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奇勋

作品数:114 被引量:350H指数:11
供职机构:浙江省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卫生厅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3篇期刊文章
  • 27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3篇医药卫生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1篇食管
  • 50篇肿瘤
  • 41篇食管癌
  • 30篇手术
  • 24篇食管肿瘤
  • 23篇淋巴
  • 22篇切除
  • 22篇肺癌
  • 21篇淋巴结
  • 20篇术后
  • 18篇外科
  • 18篇细胞
  • 18篇鳞癌
  • 17篇食管鳞癌
  • 13篇预后
  • 13篇切除术
  • 11篇胸段
  • 11篇胸段食管
  • 11篇细胞肺癌
  • 10篇手术治疗

机构

  • 113篇浙江省肿瘤医...
  • 6篇浙江医院
  • 4篇浙江省肿瘤研...
  • 3篇浙江大学医学...
  • 2篇温州医科大学
  • 1篇温州医学院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浙江中医药大...
  • 1篇绍兴文理学院
  • 1篇江山市人民医...
  • 1篇浙江省浦江县...

作者

  • 113篇陈奇勋
  • 56篇周星明
  • 50篇毛伟敏
  • 47篇严福来
  • 34篇蒋友华
  • 29篇刘金石
  • 20篇赵强
  • 17篇周鑫明
  • 15篇杨迅
  • 14篇吕桂泉
  • 13篇陈鹏程
  • 10篇吴捷
  • 10篇江洪
  • 8篇谢尚闹
  • 7篇夏李明
  • 7篇赵宏光
  • 6篇郭剑民
  • 6篇陶开义
  • 5篇许亚萍
  • 5篇郑炳初

