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振民
- 作品数:9 被引量:47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水利工程更多>>
- 一种高桩梁板式码头的空间有限元建模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桩梁板式码头的空间有限元建模方法,属于有限元建模技术领域,其技术要点包括以下步骤:(1)提取码头桩、梁、面板构件的几何参数;(2)在计算机中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码头桩、梁、面板构件的有限元模...
- 陈振民杨锡鎏王婷婷何文钦卢永昌赵宏坚熊胜华何涛李宣文魏孔军陈继丹谢正坚何家俊
- 文献传递
- 刚性承台桩基内力计算方法被引量:3
- 2004年
- 针对港口工程中广泛使用的桩基础如何与刚性承台共同工作的问题,提出以杆系有限元方法为基础,将承台模拟成一根竖直刚性梁,将桩基模拟成线弹性梁,以承台与桩基相连的刚性杆上的节点作为主节点,桩基与承台相连的桩基上的节点为从节点,推导出了刚性承台和桩基主、从结点的单元刚度方程,并编写相应的有限元程序。算例表明,采用这种方法计算刚性承台桩基内力是可靠的、合理的。
- 陈振民温少荣刘祚秋
- 关键词:刚性承台有限元
- SLOPE/W软件总应力法和有效应力法的应用被引量:6
- 2009年
- 按简单条分法和简化毕肖普法,通过算例阐述了SLOPE/W软件总应力法和有效应力法的计算原理和应用,指出SLOPE/W软件虽然在输入时没有区别总应力参数和有效应力参数,但结合输入时是否定义孔隙水压力,用户可以从计算方法的原理上来区别软件是按总应力法还是按有效应力法计算。
- 陈振民
- 关键词:边坡稳定总应力法有效应力法
- 高桩梁板码头结构设计中的空间有限元分析被引量:33
- 2009年
- 选取湛江某高桩码头结构段为工程实例,利用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高桩梁板式码头进行空间有限元分析。为了能较真实模拟码头结构的受力状态,研究和建立了多种不同的有限元模型,在相同使用荷载组合作用下,通过多种不同模型的计算结果对比分析,找出不同计算模型作用效应的差异和受到的影响,提出较为合理的空间数值计算模型和若干建议,以供梁板高桩码头设计者参考。
- 王婷婷陈振民何文钦
- 关键词:高桩梁板码头
- 一种高桩码头荷载的处理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桩码头荷载的处理方法,属于高桩码头荷载处理技术领域,其技术要点包括如下步骤:(1)按照实际工况,建立三维码头计算模型;(2)分析码头面上的荷载信息,确定空间荷载种类和分布情况,将空间荷载归类,然后根据相...
- 谢正坚陈继丹何文钦陈振民楊锡鎏卢永昌朱利翔高月珍肖玉芳赵宏坚何家俊范家骅
- 文献传递
- 一种高桩码头荷载的处理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桩码头荷载的处理方法,属于高桩码头荷载处理技术领域,其技术要点包括如下步骤:(1)按照实际工况,建立三维码头计算模型;(2)分析码头面上的荷载信息,确定空间荷载种类和分布情况,将空间荷载归类,然后根据相...
- 谢正坚陈继丹何文钦陈振民楊锡鎏卢永昌朱利翔高月珍肖玉芳赵宏坚何家俊范家骅
- 文献传递
- 软基上大圆筒结构变形与稳定性的有限元数值分析
- 结合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二期的大圆筒结构初步设计方案,基于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和极限平衡理论,对海底软土地基上大圆筒结构的稳定性进行综合评价,并进一步探讨大圆筒的入土深度与稳定安全系数的关系。所得结果将为大圆筒结构的工程...
- 王栋栾茂田范庆来杨庆魏峰先冯海波陈振民李伟仪卢永昌朱利翔
- 关键词:软土地基大圆筒结构有限元极限平衡分析ABAQUS
- 文献传递
- 高桩梁板式码头空间结构计算中忽略面板作用的方法被引量:11
- 2012年
- 针对最新颁布的《高桩码头设计与施工规范》中的建议——高桩梁板式码头按空间结构计算时,宜忽略面板的作用来计算纵梁和横梁的内力,选取湛江某高桩码头工程的一个结构段为工程实例,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多种空间结构计算模型,研究两种忽略面板作用的建模方法,并通过对比各模型的计算结果,分析高桩梁板式码头空间结构计算中面板刚度发挥的作用。对比结果表明:把面板的弹性模量设成一极小值是高桩梁板式码头空间结构计算中忽略面板作用较为简便且可行的方法,为高桩码头设计者提供了参考。
- 杨锡鎏陈振民
- 关键词:高桩梁板式码头面板有限元
- 港口工程勘察设计一体化智能化系统被引量:1
- 2013年
- 当前港口工程勘察设计仍然以分散作业、单机操作,各专业独立完成,以图纸、表格、文字互提资料的二维的、离散的作业模式为主,该作业模式不但效率低,资料共享性差,而且错漏现象时有发生。因此,提出全新的港口工程勘察设计一体化智能化作业模式。该作业模式以三维模型设计为基础,整合各专业生产流程,实现港口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全专业的三维设计,全生产流程的无缝数据连接,可定制的自动化分析,可定制的自动化成果输出和多专业协同设计。此外,给出实现该作业模式的系统设计,该设计把系统分成基础层,应用层,业务层3个层次,兼顾了三维工程设计的通用性和专用性,不但根据系统层次实现了良好的架构分离,而且为系统不同层次的扩展提供了基础。
- 赵宏坚陈振民何文钦
- 关键词:港口工程勘察设计可视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