并
  • 1篇胆囊结石合并...
  • 1篇胆总管
  • 1篇胆总管结石
  • 1篇蛋白
  • 1篇蛋白酶

机构

  • 8篇深圳市龙岗中...

作者

  • 8篇陈俊
  • 4篇李德宁
  • 3篇鲍兴
  • 3篇唐滔
  • 2篇阎玉矿
  • 2篇叶进军
  • 1篇戴璟瑜
  • 1篇汪哲民
  • 1篇汤明生
  • 1篇刘强
  • 1篇陶绪雄
  • 1篇辛乐
  • 1篇刘继东
  • 1篇黄向辉
  • 1篇王宏伟

传媒

  • 1篇智慧健康
  • 1篇河北医药
  • 1篇腹腔镜外科杂...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 1篇系统医学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Mfn-2沉默对肝癌细胞侵袭及PITPNM3表达的影响
2018年
目的探究Mfn-2沉默对肝癌细胞侵袭的影响及其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用Mfn-2-siRNA和siRNA转染SMMC-7721细胞,为Mfn-2-siRNA组和siRNA组,以未经转染的细胞作为对照组。转染48 h后,采用荧光倒置显微镜检测转染效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SMMC-7721细胞中Mfn-2的表达情况,Transwell小室检测SMMC-7721细胞侵袭能力,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检测SMMC-7721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磷脂酰肌醇转移蛋白3(PITPNM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荧光倒置显微镜检测结果显示,转染效率约85%;siRNA组SMMC-7721细胞中Mfn-2 mRNA的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Mfn-2-siRNA组SMMC-7721细胞中Mfn-2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siRNA组SMMC-7721细胞侵袭能力、以及MMP-2和PITPNM3的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Mfn-2-siRNA组SMMC-7721细胞侵袭能力、以及MMP-2和PITPNM3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Mfn-2沉默能够增强肝癌细胞SMMC-7721的侵袭能力,推测这一作用是通过上调MMP-2和PITPNM3的表达水平实现的,上述结果为肝癌的治疗和靶向药物的开发提供了一定理论基础。
唐滔陶绪雄鲍兴陈俊戴璟瑜
关键词:肝癌细胞侵袭基质金属蛋白酶-2
Notch信号通路在曲安奈德治疗裸鼠血管瘤模型过程中的表达
2023年
目的探究细胞增殖分化的Notch信号通路在曲安奈德治疗裸鼠血管瘤模型过程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22年12月—2023年6月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18只小鼠。分为Control组、Control+TA for 7 days处理组、Control+TA for 14 days处理组,每组6只,并进行相应给药处理,每3 d记录肿瘤生长状况,利用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WB)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PCR)检测糖皮质激素受体α(glucocorticoid receptorα,GRα)、Notch1、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RF)和Split多毛增强子(hairy and enhancer of split,HES1)蛋白表达情况,免疫组化观察阳性细胞。结果WB实验结果显示,与Control组相比,Control+TA for 7 days处理组和Control+TA for 14 days处理组中GRα、Notch1和EGFR蛋白表达显著下降,而HES1蛋白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qPCR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Control+TA for 7 days处理组和Control+TA for 14 days处理组中GRα、Notch1和HES1蛋白表达显著下降,而EGFR蛋白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Control组相比,Control+TA for 7 days处理组免疫组化和Control+TA for 14 days处理组中GRα、Notch1、HES1和EGFR阳性细胞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安奈德可使裸鼠模型血管瘤组织GRα、Notch1表达下降,Notch信号通路参与曲安奈德治疗血管瘤的作用过程。
汤明生刘强陈俊汪哲民
关键词:血管瘤NOTCH信号通路曲安奈德
腹腔镜全腹膜外疝修补术339例报告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otally extraperitoneal prosthesis,TEP)的手术技巧与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2月至2012年12月我院为339例患者行腹腔镜TEP的临床资料。结果:334例成功完成手术,2例中转开放手术,3例中转行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手术时间平均(55±15.2)min,术中出血量平均(6.4±2.0)ml;术中腹膜撕裂19例。术后发生并发症11例,其中术后血清肿6例,阴囊气肿2例,修补区暂时性神经感觉异常2例,尿潴留1例;未发生慢性、持续性神经性疼痛、异物感、补片感染及切口感染。术后平均住院(3.0±0.6)d。术后随访3~24个月,平均(12.4±3.2)个月,2例复发。结论:TEP安全、复发率低、并发症少、痛苦轻、住院时间短、术后康复快,术者需熟练掌握腹股沟区解剖,合理选择手术方式,术中规范操作,以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疗效,防止复发。
鲍兴李德宁叶进军陈俊唐滔刘继东阎玉矿
关键词:腹腔镜检查病例报告
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根治术对自主神经功能及免疫系统影响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根治术对自主神经功能及免疫系统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确诊为直肠癌需行手术治疗患者100例,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46例)。观察组为腹腔镜下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对照组为开腹保留盆腔自主神经;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手术前后的免疫指标;术后男性患者勃起功能和射精功能的情况,术后女性患者性生活时出现疼痛的情况及获得性快感的情况。结果 2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明显较对照组少,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观察组也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CRP、IL-6在术后第1天及术后第3天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CD4^+、CD8^+、NK细胞及CD4^+/CD8^+在术后第1天及术后第3天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男性患者术后勃起功能和射精功能恢复较对照组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女性患者术后性生活中出现疼痛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女性患者术后获得性快感的情况较对照组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肠癌腹腔镜手术较开腹手术来说,在一定程度上对患者提供一定的免疫保护;腹腔镜手术术后对男性患者勃起功能、射精功能的影响较开腹手术小,减少了术后女性患者性生活时发生疼痛的几率,并且获得性快感的恢复情况也比开腹手术要好。