传媒

  • 9篇中国肿瘤
  • 9篇肿瘤学杂志
  • 8篇浙江医学
  • 6篇中国肿瘤临床
  • 6篇浙江肿瘤
  • 5篇浙江临床医学
  • 4篇中华肿瘤杂志
  • 3篇肿瘤研究与临...
  • 3篇癌症
  • 2篇中国基层医药
  • 2篇实用肿瘤学杂...
  • 2篇中国医师杂志
  • 2篇中华放射肿瘤...
  • 2篇循证医学
  • 2篇中华肿瘤防治...
  • 2篇2000全国...
  • 2篇2014华东...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外科理论与实...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6篇2013
  • 8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10
  • 6篇2009
  • 11篇2008
  • 6篇2007
  • 12篇2006
  • 5篇2005
  • 7篇2004
  • 3篇2003
1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曲马多哌替啶治疗术后寒战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1
2005年
柳开忠方军陈奇勋
关键词:术后寒战哌替啶曲马多呼吸循环功能中枢镇痛药非阿片类
200例临床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因素研究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讨不同临床及病理特征的临床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情况。[方法]自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术前诊断为临床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200例入组,所有患者接受病变所在肺叶切除加系统性淋巴结清扫。分析其临床特征、病理类型与术后淋巴结转移情况的关系。[结果]随着肿瘤直径的增大,N1淋巴结转移、N2淋巴结转移率均增高。术前CT表现为纯磨玻璃结节、实性成分〈50%、实性成分≥50%的患者N1淋巴结转移分为为0、2.82%和9.52%,N2淋巴结转移分别为0、4.23%和25.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病理类型为鳞癌者淋巴结转移率高于腺癌,主要是N1淋巴结转移率较高(P〈0.05)。病变位置位于近肺门内1/2的患者淋巴结转移率显著高于外1/2的患者(P=0.018)。多元回归分析显示,与淋巴结转移相关的因素为:肿瘤大小、影像学实性成分占比、与肺门相对位置。[结论]影像学表现为纯毛玻璃结节、肿瘤位于外肺门1/2、肿瘤小于1cm等特征的临床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不易发生淋巴结转移,可酌情减少淋巴结清扫范围以减少创伤。
曾剑陈奇勋骆涛波郑林峰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临床病理学
14例异时多原发性肺癌的诊断和治疗被引量:3
2006年
陈达陈奇勋
关键词:多原发性肺癌临床医师术后生存期病理确诊
食管癌术中植入5-氟尿嘧啶缓释剂的安全性被引量:11
2006年
[目的]探讨术中植入5-氟尿嘧啶缓释剂对食管癌患者的安全性。[方法]82例食管癌患者行手术治疗并在术中植入缓释性5-氟尿嘧啶;同时设对照组80例,予单纯手术。检测两组患者术前术后肝肾功能、白细胞、免疫指标,比较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两组患者肝肾功能及白细胞数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实验组CD3+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其余各项免疫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为4.88%(4/82),对照组为1.25%(1/80),P<0.05,其余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术中植入5-氟尿嘧啶缓释剂治疗食管癌是比较安全的。
江洪周星明严福来陈奇勋
关键词:食管肿瘤氟尿嘧啶迟效制剂外科学
食管癌术后乳糜胸的诊治
目的:总结食管癌手术后乳糜胸的诊治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食管癌术后乳糜胸38例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情况. 结果: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无死亡病例.所有病例均先行保守治疗,5例经胸引管注入胸膜粘连剂,效果不佳.22例行胸导管结...
赵宏光毛伟敏周鑫明陈奇勋陈晟马忠余
关键词:食管癌乳糜胸
食管鳞癌患者Th1和Th2细胞因子的免疫状态被引量:6
2007年
表达白细胞介素(IL)-2、γ干扰素(IFN-γ)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为主的Th1型细胞介导细胞免疫应答,以表达IL4、IL-5、IL-10为主的Th2型细胞介导体液免疫应答。如果Th1和Th2失衡,发生Th2漂移,则显示机体抗肿瘤反应受抑制。我们采用流式细胞微球阵列试剂盒(cytometric bead array,CBA)检测了食管鳞癌患者Th1和Th2细胞的免疫活动状态,以分析食管鳞癌发生发展的状况。
陈鹏程冯建国凌雨田姜志明陈奇勋周星明
关键词:细胞因子类流式细胞术
1673例食管癌手术特点及预后分析
背景与目的食管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外科手术仍是食管癌最主要的治疗手段,但食管癌术后的总体5年生存率仍不尽人意。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手术根治切除的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探讨影响患者术后生存的主要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
周鑫明陶开义毛伟敏陈奇勋蒋友华刘金石江洪赵强
关键词:食管肿瘤外科手术预后
经右胸并上腹两切口行食管癌根治术25例体会被引量:2
1995年
从1989年9月~1994年9月,以右胸后外切口及上腹正中切口行食管癌根治术25例(“二切口”),与“三切口”及左胸单切口术式也各25例作对照进行分析.发现上述二切口术式有其一定的优越性.主要是暴露好.切除率高.胸腹淋巴清扫彻底;吻合可靠.并发症少。又从切口与切除率,淋巴结切除个数,切口与食管切除长度及切缘(+),肿瘤是否易残留及切口与并发症、死亡率和食管癌有多区转移特点等方面作了初步讨论。根据资料提示认为胸部食管癌“二切口”根治方式具有不少优点。特点是对病期较晚、浸润较广有淋巴转移的病例选用本术式是适宜的,Ⅲ期病例各组根治性切除串“二切口”组91%,与两对照组的80%及60%有明显区别。而对较早期的食管下段癌可达用左胸单切口,较早期高位癌适于“三切口”.在行二切口术中发现上纵隔或胸顶有淋巴转移需全食管切除时也可转为颈部吻合,术后加颈部放射治疗。
严福来吕桂泉毛伟敏周星明陈奇勋谢尚闹蒋友华刘金石
关键词:食管癌外科手术
新辅助化疗对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影响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观察术前行新辅助化疗对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免疫指标、血清肿瘤标记物的影响,及新辅助化疗对提高手术切除率、术后生存率的作用。方法142例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先给予两个疗程的新辅助化疗,3周后行手术治疗,化疗方案为MVP或NVB+DDP方案;对照组:确诊后直接行手术治疗。结果实验组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及术中出血量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其余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实验组NK细胞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其余各项免疫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术后血清肿瘤标记物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手术切除率、术后生存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作为治疗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种方法是安全的,并能显著提高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手术切除率和术后生存率。
江洪周星明王小红陈奇勋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新辅助化疗肿瘤标记物免疫生存率
胃癌术后局部复发的再手术治疗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局部复发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胃癌术后局部复发再手术病例35例,分析其临床特点及预后情况。结果平均复发时间为2.6年(4个月~13年),肿瘤复发部位主要位于吻合口及残胃。根治性切除率为60.0%,复查发现组切除率高于非复查发现组。根治组4年生存率为30.9%,根治组预后优于非根治组。结论胃癌术后局部复发应积极争取手术治疗;根治性切除可改善预后。
夏李明严福来陈奇勋周星明
关键词:复发再手术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