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斌锴

作品数:12 被引量:59H指数:4
供职机构:钢铁研究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篇金属学及工艺
  • 5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机械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5篇镀锌
  • 4篇退火
  • 3篇镀层
  • 3篇退火工艺
  • 2篇热镀
  • 2篇热镀锌
  • 2篇热浸
  • 2篇热浸镀
  • 2篇热浸镀锌
  • 2篇浸镀
  • 2篇合金
  • 2篇合金化
  • 1篇镀层结构
  • 1篇镀锌钢板
  • 1篇镀锌工艺
  • 1篇研究方法
  • 1篇氧化层
  • 1篇氧化物
  • 1篇原位
  • 1篇原位观察

机构

  • 8篇钢铁研究总院
  • 3篇河北理工大学
  • 1篇北京钢研新冶...

作者

  • 12篇陈斌锴
  • 7篇张启富
  • 6篇江社明
  • 4篇郝晓东
  • 3篇那顺桑
  • 2篇刘昕
  • 2篇袁训华
  • 1篇张杰
  • 1篇李莎
  • 1篇李远鹏
  • 1篇魏文龙

传媒

  • 3篇腐蚀与防护
  • 3篇金属热处理
  • 2篇理化检验(物...
  • 1篇钢铁研究学报
  • 1篇河北理工学院...
  • 1篇中国腐蚀与防...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6
  • 4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7
  • 1篇2006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合金化镀层拉伸过程中裂纹产生及扩展的原位观察被引量:17
2010年
用XRD分析铁含量不同的热镀锌合金化(GA)镀层的相结构,并用装配拉伸台的环境扫描电镜原位观察GA镀层在拉伸变形情况下表面裂纹产生、扩展及断裂的情况。结果表明,当铁含量为10wt%~15wt%时,镀层表面形成的裂纹间隙最小,抗粉化性能最好。在拉应力作用下,合金化镀层的破坏可分为两个过程:第一个破坏过程的主要表现形式是粉化,裂纹的扩展形式以张开型断裂为主;第二个破坏过程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剥落,裂纹的扩展形式以滑开型断裂为主。镀层的断裂不是沿着某一固定的界面发生,而是在载荷作用的不同阶段发生不同类型的断裂和脱落,在不同的区域镀层断裂的界面不同。
袁训华刘昕陈斌锴江社明张启富
关键词:原位观察
锌液中Al含量对合金化镀锌板镀层抗粉化性能的影响被引量:4
2010年
用扫描电镜(SEM)、电子能谱(EDS)、X射线衍射(XRD)等方法研究了锌液中Al含量对镀层抑制层、镀层结构以及镀层抗粉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锌液中Al含量的减少,抑制层晶粒增大;在相同的合金化工艺下,镀层合金化程度加大,抗粉化性能恶化。
江社明陈斌锴张启富
关键词:AL含量镀层结构抗粉化性能
探索用锥锻法评价冷镦钢的冷镦性能
2006年
鉴于冷镦钢的冷镦性能评价方法的单一性和不完善性,提出了锥锻方法,并从理论上证明了此种检验方法的可行性。它不仅可以检验金属在冷镦过程中金属的扩张流变性能并显示其缺陷,而且也可用于检验中厚板材厚度方向的力学性能,从而扩展了材料试验机仅限于拉伸、压缩试验的试验范围。
李莎那顺桑陈斌锴
关键词:冷镦钢
退火工艺对热镀锌440MPa级IF-HS钢表面氧化物的影响被引量:10
2011年
应用SEM和XPS研究了退火工艺对热浸镀锌440 MPa IF-HS钢(高强度无间隙原子钢)板表面氧化物形貌、尺寸和分布状态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和保温时间的延长,钢板表面氧化物数量先增加后减少,尺寸逐渐增大,其成分主要为MnO、Mn(PO)和NbN,并得出有利于钢板表面浸润性的退火工艺为850℃×60 s。
陈斌锴江社明郝晓东张启富
关键词:热浸镀锌退火工艺氧化物浸润性
18-8型不锈钢的应变硬化特性研究被引量:6
2007年
利用小载荷维氏硬度,借鉴用拉伸方法确定应变硬化指数的原理,测定了奥氏体不锈钢的强度系数K和应变硬化指数n。测得18-8型不锈钢应变硬化指数为0.418。所得数据与工程应用的奥氏体不锈钢硬化规律吻合的非常好。用硬度法测定和分析应变硬化规律简便易行、人为影响和数据分散度小、结论准确、更接近工程实际。
那顺桑陈斌锴
工艺参数对热浸镀锌抑制层的影响被引量:2
2010年
从锌液中Al含量、带钢入锅温度、锌液流动性和浸镀时间四个方面阐述了热浸镀锌过程中工艺参数对抑制层的影响,为在热浸镀过程中得到较好的抑制层,进而得到优质的镀层产品提供了理论依据。
陈斌锴郝晓东袁训华江社明李远鹏张启富
关键词:热浸镀锌工艺参数
热基镀锌钢板表面麻点缺陷分析
2024年
通过系统的表面检测、微观结构分析和化学成分测试,探讨了热基镀锌板表面麻点缺陷的产生成因。结果表明,因退火炉内露点异常,导致炉内气氛的还原性不足,使钢带表面在退火炉内氧化,生成氧化铁,导致镀锌时热轧基板表面润湿性不足,影响Fe-Al抑制层的形成,形成针孔漏镀;针孔漏镀点在钢带出锌锅后阻滞了锌液的流动,形成了宏观麻点缺陷形貌。
李士明张杰刘昕刘昕陈斌锴张启富
汽车用IF440高强钢退火及热镀锌工艺研究
随着汽车轻量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高强钢和先进高强钢在车体上的应用比例不断增加。国际上,IF440高强钢热镀锌板以其良好的深冲性而广泛应用于汽车工业,但我国目前还无法生产该强度级别的镀锌产品。因此,通过热轧、冷轧、退火及镀锌...
陈斌锴
关键词:退火工艺热镀锌工艺固溶强化
古代青铜器铸造工艺研究现状
2007年
古代的青铜文物不但在艺术方面的成就令人惊叹,其铸造工艺也使后人为之折服。为了更好的研究古代青铜器的铸造工艺,介绍了理论分析法和实验分析法两大类现代研究方法,每类又细分为多种不同的研究方法,并以实例说明了这些方法对于古代青铜器的铸造工艺的研究是行之有效的。
陈斌锴姚青芳那顺桑
关键词:古代青铜器研究方法
退火温度和保温时间对高强IF钢氧化层的影响被引量:3
2016年
通过扫描电镜(SEM)和辉光放电光发射光谱仪(GDOES)研究了退火温度和保温时间对高强IF钢氧化层的影响。结果表明:退火后,高强IF钢氧化层表面以锰和硼的氧化物为主,磷的氧化物也富集在氧化层表面,铝的氧化物主要在氧化层内部;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和保温时间的延长,氧化层表面上锰的氧化物增加,硼的氧化物减少,磷在表面的富集程度加大,铝的氧化物在钢基体内部和氧化层中均有生成。
魏文龙陈斌锴
关键词:高强IF钢退火温度保温时间氧化层
共2页<12>
聚类工具0