陈俊李德宁黄向辉辛乐鲍兴叶进军唐滔
关键词:直肠肿瘤自主神经功能免疫系统
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直肠癌的临床效果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直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50例腹腔镜辅助下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另选择我院往期采用开腹治疗的直肠癌根治术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指标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排气时间、住院天数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 d内拔除尿管者47例(94.0%),保留尿管时间为(61±5)h,残余尿量为(27±3)ml,对照组患者术后3 d内拔除尿管者38例(76.0%),保留尿管时间为(74±8)h,残余尿量为(30±5)ml,两组患者的术后排尿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性功能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能减少排尿或性功能障碍等并发症的发生,且其具有创伤性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是治疗直肠癌的一种微创、安全而有效的术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陈俊李德宁
关键词: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直肠癌神经功能
T型管引流术联合肝叶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效果
2021年
目的:分析T型管引流术联合肝叶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效果。方法:将2019年1-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胆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治疗,研究组予以T型管引流术联合肝叶切除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外周血WBC、Hb水平、肝功能指标[血清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白蛋白(ALB)、谷草转氨酶(AST)]、血浆应激反应指标及近远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及术后Hb、ALB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TBIL、AST、ALT、WB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TBIL、AST、ALT水平均低于术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WBC水平高于术前(P<0.05)。术前血浆应激反应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血浆应激反应指标水平均高于术前(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胆漏、切口感染、腹腔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结石残留率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6个月,研究组胆管炎、吻合口狭窄、结石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T型管引流术联合肝叶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可提高结石清除率,显著改善患者肝功能,减少复发情况。
王宏伟陈俊刘宜兵刘宇阎玉矿
关键词:肝内胆管结石肝叶切除T型管引流术肝功能
LC联合腹腔镜经胆囊管探查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效果分析
2021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联合腹腔镜经胆囊管探查取石术(LTDBDE)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效果。方法将广东省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2019年2月-2020年4月收治的10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给予LC联合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治疗,观察组50例给予LC联合腹腔镜经胆囊管探查取石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围手术期状况、胃肠症状与结石清除情况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00%)与对照组(94.00%)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肛门排气时间、手术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GSRS分值低于对照组(P<0.05),结石清除率(96.00%)与对照组(94.00%)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00%)低于对照组(16.00%)(P<0.05)。结论LC联合腹腔镜经胆囊管探查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可显著改善围手术期状况,减少胃肠症状,且能达到跟对照组一样的结石清除率,同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陈俊
关键词:腹腔镜取石术胆囊结石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联合预防性回肠造口术Ⅰ期开放治疗对低位直肠癌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联合预防性回肠造口术Ⅰ期开放治疗对低位直肠癌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3月-2020年4月本院收治的10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计算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给予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联合预防性回肠造口术Ⅱ期开放治疗,观察组给予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联合预防性回肠造口术Ⅰ期开放治疗。观察两组术后情况、免疫功能、炎性应激指标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观察组发热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 d,对照组IgM、IgA、IgG水平均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 d,观察组IgM、IgA、IgG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 d,两组IL-6、CRP、TNF-α水平均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L-6、CRP、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联合预防性回肠造口术Ⅰ期开放不仅对低位直肠癌患者免疫功能影响较小,还可显著改善患者手术情况和免疫功能,下调炎性应激指标水平,且安全性高。
陈俊李德宁
关键词:低位直肠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