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婉蓉

作品数:5 被引量:21H指数:2
供职机构:上海铁道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细胞
  • 4篇分化
  • 3篇神经细胞
  • 3篇胚胎
  • 3篇细胞分化
  • 2篇致畸
  • 2篇致畸作用
  • 2篇鼠胚
  • 2篇鼠胚胎
  • 2篇四氯化碳
  • 2篇微团培养
  • 2篇大鼠胚胎
  • 1篇毒物学
  • 1篇诱变
  • 1篇脂质过氧化
  • 1篇脂质过氧化作...
  • 1篇致癌
  • 1篇神经细胞分化
  • 1篇神经细胞培养
  • 1篇神经元

机构

  • 5篇上海铁道医学...
  • 1篇镇江医学院

作者

  • 5篇陈婉蓉
  • 5篇傅中滇
  • 3篇端礼荣
  • 2篇张志坚
  • 1篇顾刘金

传媒

  • 2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卫生毒理学杂...
  • 1篇环境与健康杂...
  • 1篇上海铁道医学...

年份

  • 4篇1995
  • 1篇199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四氯化碳对分化阶段大鼠胚胎神经元细胞的影响被引量:1
1995年
取大鼠胚胎中脑组织神经细胞作微团培养,培养物用1~4μmol/L四氯化碳染毒,用电镜观察细胞形态、细胞膜和亚细胞结构的改变,同时测定过氧化脂质分解产物丙二醛的含量、结果显示,1~2μmol/L四氯化碳影响细胞集落形成并致细胞肿胀,3~4μmol/L四氯化碳致细胞膜和亚细胞器受到严重损伤。四氯化碳可使细胞脂质过氧化作用增强,并与膜破坏的程度一致。
陈婉蓉傅中滇
关键词:四氯化碳神经细胞培养脂质过氧化作用
金属致畸的体外系统研究被引量:11
1994年
用大鼠胚胎神经细胞微团培养法,研究了镉、铬、铝、铅、镍、钡、锆、钯八种金属化合物的体外致畸作用,并提出了金属化合物的体外细胞致畸结果判断标准。结果表明,八种金属化合物都有较明显的细胞毒性,都能抑制胚胎神经细胞分化。镉、铬、铝、铅、镍五种化合物对神经细胞的半数分化抑制浓度(ICd50)均小于1μg/ml,半数存活抑制浓度(ICv50)与ICd50比值(V/D)均大于6.0,判断为体外细胞致畸试验阳性。钡、锆、钯三种金属化合物V/D值近于1,认为其对细胞分化的抑制作用是由细胞毒性所致。
陈婉蓉傅中滇端礼荣
关键词:微团培养细胞分化金属
丙烯酰胺对大鼠胚胎神经细胞分化的影响被引量:7
1995年
用细胞微团培养法研究丙烯酰胺对大鼠胚胎神经细胞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细胞培养物中丙烯酰胺浓度大于60μg/ml时,可明显抑制细胞分化,表现为细胞集落数目减少,细胞表面突起和集落间神经纤维束减少,细胞形态改变。其半数分化抑制浓度(ICd50)为75μg/ml,半数存活抑制浓度(ICv50)为90μg/ml,两者较为接近。认为丙烯酰胺对细胞分化的抑制作用可能被其细胞毒作用所掩盖,其致畸作用不可忽视。
陈婉蓉傅中滇端礼荣张志坚
关键词:丙烯酰胺微团培养细胞分化致畸作用
四氯化碳对胚胎神经细胞分化和膜结构的影响被引量:1
1995年
用大鼠胚胎中脑物经细胞作原代微团培养,培养物经不同浓度四氯化碳染毒,研究四氯化碳对细胞分化的影响,并用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和膜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处于分化前期的胚胎中脑细胞经5天培养形成细胞集落,用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免疫化学法鉴定,集落中的细胞是已分化的神经元细胞。四氯化碳可抑制细胞分化,并显示剂量——效应关系,其半数生长抑制浓度(ICV50)和半数分化抑制浓度(ICd50)分别为10.0和1.Oμmol/L,V/D值为10。扫描电镜显示四氯化碳可引起细胞形态的改变和膜结构的损伤。经四氯化碳染毒的细胞脂质过氧化作用增强,并与细胞膜被破坏的程度一致。认为四氯化碳具体外细胞致畸作用。
陈婉蓉端礼荣张志坚傅中滇
关键词:四氯化碳神经细胞细胞分化膜结构致畸作用
化学物质诱变、致癌、致畸信息和评价系统被引量:1
1995年
化学物质诱变、致癌、致畸信息和评价系统傅中滇,陈婉蓉,顾刘金一种用于化学物质诱变,致癌和致畸信息查询和评价的计算机软件系统(MutagenicityCarcino-genicityandTeratogenicityInformationandEval...
傅中滇陈婉蓉顾刘金
关键词:毒物学诱变致癌致畸计算机系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